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曖昧的小倉鼠1
-
2 # 827321418
雞樅菌又名:蟻巢傘菌,傘把菇,雞肉絲菇,雞菌等。它是一種大型菌蓋,直徑3釐米至25釐米,菌蓋深褐色,蓋中央尖突明顯,莖直徑0.7釐米至2.4釐米,孢子7-9x5-6微米。分佈於貴州,四川,雲南,江蘇,浙江,臺灣,湖南,湖北等地。雞樅菌的味道很鮮美。它是苗木中最高的,山中最高的,也是中國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之一。此外,它還具有一定的飲食和保健功能。它能刺激脾胃,增加食慾,因此不斷被廣泛的消費者所喜愛。
首先,雞樅菌的形態特徵
子實體大到中等。覆蓋3-23.5cm寬,幼時圓錐形至鐘形並逐漸伸展,頂端呈桶狀突起,灰褐色或棕色至淡黃色,長老後輻射狀開裂,有時邊緣向上。肉是白色和厚厚的。菌褶皺白色至乳白色,長老後呈淡黃色,彎曲或接近自由,密集,狹窄,不平等,邊緣波浪狀。切成粗壯,長3-15釐米,厚0.7-2.4釐米,白色顏色還是與封面顏色相同,在真實的基礎上,底座則展開一條棕色至深棕色的細長根部,長達40釐米。
其次,雞樅菌的生長條件
(1)營養 子實體大到中等。覆蓋3-23.5cm寬,幼時圓錐形至鐘形並逐漸伸展,頂端呈桶狀突起,灰褐色或棕色至淡黃色,長老後輻射狀開裂,有時邊緣向上。細菌苗圃含有豐富的共培養物質,包括木質素,纖維素,脂肪,各種氨基酸和灰分元素。與細菌苗圃周圍的礦物質,水分等一起,構成了雞真菌生長和發育的天然溫床。白蟻排洩物含有氨基酸和可溶性氮化合物,也為雞的真菌提供了良好的氮源,有利於雞的真菌菌絲生長。據觀察,螞蟻巢多建於開放的20-100釐米,體積從0.1-10米3的範圍;有一箇中央大巢和分散的衛星巢,與螞蟻殖民地相通,螞蟻殖民地將在巢中繁殖數年至數十年。
(2)溫度 在真菌生長的地面,白蟻巢的溫度在22℃至30℃是穩定的,最低溫度為15℃,最高溫度為28℃,幾乎是恆溫。穩定的溫度有利於菌絲體的生長和白度螞蟻的繁殖和繁殖。從人工適應實驗觀察:孢子萌發的溫度範圍是12℃-24℃;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是16℃-20℃,從18℃時接種到滿管僅需10天。細絲長到每天0.73釐米;子實體的溫度為25℃-35℃,最適溫度為25℃-30℃,日溫差為5℃;當溫度高於35℃時,果實仍能照常發育。
(3)溼度 蟻巢內環境條件穩定,適合雞樅菌菌絲體的生長,但不利於構成子實體。因此,在正常情況下,菌巢在螞蟻巢內大量生長,並不構成子實體,雨季到來後雨水有必要滲入螞蟻巢周圍的土壤中。此時,菌絲體從螞蟻巢表層中生長出來。子實體的生產闡明瞭水分和溼度對雞真菌的重要性。人工栽培時,培養料水分含量可達60%-75%,最佳為65%;當培養材料的含水量為70%-75%時,果實體構成最合適的。禾穀鐮刀菌菌絲生長環境的相對溼度約為80%,原基形成期空氣相對溼度不低於80;子實體生長階段為85%,環境相對溼度較好。傘需要超過95%的空氣相對溼度。
(4)酸鹼度 蟻巢菌圃的pH比擬穩定,通常在4.0和4.5之間。化學分析表明形成甲酸的原因是存在有機酸,如揮發性甲酸,非揮發性烏頭酸和抗丁酸、丙烯酸,琥珀酸等。更穩定的pH值的主要因素是築巢土壤中礦物質的緩衝作用和新轉運蛋白的植物碎片。研究表明,雞樅菌菌絲生長在pH4.0-4.5是最合適的,不利於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長,特別是炭角菌的生長,從而保證絕對優勢地位的縱向細菌。
(5)空氣 螞蟻巢內二氧化碳濃度通常為3%-5%,比普通空氣含量高100倍以上。雞樅菌也是能夠耐受高濃度二氧化碳的少數幾種食用菌之一。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促進菌絲體的生長,這對於形成子實體是不利的。因此,在正常條件下,菌絲體在螞蟻巢內生長很大,並不構成子實體。子實體的生長和發育需要充足的氧氣。人工培養期間應觀察通風。
(6)光照 孢子萌發,菌絲生長,原始分化子實體的生長和發育不一定需要光照。當子實體開放時,需要一定量的散射光使其分化良好。
再次、雞肉木耳栽培技術
從全國各地的實驗條件看,雞肉的人工栽培方法主要是熟料袋種植。詳細的技術如下。
(1)季節安排 當溫度穩定在12℃-24℃或更高時,這是最好的裝袋季節,這是最佳溫度範圍。此時接種不需要加溫,成活率高。培養40-50天后,菌絲覆蓋袋子。溫度升高後,袋子將被埋在土壤中,第一批蘑菇很快就會長出來。秋季將從9月份延續至10月份。在此期間白蟻活動強勁,但沒有傷害。在食用菌絲時,它分泌一些有益於雞縱向細菌生長的物質,這促進了菌絲生長並且可以實現高產量。
(2)培養基的製備 1、封孔配方:木屑75%,麩皮20%,石膏1.5%,糖1%,白蟻巢土3%,水140%。 2、配製方法:將配料稱重後再翻成平均混合物,堆放後2小時檢查無水,含水量約為65%左右,即抓住培養物抓手間形成的水滴不落程度。 3、袋裝接種:用聚丙烯袋裝滿17×45釐米,兩套衣領後無棉袋塑膠袋口,按常規滅菌,接種。
(3)真菌培養 將接種袋放入預先滅菌的培養室中。調節袋溫度在20°C和25°C之間。正常40-60天菌絲體的飼料培養。
(4)野外搭棚 雞樅菌菌絲生理成熟後,要搬到野外菇棚出菇菇棚場地選擇南北朝向、地勢平整、土壤肥美、酸性的場地;也可用房前屋後庭院作栽培場地。先整理成0-100釐米寬的畦床,長度視場地而定。扒出表土整成15釐米的凹畦。雞樅菌喜酸性環境,故不宜撒石灰粉消毒,可撒適量的多菌靈或硫菌靈。畦床平均撒3-5釐米厚的粗沙,周圍挖好排水溝。菇棚高2米,上方和周圍用草簾遮蔭。
(5)栽培管理 當菌絲滿袋的菌袋袋壁呈現米粒大小的釘狀或珊瑚狀瘤點時,脫去菌袋筒膜,排於寬60釐米、深25釐米、長不限的畦裡,菌棒間距2~3釐米,間隙用國土資料填實,菌捧表覆8~10釐米厚的經Sunny暴曬過的菜園沃土或腐質土,畦上建拱棚遮蔭,堅持覆土潮溼。普通經30~40天培育,雞樅菌子實體可破土而出。
(6)出菇管理 雞樅菌出菇普通在夏秋時節6-10月份。其氣溫控制在24℃-28℃為適。氣溫高時棚頂加厚遮陽物,畦溝淺水蓄水,早、晚棚內空間噴水,人為發明一種陰涼潮溼環境,空氣相對溼度85%~90%;並拉大晝夜的溫、溼差,促使菇體質量進步。出菇期間常發作蜻瑜咬食菇體,可採取人工捕捉。
-
3 # 筱筱筱郴2
1、季節安排當溫度穩定在12℃~24℃或更高時,這是最好的裝袋季節,一般以秋季9月份到10月份較為適宜。此時接種不需要加溫,成活率高。培養40~50天后,菌絲覆蓋袋子。溫度升高後,袋子將被埋在土壤中,第一批菇很快就會長出來。
2、培養基的製備配製方法:將配料稱重後再翻成平均混合物,堆放後2小時,含水量約為65%左右,即抓住培養物抓手間形成的水滴不落程度。配好後即可裝袋接種。
3、真菌培養將接種袋放入預先滅菌的培養室中。調節袋內溫度在20℃~25℃之間。
4、土外搭棚雞樅菌菌絲生理成熟後,要搬到土外菇棚出菇,菇棚場地要求南北朝向、地勢平整、土壤肥美、酸性,也可用房前屋後庭院作栽培場地。先整理成10~100釐米寬的畦床,長度視場地而定,扒出表土整成15釐米的凹畦。雞樅菌喜酸性環境,故不宜撒石灰粉消毒,可撒適量的多菌靈或硫菌靈。
5、栽培管理當菌絲滿袋的菌袋袋壁呈現米粒大小的釘狀或珊瑚狀瘤點時,脫去菌袋筒膜,排於寬60釐米、深25釐米、長不限的畦裡,菌棒間距2~3釐米,表面覆蓋8~10釐米厚的經Sunny暴曬過的菜園沃土或腐質土,畦上建拱棚遮蔭,堅持覆土潮溼。經30~40天培育,雞樅菌子實體可破土而出。
6、出菇管理雞樅菌出菇在夏秋時節的6~10月份。其氣溫控制在24℃~28℃為宜,氣溫高時棚頂加厚遮陽物,畦溝淺水蓄水,早、晚棚內空間噴水。出菇期間常有蜻瑜咬食菇體,可採取人工捕捉。
-
4 # 使用者9326561483038
雞樅菌的得名據《本草綱目》記載:“謂之雞樅,言其味似雞也。”
一、種類和形態特徵雞樅在真菌分類上為擔子菌綱,傘菌目,口蘑科,雞樅菌屬(蟻巢菌屬)。該屬在國外文獻記載已達到28種。目前中國已知的約有14種(雲南就有12種),常見的雞樅菌有小果雞樅菌、小白蟻傘、柱狀雞樅(柱狀白蟻傘)、粗柄雞樅、黑火把雞樅菌、盾尖雞樅菌等。
雞樅菌的特點是與土棲白蟻有一定的共生關係,有白蟻巢的地方才能有雞樅,是中國著名野生食用菌之一,現有少量人工栽培,暢銷國內外市場,因其珍稀十分昂貴。
雞樅菌主要分佈於亞、非兩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在中國,廣泛分佈於江蘇、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雞樅分青皮雞樅、黑皮雞樅和蒜頭雞樅,前兩者食味最好,後者質量最佳。雞樅肉質細嫩、潔白如玉,味似雞肉,鮮香可口。
二、生態習性野生雞樅菌的自然發生地主要是在針闊葉等林地中,此地具有大量的腐爛植物的殘體(即腐殖質),可為雞樅菌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碳氮源和各種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
在自然條件下,雞樅菌的生長髮育離不開白蟻和白蟻巢。雞樅菌與白蟻共生的白蟻巢,是雞樅菌與大白蟻亞科白蟻群昆蟲構建的一個完美的共生生態系統。
白蟻的作用一方面是傳播雞樅菌的擔孢子,取食雞樅菌的菌絲體,從而傳播分生孢子和菌絲體;另一方面雞樅菌菌絲體的生長髮育需要白蟻的分泌物,離開了白蟻的分泌物,雞樅菌就難以生存。
兩者互惠互利,共棲於同一生境,群體都得到持續生存和發展,這也造成了雞樅菌對生長條件的特殊要求。
三、生長條件◆溫度
溫度是雞樅菌生長極為重要的環境條件。雞樅菌在熱帶、亞熱帶的地下蟻巢內生長髮育,雞樅菌孢子萌發、菌絲生長、原基分化的溫度範圍為12℃~24℃,而且有恆定的需溫要求。蟻巢內的溫度一般穩定在19℃~25℃,最高不超過28℃,最低為15℃,最適溫度為10℃~20℃,低於8℃或高於30℃,菌絲生長基本停止甚至死亡。
子實體形成和生長髮育溫度為25℃~30℃,最適溫度為25℃~28℃,低於10℃或高於35℃子實體停止生長和出菇,晝夜溫差5℃左右最合適。
◆溼度
菌圃的含水量與土壤型別、氣候條件、白蟻的活動密切相關。菌絲生長的培養料含水量為65%~70%,低於60%或高於75%,菌絲生長明顯受阻,空氣相對溼度以80%左右為宜。
雞樅菌子實體生長髮育期需要充足水分,出菇期相對溼度應保持在90%左右,如果溼度低於80%,菇蕾不易形成。子實體生長階段,空氣溼度可降至85%,有利菇體的正常發育。開傘時期相對溼度須在95%以上,否則造成子實體菇柄中空、乾癟、菇蓋破裂等不良現象產生,降低商品價值。
◆空氣
蟻巢內二氧化碳濃度高達5%~10%,比正常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出數十倍。因此形成了雞樅菌是食菌類中少數能耐高濃度二氧化碳的菌類之一。
但充足的氧氣有利子實體生長,可長出菇蓋肥厚,菇柄粗壯的子實體。人工栽培時,在原基形成和發育期間,需加強通風,每天2~3次,保證空氣新鮮、氧氣充足,以利多出菇出好菇。
◆光照
長期的地下生活造成了雞樅菌對黑暗條件的完全適應。在沒有光線的地下菌圃中,不僅菌絲能正常生長,而且子實體也能順利形成。相反,在光照下,不論是對孢子萌發、菌絲生長,還是原基分化、菇蕾形成及子實體生長髮育都不利。
人工栽培時,菌絲生長階段不需光線,子實體發育階段,需要較明顯的散射光,缺少光照子實體發育困難,並造成菇柄長、菇蓋大、廢菇率高。
◆酸鹼度
菌絲生長的適宜pH為4.0~5.0,這樣的pH不利於細菌和其他雜菌特別是炭角菌的生長,可保證雞樅菌菌絲的優勢地位。
◆母種製作
①配方。
白螞蟻巢浸出液1000毫升(取白蟻巢土250克,於1000毫升水中浸泡48小時或煮沸5分鐘後濾取汁。
②接種培養
按無菌操作要求,接入購買的母種或採用組織(菌褶)分離法,將組織塊貼附於試管斜面的培養基上,在高於25℃~27℃條件下培養,30天左右菌絲長滿斜面,即為雞樅菌母種。
◆原種和栽培種製作
(1)培養基配方
闊葉樹落葉40%,木屑35%,米糠20%,過磷酸鈣、白糖、石膏粉各1%,草木灰2%。以上配方中均加水120%, pH自然。
(2)培養基配製
將培養基拌勻後裝入瓶(袋),常壓滅菌後備用。
(3)接種、培養
在無菌條件下按常規接種,置25℃的溫室培養,經25~30天,菌絲長滿瓶(袋),即為原種和栽培種。
四、常規栽培技術◆栽培季節
應根據雞樅菌生長對溫度的要求和當地氣候規律而定,一般可安排2~3月春播和8~9秋播。
◆場地選擇與要求
雞樅菌與其他多數菇耳一樣,可進行室內床架式栽培和室外空閒大田及林果園中陽畦栽培。
室內栽培時菇房應具有通氣、控溫等條件,菇房四壁、床架要清潔衛生,投料播種前要滅菌消毒。
室外栽培可選用排灌方便、土質肥沃、疏鬆的空閒大田或林果園中空行地作栽培場地。播種前,先要翻整土地,作成25釐米高,1.2米寬,龜背形的畦床,並用多菌靈溶液或石灰粉對床面進行滅菌消毒。
回覆列表
一、種類和形態特徵
雞樅在真菌分類上為擔子菌綱,傘菌目,口蘑科,雞樅菌屬(蟻巢菌屬)。該屬在國外文獻記載已達到28種。目前中國已知的約有14種(雲南就有12種),常見的雞樅菌有小果雞樅菌、小白蟻傘、柱狀雞樅(柱狀白蟻傘)、粗柄雞樅、黑火把雞樅菌、盾尖雞樅菌等。
雞樅菌的特點是與土棲白蟻有一定的共生關係,有白蟻巢的地方才能有雞樅,是中國著名野生食用菌之一,現有少量人工栽培,暢銷國內外市場,因其珍稀十分昂貴。
雞樅菌主要分佈於亞、非兩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在中國,廣泛分佈於江蘇、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雞樅分青皮雞樅、黑皮雞樅和蒜頭雞樅,前兩者食味最好,後者質量最佳。雞樅肉質細嫩、潔白如玉,味似雞肉,鮮香可口。
二、生態習性
野生雞樅菌的自然發生地主要是在針闊葉等林地中,此地具有大量的腐爛植物的殘體(即腐殖質),可為雞樅菌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碳氮源和各種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
在自然條件下,雞樅菌的生長髮育離不開白蟻和白蟻巢。雞樅菌與白蟻共生的白蟻巢,是雞樅菌與大白蟻亞科白蟻群昆蟲構建的一個完美的共生生態系統。
白蟻的作用一方面是傳播雞樅菌的擔孢子,取食雞樅菌的菌絲體,從而傳播分生孢子和菌絲體;另一方面雞樅菌菌絲體的生長髮育需要白蟻的分泌物,離開了白蟻的分泌物,雞樅菌就難以生存。
兩者互惠互利,共棲於同一生境,群體都得到持續生存和發展,這也造成了雞樅菌對生長條件的特殊要求。
三、生長條件
◆溫度
溫度是雞樅菌生長極為重要的環境條件。雞樅菌在熱帶、亞熱帶的地下蟻巢內生長髮育,雞樅菌孢子萌發、菌絲生長、原基分化的溫度範圍為12℃~24℃,而且有恆定的需溫要求。蟻巢內的溫度一般穩定在19℃~25℃,最高不超過28℃,最低為15℃,最適溫度為10℃~20℃,低於8℃或高於30℃,菌絲生長基本停止甚至死亡。
子實體形成和生長髮育溫度為25℃~30℃,最適溫度為25℃~28℃,低於10℃或高於35℃子實體停止生長和出菇,晝夜溫差5℃左右最合適。
◆溼度
菌圃的含水量與土壤型別、氣候條件、白蟻的活動密切相關。菌絲生長的培養料含水量為65%~70%,低於60%或高於75%,菌絲生長明顯受阻,空氣相對溼度以80%左右為宜。
雞樅菌子實體生長髮育期需要充足水分,出菇期相對溼度應保持在90%左右,如果溼度低於80%,菇蕾不易形成。子實體生長階段,空氣溼度可降至85%,有利菇體的正常發育。開傘時期相對溼度須在95%以上,否則造成子實體菇柄中空、乾癟、菇蓋破裂等不良現象產生,降低商品價值。
◆空氣
蟻巢內二氧化碳濃度高達5%~10%,比正常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出數十倍。因此形成了雞樅菌是食菌類中少數能耐高濃度二氧化碳的菌類之一。
但充足的氧氣有利子實體生長,可長出菇蓋肥厚,菇柄粗壯的子實體。人工栽培時,在原基形成和發育期間,需加強通風,每天2~3次,保證空氣新鮮、氧氣充足,以利多出菇出好菇。
◆光照
長期的地下生活造成了雞樅菌對黑暗條件的完全適應。在沒有光線的地下菌圃中,不僅菌絲能正常生長,而且子實體也能順利形成。相反,在光照下,不論是對孢子萌發、菌絲生長,還是原基分化、菇蕾形成及子實體生長髮育都不利。
人工栽培時,菌絲生長階段不需光線,子實體發育階段,需要較明顯的散射光,缺少光照子實體發育困難,並造成菇柄長、菇蓋大、廢菇率高。
◆酸鹼度
菌絲生長的適宜pH為4.0~5.0,這樣的pH不利於細菌和其他雜菌特別是炭角菌的生長,可保證雞樅菌菌絲的優勢地位。
◆母種製作
①配方。
白螞蟻巢浸出液1000毫升(取白蟻巢土250克,於1000毫升水中浸泡48小時或煮沸5分鐘後濾取汁。
②接種培養
按無菌操作要求,接入購買的母種或採用組織(菌褶)分離法,將組織塊貼附於試管斜面的培養基上,在高於25℃~27℃條件下培養,30天左右菌絲長滿斜面,即為雞樅菌母種。
◆原種和栽培種製作
(1)培養基配方
闊葉樹落葉40%,木屑35%,米糠20%,過磷酸鈣、白糖、石膏粉各1%,草木灰2%。以上配方中均加水120%, pH自然。
(2)培養基配製
將培養基拌勻後裝入瓶(袋),常壓滅菌後備用。
(3)接種、培養
在無菌條件下按常規接種,置25℃的溫室培養,經25~30天,菌絲長滿瓶(袋),即為原種和栽培種。
四、常規栽培技術
◆栽培季節
應根據雞樅菌生長對溫度的要求和當地氣候規律而定,一般可安排2~3月春播和8~9秋播。
◆場地選擇與要求
雞樅菌與其他多數菇耳一樣,可進行室內床架式栽培和室外空閒大田及林果園中陽畦栽培。
室內栽培時菇房應具有通氣、控溫等條件,菇房四壁、床架要清潔衛生,投料播種前要滅菌消毒。
室外栽培可選用排灌方便、土質肥沃、疏鬆的空閒大田或林果園中空行地作栽培場地。播種前,先要翻整土地,作成25釐米高,1.2米寬,龜背形的畦床,並用多菌靈溶液或石灰粉對床面進行滅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