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通鑑智慧傳承—兔珞遙

    李淵是很能生兒子,他有22個兒子,最小的那個兒子叫李元嬰,生於630年。我們很多人對於一個重要事件都很敏感,這就是626年的玄武門之變,應當說李淵這人的徹底“墮落”也正是從玄武門之變開始的。玄武門之變幾乎是一天內完成的,但是其走到這個“必然發生”的過程,則用了十來年。簡述如下。

    第一、李世民功高蓋世,自視甚高,這樣的人表面上當然是謙虛的,但是實際上可能嗎?大唐江山可以說基本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更重要的是,李淵在622年,也就是做了皇帝后4年一天對李世民說,因為他功勞高,所以要立他為太子。李世民是個聰明人,在眾多大臣將領同時要求李世民當太子時堅決地拒絕。

    第二、才能大,功勞高,容易得罪人,竟然讓李建成這個二流貨色在李淵處受寵,李世民實在是鬱悶。最初的時候,李淵是看不上李建成的,認為他性情鬆緩惰慢,又嗜酒又好色,還愛好打獵。但是,李建成有很強的危機感,他知道要徹底打掉李世民成為太子的可能性,只能搞統一戰線。於是李建成聯合李元吉,各自樹立黨羽共同排擠李世民。李淵這個人耳根子軟,被支援李建成的女人們吹枕邊風,如此一來,說的多了,李淵反而認為李世民是個王八蛋,李建成倒是好人了!於是,李建成的太子寶座就穩了。李世民除了鬱悶也只能鬱悶了。

    第三、李世民手下精兵強將極多,並非良善之輩,既是為了所謂的“天下”,更是為了個人前途與家人安危考慮,都鼓動李世民幹掉李建成,這其中,發揮了極為重要作用的是在民間“德高望重”的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應當說,李世民比他的兄弟們顯然要狠不少,李元吉用箭射李世民,連發三次,竟然都不中,而李世民針對目標有的放矢,一箭就要了李建成的命!而在危機關頭,李元吉趁勢想掐死李世民,被及時趕來的那個尉遲敬德射死。至此,玄武門之變大功告成了。

    哪裡想得到,外面兒子們之間發生了這樣驚天動地的大事情,李淵卻在划船遊玩!在射死李建成後第3天,李淵很知趣地宣佈:今天開始,軍國事情,無論大小,都給我的乖兒子李世民處理。

    李世民這時候翻身了,但對於李淵的仇恨實在難以解除,於是,除了每天讓李淵吃好喝好玩好外,什麼都不讓他做,鬱悶的李淵本來就好女人這一口,至此是更加了!於是,你懂得,他也就只能拼命生兒子玩了。

  • 2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李世民逼宮成功之後,李淵當然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一意造小人了,當然這並不是李淵自己想這樣做,只不過迫於當時的壓力實在是沒有辦法了,除了生孩子消遣時光之外,似乎也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了。

    李淵有很多兒子,在這些兒子當中有兩個比較爭氣:第1個是長子李建成,李淵決定讓他將來繼承太子之位,並且成為下一任的皇帝。第2個兒子就是李世民,李世民相比較而言比李建成更為優秀,有野心,有眼光,有戰略,有城府,更重要的是李世民幾乎參與了隋唐戰爭的2/3,也就是說李世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唐王朝的建立。

    這還不算完,緊隨其後李世民發現李建成似乎對自己有意見,而且兄弟二人即將來一場魚死網破的爭鬥,李世民一來被逼在了牆角上,二來也想搏一個美好的未來,所以發動了玄武門政變,在玄武門政變的過程中,幾乎兵不血刃改變了唐王朝的發展程序,當然除了自己那倒黴的哥哥和弟弟之外。

    所以當李世民殺掉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並且囚禁了李淵之後,父子二人之間的關係早已經發生了變化,此刻的李淵只有兩條路可走:

    第1條主動交出自己的兵權、政權以及所有權利,第2條被迫交出自己的軍權政權以及所有權利。

    此時的李淵已經惹怒了李世民,而李淵又沒有絲毫主動權,在這種情況下,李淵但凡有一點點不法的事情,都極有可能讓這個兒子把自己送走,並且送的比較快。

    李淵自然不想這麼走,好不容易當上皇帝了,該享的福還沒有享,最起碼後宮當中的宮女還沒有和自己玩過小遊戲,出於這樣的考量,李淵乾脆老老實實當一個太上皇,陪伴著後宮當中的宮女們玩遊戲,反正玩遊戲無非就是為了給李世民多造出幾個弟弟來,又不會影響他的政權和軍權。

  • 3 # 蟈蟈的文史原創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繼續逼宮,最終逼迫父親李淵退位,自己登上皇帝的寶座,成為歷史上一位當皇帝沒當夠,被迫退位的皇帝。

    當如題所問:被逼宮後,李淵確實是兩耳不聞窗外事,逍遙自在地只顧生孩子的問題,李淵既然是被逼退位,他是想兩耳皆聞窗外事,但是當上了太上皇,他想聞天下事他也聞不到,即便聞到了天下事,他也一點權力沒有,和沒聞到一個樣。“逍遙自在”實際上用“幽禁”更為恰當。表面上是太上皇,但是自由還是受限制的,李世民會想到,如果父親李淵不滿自己的所作所為,他會暗地裡聯絡一幫老臣舊臣,再合起來對付他,那豈不是很是不穩定,所以,表面上李淵出入自由,但是實際上不知道多少雙眼睛在背後監視著他。

    李淵也不傻,知子莫若父,他知道李世民會對其採取24小時全天候監控,所以,也就安於被“幽禁”的生活,他除了吃喝玩樂,他還能做什麼呢?所以,我們查閱歷史發現,在李淵退位後,確實又生育了不少孩子,給李世民又多加了很多弟弟妹妹,這些日後都需要李世民做好認真細緻的安排。

    【1】之所以會發生玄武門之變,歸根結底在於李淵。作為一國之君,能處理好國事卻處理不好家事,尤其在處理太子李建成與李世民之間的關係上,李淵特別失敗的,他並沒有做到在日常中始終保持太子的權威。他總是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搖擺不定,尤其一遇戰事,李淵第一個想到的大多是李世民,為了鼓勵李世民,他都會給一些口頭許諾,這就包括太子之位方面的。所以,他模糊了太子乃是鞏邦固國的重要根基,要始終保持太子的權威,斷了其他人的不切實際的想法,而李淵恰恰相反,所以,最終導致玄武門之變發生的惡果。

    【2】糊塗的李淵在糊塗中為玄武門之變的發生提供了重要的溫床,接下來又在糊塗中交出權力。當玄武門之變發生的時候,糊塗的李淵一開始聽到這個訊息以為是假的,當太監探聽到確有其事的時候,還沒等他反映過來,出手相助,尉遲敬德就已經提著血淋淋的人頭站到了他的面前。此時,一切皆為時已晚,太子和四子李元吉已被斬,作為李淵還能做些什麼,他不敢以硬碰硬的面對李世民,在此時,李世民有可能做出一切事情,包括對他這個父親下手,所以,李淵選擇了無條件的服從和麵對,在李世民讓其立其為太子的時候,李淵乖乖的立李世民為太子,為防夜長夢多,李世民又強迫李淵退位,李淵又是乖乖的無條件服從,當起了太上皇,兒子李世民做起了皇帝。

    【3】憋氣又窩火的李淵,只能“安享”於太上皇的生活。權力代表著一切,失去權力也就意味著失去一切,當上太上皇的李淵既然沒有權力,只能安享自己的太上皇生活,還好李世民未對自己的父親有多少苛刻的要求,只要父親需要提供一切便利。而李淵也知道自己的實際情況,除了參加李世民的少數宴請之外,他從未離開大安宮,即便李世民去九成宮去避暑,李淵也不願意隨行,就這樣生活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一直到病逝。

    所以說,被逼宮的李淵,只能老老實實當他的太上皇,吃喝玩樂,除此之外他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表面上看似他那也不願意去,只願意留在大安宮,但實際上李世民不允許他去其他地方,除非在李世民自己掌控的地方,表面自由,實際上是“囚禁”,一種軟囚禁,這也就解釋了李淵為何在當上太上皇之後還為李世民生了不少弟弟妹妹的原因。

  • 4 # 花花侃歷史

    李淵在經歷了玄武門之變後就當了太上皇,從那時起他就在在宮裡大量招攬嬪妃和宮女一起尋歡作樂。按常理來說他在無權無位之後更應該離開宮裡雲遊四方,而不是忍氣吞聲的呆在宮裡。

    這位老爺子沒有那麼風趣,僅僅喜歡玩弄妃子好這一口,並且在65歲的時候生下了他最後一個孩子叫李元嬰,所以老爺子的身體還算上硬朗的。

    李世民在看到這些情況後,發現宮裡的侍人過多,開支很大,特別是宮女嬪妃等佔了很大一部分開支。於是就讓一大批宮女出宮回家去了。引發了老爺子的不滿,但是權力已經不在他手上了,李淵也是無可奈何。

    李世民的脾氣非常倔強,而且非常遵守禮制和規矩。比如前文提到的李元嬰其實一出生就在東宮,而東宮是皇帝即位太子呆的地方。於是李世民就讓他老爸李淵搬到了太和殿去。李淵心裡也委屈,最終也沒辦法只能任李世民擺佈。

    有一次天氣太熱李世民要去避暑,但是大臣們建議要帶太上皇一起去,李世民硬是不肯。就昭告天下說他財政緊缺,於是就沒去了。可是李世民回頭想想,這麼熱的天真的受不了。就組織修一個宮殿給李淵,讓李淵呆著,這樣他就能安心避暑了。結果秋來冬去,老爺子沒熬過來,宮殿還沒修好就駕崩了。

    李淵的下半輩子過的很淒涼,忍氣吞聲。但也是因為他上輩子造成的,若不是他的為父不明老是偏袒他的兒子李建成也不會有後來的李世民玄武門之變。自己就當了太上皇。

  • 5 # 清說歷史課

    李淵晚年的生活實在不好,宮殿缺乏修繕,生活受到限制,甚至讓李世民的臣子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被迫封李世民為太子,監國,不久退位。退位之初,待遇還是不錯的,仍然居住在皇宮的正宮太極宮中,而李世民則在太子的居所東宮處理政務。但李世民顯然心有不甘,所以,對父親開始不斷“打臉”。首先是廢除了李淵在位時的大部分政策,這也就算了。緊接著,李世民不斷在公開場合批評李淵武德年間的朝政:諸如“武德之際,貨賄公行,紀綱紊亂……”、“武德之時,政刑紕繆,官方弛紊……”這些都在史書中有明確記載。更是將李淵最信任的宰相裴寂評論的一無是處,貶謫出京,說他一切都是仰仗李淵為非作歹。這些對父親毫不掩飾的批評無疑就是在暗示李淵,趕緊搬出去。

    所以,李淵也識相,在貞觀三年四月,“主動”提出,願意從太極宮遷往弘義宮居住,理由是那裡“有山林勝景,雅好之……”實際上,弘義宮就是原本的李世民秦王府。裡面根本沒什麼好景緻不說,更是在規模上遠小於太極宮,甚至比太子東宮也要小上不止一個規模。

    另外,李淵生性好動,在武德年間即使公務繁忙,戰爭不斷,他也會四處遊獵。但是自從成為太上皇,再也沒有出過宮門。當年夏天,李世民前往九成宮避暑,馬周又一次上書“臣又伏見明敕,以二月二日幸九成宮。臣竊惟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視膳而晨昏起居。今所幸宮去京三百餘里……非可以旦暮至也。太上皇情或思感,而欲即見陛下者,將何以赴之?且車駕今行,本為避暑,然則太上皇尚留熱所,而陛下自逐涼處,溫清之道,臣竊未安!”意思是太上皇年事已高,皇上應該日夜伴隨左右,現在跑這麼遠,太上皇想你怎麼辦?更重的話在後面,你自己跑到清涼的地方避暑去了,卻把太上皇留在酷熱難耐的地方,這是孝道嗎?李世民依然不理,此後貞觀七年五月和貞觀八年三月,李世民又兩次巡幸九成宮,都沒有帶李淵同行。

  • 6 # 夏目歷史君

    在皇位被篡奪後,李淵到底是什麼反應呢?

    李世民在繼位後,為了籠絡人心,放走了不少李淵的宮人。但即便如此,李淵身邊依然是有不少女子侍奉,這是因為李淵到了晚年依舊比較好美色,他特別享受這種奢靡的生活,當然也有很多人都猜測,李淵可能是希望通過陶醉在溫柔鄉的方式來緩解自己的悲痛。而只要李淵不威脅到他的統治,李世民就會無條件支援他。

    很多人都以為李淵在退位後依然干涉朝政,但實際情況是李淵沒過多久就搬到了大安宮,從此過上了深居簡出的生活。

    很多人對於李淵的行為非常不理解,因為李淵並不是懦弱之輩,要知道年輕時候的他可是殺伐果斷,很多人對他十分忌憚。

    可是他在皇位被李世民搶走之後,不但沒有搶回皇位的意思,甚至就連不滿的情緒都沒有表達,人的性格的確會發生轉變,但轉變得如此之大,很難不令人生疑。

    其實李淵主要是不敢這麼做。在朝廷當中,李淵培植了很多勢力。但是在李世民上位之後,很多人都選擇投靠李世民,剩下的那些人則是被清洗,在朝廷當中,李世民的地位非常高,幾乎沒有人能對他構成威脅。李淵無論在哪方面都不佔優,若是和李世民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

    況且李世民很早就對李淵表現出敵意了,在玄武門之變的是,尉遲敬德帶著武器去宮殿。雖然他名義上是保護李淵,但是他實際上是通過這種方式給予李淵壓力。如果李淵願意配合的話,那麼父子二人皆大歡喜。如果李淵不願意交出權力,那麼結果不好說。而自從這件事發生之後,李淵感受到了李世民的決心,所以他沒有敢表現出對權力的留戀。

    李淵知道,如果李世民覺得自己是個威脅,肯定會毫不猶豫除掉自己。 當然,李淵也沒有必要和李世民硬剛到底。畢竟在李元吉和李建成被殺之後,李世民是他當時為數不多的年長後代。李淵若是殺死李世民,最後的結果將會是李唐的江山旁落到他人手中,這局面並不是李淵希望看到的。於是他只好勉強能接受,選擇安於現狀。

  • 7 # 國史春秋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又活了九年,但史書上並沒有詳細記載他在這九年中究竟生了幾個孩子,推測最多不超過五個,幼子就是建造滕王閣的李元嬰。因此可以看出,李淵並沒有那麼逍遙自在,否則坐擁後宮佳麗三千人,又那麼的專注投入,怎麼可能就這點兒產量。

    多數人認為李淵是一個沒心沒肺、且很窩囊的皇帝,其實這是一種偏見。李淵的一生看似水波不興,實則波瀾壯闊。

    古代是封建集權制的社會,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同時也意味他擁有支配一切的權利,生殺予奪、暢快淋漓。因此,沒有人心甘情願地將皇位拱手讓人,這也決定了皇權背後始終是一場血腥殘酷爭奪的現實。而皇帝一但失去皇權,雖與尋常百姓無異,但還處處受人監視,如同身陷囹圄,從天上猛然跌落凡間。所以任何一個太上皇非但不會過的瀟灑自在,而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而李淵所面臨的不僅是大權旁落後的孤寂與失落,而且還有兒子自相殘殺,十個幼孫又被誅盡的慘痛折磨與一幕幕不堪回首的回憶。所以,李淵是一個傷痛累累的太上皇,他心口上的創傷一輩子都無法癒合,又怎麼可能兩耳不聞窗外事、逍遙自在地生孩子呢!

    失去權力,不等於也失去了痛苦。

  • 8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對於普通人來說,錢、女人最重要,而對於皇帝最重要的是權力,失去權力的皇帝,像沒有脊椎的人,

    權力的誘惑,不曾擁有過的人,永遠體會不到它的樂趣,

    看看那些商界大佬,有幾個人自願放棄權力的?沒有,一個都沒有,嘉誠都92了,依然牢牢握著權力,退而不休,

    再看看那些政治家,有幾個願意退休,回家養老的?沒有,一個都沒有,都是退休後遠端遙控,扶持接班人,

    皇帝也是一樣,李淵曾經當了九年的皇帝,天下都是他的,大臣每天圍繞著他,宮女太監后妃討好他怕他,現在突然失去了權力,討好你圍著你求著你的人都沒有了,現在都躲著你,你給他再多的錢和女人,他也提不起興趣。

    李淵最開始三年,依然住在太極宮,也就是皇宮的正宮,他當皇帝時候住的地方,新皇帝李世民住在太子東宮理政,後來有人就勸李淵,暗示他還想不想混了(指不定誰派去的),李淵才搬出去。

    李淵搬到哪裡去了呢?弘義宮,也就是當初的秦王府邸,李淵為李世民建的, 現在改名大安宮,李淵住著,在太極宮的西北面,又小又破又冷,很少的太監宮女伺候他,門前冷落鞍馬稀,當初求著他的人,現在躲著他,想要撇清關係,沒有一點權力。

    李淵是太上皇,什麼是太上皇?以為父慈子孝,兒孫滿堂,安享晚年?那是皇太后才有可能的東西,太上皇不可能,除了退而不休的乾隆,其他太上皇大多是被軟禁的,沒有人生自由的,皇帝提防的人。

    後來李隆基回到長安,被軟禁在興慶宮內,他宴請群臣,養著200多匹馬,身邊太監馬上跟肅宗說,“太上皇這是想幹嘛?”,肅宗心領神會,李隆基就成了孤家寡人。

    顯然,李世民也怕李淵想著復辟,必然會提防他,李淵是被軟禁的狀態。

    在大安宮生活期間,李淵除了參加李世民舉行的一些宴會外,幾乎不曾離開過大安宮。李世民經常到九成宮(即隋朝的仁壽宮)避暑,李淵也不願意出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春節檔,8部影片激烈廝殺,陳思誠再戰林超賢,你更看好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