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語三界
-
2 # 瓠山才子
“又伎樂中有老人吹笛,婦人唱歌,各年近七十餘。”(唐·樊綽《蠻書》-卷十·南蠻疆界接連諸蕃夷國名第十/武英殿聚珍本)
從以上文獻資料可見,唐代時就有中“唱歌”一詞。青樓女子的彈唱亦即“唱歌”。
-
3 # 文石齋主
中國古代雖然沒有“唱歌”一詞,但“唱歌”這一藝術形式是有的。中國古代的詩,就發源於先民勞作時的隨口歌唱,如《詩經》裡的《國風》,就是各地的民歌;到唐代,輝煌的唐詩,就是供人們歌唱的,曾有詩人到酒樓喝酒,比賽歌女先唱誰的詩作,唱誰的詩作多;繼唐詩而起的宋詞,本是民間傳唱的“民歌”,後來經文人提煉、提高,成為與唐詩比肩的“一代文學“。宋詞從一開始就是為歌唱而寫,柳永的詞作不僅在青樓傳唱,甚至達到“凡有井水處,必唱柳詞“的程度。
而宋朝歌唱宋詞的青樓女子,正式、文雅的稱呼就是“歌伎“,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女歌手。
所以,唱歌在古代是一直就有的。
當然算,我們現在留存的詞牌,比如《浣溪沙》《沁園春》《定風波》《卜算子》,等等,都是有專門的曲調的,所謂的長短句,就是便於歌唱的起承轉合更悅耳,更有起伏感。但可惜的是,不知道什麼原因,竟然大多數都失傳了,僅留存不多,都在古曲譜裡,也沒人關注了。
而且根據一些古典文學的描述,古人踏歌而行,抑揚頓挫,飲酒高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