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原因有以下兩點:
1.資訊不對稱。國家是站在國家的高度上,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層面上思考問題,而個人則是站在個人的角度,站在家庭的角度,有其現實的思考。為什麼會出現不一致呢?一部分創業不成功者對於國家來講,不會有太大損失,而且國家還能提供必要的幫助。反觀個人就不同了,一旦創業失敗了,對家庭對個人的未來發展影響是巨大的。所以,儘管國家號召年輕人創業,仍然有年輕人去上班,這種現象就不奇怪了。
2.對概念的界定不同。國家所講的年輕人是指25——45之間,而一般老百姓認為年輕人是指20——35歲之間,這之間存在10多年的誤差,這種誤差導致的結果是不同的。事實上,國家並不特別支援20——30歲之間的年輕人創業,非常支援的是30——45之間的年輕人創業。一方面完成了理論知識和社會經驗的積累,二方面完成了起步創業資本的積累,三方面有一定的抵抗力容易得到家庭的支援。你可能會問我,為什麼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我的回答是:一則國家並不是鼓勵所有大學生創業,二則國家看重的是這些被鼓勵的大學生身後導師的資源和潛力。
我個人認為原因有以下兩點:
1.資訊不對稱。國家是站在國家的高度上,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層面上思考問題,而個人則是站在個人的角度,站在家庭的角度,有其現實的思考。為什麼會出現不一致呢?一部分創業不成功者對於國家來講,不會有太大損失,而且國家還能提供必要的幫助。反觀個人就不同了,一旦創業失敗了,對家庭對個人的未來發展影響是巨大的。所以,儘管國家號召年輕人創業,仍然有年輕人去上班,這種現象就不奇怪了。
2.對概念的界定不同。國家所講的年輕人是指25——45之間,而一般老百姓認為年輕人是指20——35歲之間,這之間存在10多年的誤差,這種誤差導致的結果是不同的。事實上,國家並不特別支援20——30歲之間的年輕人創業,非常支援的是30——45之間的年輕人創業。一方面完成了理論知識和社會經驗的積累,二方面完成了起步創業資本的積累,三方面有一定的抵抗力容易得到家庭的支援。你可能會問我,為什麼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我的回答是:一則國家並不是鼓勵所有大學生創業,二則國家看重的是這些被鼓勵的大學生身後導師的資源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