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脛而走的籃球315

    唐高宗乾封三年(668),王勃因作《檄英王雞文》而被逐出長安,後南下入蜀。根據組詩題中“秋江”及第二首詩中“他鄉”字樣,這組詩或作於王勃居蜀時期。

    秋江送別二首

    其一

    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

    已覺逝川傷別念,復看津樹隱離舟。

    其二

    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

    其中“早秋”指的是秋天的第一個月,舊稱孟秋,即陰曆七月。

    王勃(649—676),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應舉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後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顯露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辭齊名,並稱“初唐四傑”。他和盧照鄰等皆企圖改變當時“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的詩風(見楊炯《王子安集序》)。其詩偏於描寫個人生活,也有少數抒發政治感慨、隱寓對豪門世族不滿之作,風格較為清新,但有些詩篇流於華豔。其散文《滕王閣序》頗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殷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