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在幾乎所有情況下, 10750H都是個尷尬的存在,原則上都不值得購買。
可能搭載10750H的筆記本要麼是遊戲本或移動工作站,要麼是標壓輕薄本。如果沒有任何歧視性因素,4800H顯然全方位無死角領先10750H;如果涉及到歧視性因素,比如只有牙膏平臺/高階顯示卡獨佔/A黑應用之類的,那麼這時候也不應該選擇10750H——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非CPU計算密集型應用,比如玩遊戲,這時候把CPU降級到i5則價效比會高出很多,如果是XPS15這樣的標壓輕薄本則散熱系統負擔也會下降很多,實際體驗甚至可能不降反升;另一種情況則是CPU計算密集型應用,顯然這個時候六核的10750H也根本就不夠用,應該直接一步到位上它頭頂上的八核10875H。
也就是說,10750H作為中間定位產品,面臨友商,自家小弟和大哥的三重夾擊,上下不靠,定位尷尬,現在基本上沒有購買價值了
剛想起來,還有個10710U,低壓U體質更好,然後敢用它的輕薄本基本上散熱都沒問題(最著名的就是小新Pro13),於是10750H的棺材板又被釘牢了一下2333
基本上在幾乎所有情況下, 10750H都是個尷尬的存在,原則上都不值得購買。
可能搭載10750H的筆記本要麼是遊戲本或移動工作站,要麼是標壓輕薄本。如果沒有任何歧視性因素,4800H顯然全方位無死角領先10750H;如果涉及到歧視性因素,比如只有牙膏平臺/高階顯示卡獨佔/A黑應用之類的,那麼這時候也不應該選擇10750H——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非CPU計算密集型應用,比如玩遊戲,這時候把CPU降級到i5則價效比會高出很多,如果是XPS15這樣的標壓輕薄本則散熱系統負擔也會下降很多,實際體驗甚至可能不降反升;另一種情況則是CPU計算密集型應用,顯然這個時候六核的10750H也根本就不夠用,應該直接一步到位上它頭頂上的八核10875H。
也就是說,10750H作為中間定位產品,面臨友商,自家小弟和大哥的三重夾擊,上下不靠,定位尷尬,現在基本上沒有購買價值了
剛想起來,還有個10710U,低壓U體質更好,然後敢用它的輕薄本基本上散熱都沒問題(最著名的就是小新Pro13),於是10750H的棺材板又被釘牢了一下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