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5849097091
-
2 # 王可期
郭沫若詩歌有一個變化,前期的代表作是《女神》 ,後期的代表作是《新華頌》。
最大的變化是從個人的抒情,到個人的隱退和集體的出場。在《女神》時代,郭沫若彰顯的是個人的情感。他寫《venus》,對個人的在熱戀中的心情進行描摹。他寫《夜步十里松原》《密索桑洛普夜歌》等等,對自己的個人情感進行抒發。但是在《新華頌》中,他不再抒寫自己的心情,而是歌頌整個時代,歌頌時代的建設,歌頌工農業生產。比如,他寫《防治棉蚜歌》,寫詩教農民在農業生產中如何防治這種蟲子。他寫十三陵水庫,歌頌在十三陵水庫中勞動的人民。
他的這個變化,很多文學史家不能理解。因為我們的文學史家認為,文學是要美的,是要個性化的,是要表達個人的心靈的深度,是要有比較美麗的詞彙。在他們看來,就是用審美的態度看待文學作品。這種情況下,《女神》符合他們的審美觀點。郭沫若雖然明白這點,但在50年代之後,他故意不這麼寫,他覺得個人要作為時代的一個成員,作為階級的一個成員,要表現時代的發展,表現階級的勞動和命運。所以,他故意寫《防治棉蚜歌》這樣的詩歌。如果從文學史家的角度去看,覺得這不是詩,但是,如果從農民的角度去看,從工人的角度去看,覺得這樣的詩對他們很有用。
郭沬若再如何浪漫多情,也遠遜色於“今朝風流”,“哪個蟲兒敢發聲”,他畢竟屬於蟲兒一類,膽敢亂髮聲,就會有滅於蛙口的危險。為了保命,只能投其所好。不要認為是凡屬文人就應該錚錚鐵骨、視死如歸,為了活命,委屈求全者,臥薪嚐膽者自古有之,不要脫離偉大的萬歲時代而評論文人的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