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告訴
太后明謂左右.――《戰國策·趙策》
謂安陵君曰.――《戰國策·魏策》
2.說
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史記·項羽本紀》
不可謂智.――《墨子·公輸》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論語》
4.稱為
謂之文也.――《論語》
謂為三橫.――《世說新語·自新》
謂之天門.――清·姚鼐《登泰山記》
5.認為,以為
謂為信然.――《三國志·諸葛亮傳》
皆謂已死.――《世說新語·自新》
6.意料
不謂嚴挺之乃有此兒也.――《唐語林》
7.援助
故節於身,謂於民.――《晏子春秋》
8.通“為(wèi)”.相當於“是”
醉而不出,是謂伐德.――《詩·小雅·賓之初筵》
9.通“為”.因為
亦不以眾人之觀易其情貌,亦不謂眾人之不觀不易其情貌.――《列子》
嗇之謂術也生於道理.――《韓非子·解老》
1.告訴
太后明謂左右.――《戰國策·趙策》
謂安陵君曰.――《戰國策·魏策》
2.說
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史記·項羽本紀》
不可謂智.――《墨子·公輸》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論語》
4.稱為
謂之文也.――《論語》
謂為三橫.――《世說新語·自新》
謂之天門.――清·姚鼐《登泰山記》
5.認為,以為
謂為信然.――《三國志·諸葛亮傳》
皆謂已死.――《世說新語·自新》
6.意料
不謂嚴挺之乃有此兒也.――《唐語林》
7.援助
故節於身,謂於民.――《晏子春秋》
8.通“為(wèi)”.相當於“是”
醉而不出,是謂伐德.――《詩·小雅·賓之初筵》
9.通“為”.因為
亦不以眾人之觀易其情貌,亦不謂眾人之不觀不易其情貌.――《列子》
嗇之謂術也生於道理.――《韓非子·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