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海軍戰列艦的三軸推進設計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德國早期戰列艦的建造方案。1898年,德國海軍在其建造的第二級前無畏艦凱撒·腓特烈三世級上首次採用了三軸推進方式,當時其他各國戰列艦多為雙軸推進,所以德華人此舉頗有創新意味。在當時採用三軸推進相比雙軸推進主要有兩點優勢:首先,在保持與外國戰列艦相當功率的情況下,三軸推進的每根推進軸需要分擔的功率較小,可以採用相對尺寸較小的發動機,從而縮小輪機艙的尺度,節省更多的艦體空間用於佈置防禦結構;其次,在巡航狀態下戰艦可以僅使用中央推進軸驅動,從而節省燃料。
1898年完工的凱撒·腓特烈三世級前無畏艦是德國海軍最早採用三軸推進的戰列艦。
基於上述理念,從凱撒·腓特烈三世級開始之後,三軸推進成為德國戰列艦設計的一項傳統,即便是進入無畏艦時代,船舶動力技術迅速進步,德華人依然堅持使用三軸推進,一直延續到二戰時期未完成的H級戰列艦也都是如此,像大家耳熟能詳的沙恩霍斯特級、俾斯麥級也都是三軸推進。不過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在一戰前夕,德華人在設計戰列巡洋艦時,鑑於三軸推進無法提供所需的高航速,從馮·德·坦恩級開始的各級戰列巡洋艦均採用四軸推進。
三軸推進的設計傳統一直延續到二戰時期的俾斯麥級戰列艦。
德國海軍戰列艦的三軸推進設計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德國早期戰列艦的建造方案。1898年,德國海軍在其建造的第二級前無畏艦凱撒·腓特烈三世級上首次採用了三軸推進方式,當時其他各國戰列艦多為雙軸推進,所以德華人此舉頗有創新意味。在當時採用三軸推進相比雙軸推進主要有兩點優勢:首先,在保持與外國戰列艦相當功率的情況下,三軸推進的每根推進軸需要分擔的功率較小,可以採用相對尺寸較小的發動機,從而縮小輪機艙的尺度,節省更多的艦體空間用於佈置防禦結構;其次,在巡航狀態下戰艦可以僅使用中央推進軸驅動,從而節省燃料。
1898年完工的凱撒·腓特烈三世級前無畏艦是德國海軍最早採用三軸推進的戰列艦。
基於上述理念,從凱撒·腓特烈三世級開始之後,三軸推進成為德國戰列艦設計的一項傳統,即便是進入無畏艦時代,船舶動力技術迅速進步,德華人依然堅持使用三軸推進,一直延續到二戰時期未完成的H級戰列艦也都是如此,像大家耳熟能詳的沙恩霍斯特級、俾斯麥級也都是三軸推進。不過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在一戰前夕,德華人在設計戰列巡洋艦時,鑑於三軸推進無法提供所需的高航速,從馮·德·坦恩級開始的各級戰列巡洋艦均採用四軸推進。
三軸推進的設計傳統一直延續到二戰時期的俾斯麥級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