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命不過六十
-
2 # 義明54
這種情況有較大部分人會選擇文字代表語言,這樣省去了雙方的面部表情,和話不投機的尷尬場景,但情侶之間可能不適應文字代言,他(她)們更會選擇聲貌並存的感受更親密。
-
3 # 一襟晚照撩清風
比如有位要好的朋友,把孩子送我這裡來學習作文寫作,每天別的孩子都如實完成佈置的作業,唯獨朋友的孩子,說了幾次也不聽。
我見到來接孩子的朋友,開始只是說,你要記得督促一下孩子,記得把作業發給我!
她笑著點頭,回去之後,仍然是沒發孩子作業,後來我問孩子為啥不發,她說她媽媽出去吃飯了,回來晚,自己又沒有手機。
一兩個月下來,別的孩子都有所提高,唯獨她的孩子見效甚微,突然有一天還跑來問我:孩子考試作文咋沒什麼提高啊?
我當時忙,說晚上跟你聊聊,那晚微信我打了幾行字,都是當面開不了口的:孩子學習雖然看上去是孩子的事,可是這個階段需要的是父母的監督管教,你看見有幾個是不用管不用問,就名列前茅的孩子?你每天出去吃飯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孩子的作業還沒發,只到了考完試才來問問結果,你就覺得盡到責任了?
結果,人家老大姐沒回復我資訊,第二天倒是乖乖把孩子作業發來了。
嗯,是的,就比如有時候我們想打電話給領導請假又害怕被領導在電話裡面罵,乾脆直接發個簡訊,聽不到領導聲音就會減輕害怕的程度,生活本來就是如此,我們通常利用朋友圈、等動態來傳播我們想說的一些話,我們自己騙自己覺得別人會關注到並且會讀懂我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