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匠秦人

    小暑到大暑15天,大暑到立秋15天。共3O天。每1O天一伏為上中下三伏。立秋伏滿。有時中伏。2o天立秋後10天伏才滿。立秋後轉涼。正是一場秋雨一場涼

  • 2 # 孩她姥9

    入伏不在24節氣。俗話說6月三伏好熱的天,每10天一伏,有的年分中伏20天為1伏利秋就3伏上早,晚就!涼塊了。小暑,大暑。立秋。在24節氣。小暑剛熱。,大暑最熱,立秋就中午熱。早晚就涼快了。

  • 3 # 彩霞紅暉

    三伏天與三暑天差不多在同一時間之內,但日子的天數有差異。三伏天曆時三十天至四十天,三暑天曆時四十五天,其中中間還有加個立秋十五。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初伏為十天,中伏十天,有些年有二十天,(像今年就是二十天)三伏十天。天氣進入三伏天開始炎熱,尤其到了中伏天,只要人在戶外活動,就會汗流夾背,大汗淋漓全身衣褲溼透,透不過氣來。

    三暑天,一般在公曆7月7號或8號是小暑,為期十五天,7月22號或23號是大暑,8月7號至8號是立秋,立秋過後一十五天是處暑。(也就是8月22號或23)大暑的過後的天氣與中伏相同,特別炎熱。人們降溫防暑特別重要,尤其是身體虛弱的群體,少在戶外活動,小心中暑危及生命。無辦法必須要在戶外勞動或工作的人們,儘量做到避開中午11點至下午3點這段最高溫時間的勞動和工作,以防中暑,安全第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與你息息相關的消防安全問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