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西北)人。南朝梁文學家。出身寒微,學以致才,其文頗得世人稱誦。仕途不暢,曾撰《齊春秋》,忠於史實,被梁武帝焚書罷官。不久,奉詔修《通史》,起三皇訖齊代,未成而卒。今存詩一百三十餘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憤悶抑鬱之情。《贈王桂陽》、《詠慈姥磯石上松》、《行路難》、《寶劍》等為其代表作品。他的寫景散文《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等藝術成就較高,為歷代傳誦的寫景名篇,“文體清拔有古氣”,對當時文壇有很大的衝擊。時人仿效,號稱“吳均體”。另著有志怪小說集《續齊諧記》一卷。《隋書·經籍志》載有集二十卷,皆佚。明人輯有《吳朝清集》。《梁書·文學傳》、《南史·文學傳》有傳。吳均被後世稱為駢體文的代表作《與朱元思書》。駢體文是從“賦體”作品發展起來的一種文體形式,它將詩歌對仗的變化形式(排偶)、押韻和散文句式結合於一體,屬於一種半詩半文的文學體裁。駢體文,產生於魏晉時代,在六朝廣為流行。駢體文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體,從古代文學中的一種修辭手法逐漸發展形成。作為一種新文體,在當時對它還沒有一個正式和固定的稱呼。“駢文”、“駢麗文”的名稱,是在唐代以後才有的。
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西北)人。南朝梁文學家。出身寒微,學以致才,其文頗得世人稱誦。仕途不暢,曾撰《齊春秋》,忠於史實,被梁武帝焚書罷官。不久,奉詔修《通史》,起三皇訖齊代,未成而卒。今存詩一百三十餘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憤悶抑鬱之情。《贈王桂陽》、《詠慈姥磯石上松》、《行路難》、《寶劍》等為其代表作品。他的寫景散文《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等藝術成就較高,為歷代傳誦的寫景名篇,“文體清拔有古氣”,對當時文壇有很大的衝擊。時人仿效,號稱“吳均體”。另著有志怪小說集《續齊諧記》一卷。《隋書·經籍志》載有集二十卷,皆佚。明人輯有《吳朝清集》。《梁書·文學傳》、《南史·文學傳》有傳。吳均被後世稱為駢體文的代表作《與朱元思書》。駢體文是從“賦體”作品發展起來的一種文體形式,它將詩歌對仗的變化形式(排偶)、押韻和散文句式結合於一體,屬於一種半詩半文的文學體裁。駢體文,產生於魏晉時代,在六朝廣為流行。駢體文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體,從古代文學中的一種修辭手法逐漸發展形成。作為一種新文體,在當時對它還沒有一個正式和固定的稱呼。“駢文”、“駢麗文”的名稱,是在唐代以後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