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連不凡
-
2 # 華山老貓
這個幾乎是必然,可以預見的是首先被淘汰的一定是高溫行業,比如化學化工等,再後就是那些機械重複度高的行業。
四川一個酒樓現在都採用機器人來送菜了,所以以後人類可以乾的基本就是服務和娛樂行業。值得警惕啊
-
3 # 承然之楓
我覺得,人唯一留在流水線的理由就是成本低於使用機械手或機器人,但看目前的趨勢,人工成本和間接管理、培訓、出錯等成本會逐步超過投資和使用自動和智慧裝置的成本。因此,流水線的工人會越來越少。
但是剩餘的勞動力去哪裡呢?政府從倫理、穩定等角度會讓強制保留一些原本不需要或者可以被機器或智慧工具替代的崗位,比如大城市裡面的公交車售票員或維持秩序人員,電梯服務員等等。
自從德國提出工業4.0之後,全球範圍內掀起了製造業自動化和資訊化綜合轉型的熱潮,中國也2015年5月正式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並且在其中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8個方面的戰略支撐和保障,全面推進製造強國戰略。
其中有一項就是大力發展機器人,並將機器人提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在深圳等地陸續建設了一批機器人示範產業園區。富士康等製造業大公司為降低人工成本個提高效率和質量,紛紛引進流水線機器人,比例甚至達到30%。
隨著機器人戰略的實施,流水線上的工人必將逐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