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386299924949

    薛定諤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 的著名理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充套件到宏觀世界的推演。這裡必須要認識量子行為的一個現象:觀測。微觀物質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觀物質以波的疊加混沌態存在;一旦觀測後,它們立刻選擇成為粒子。實驗是這樣的: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機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機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根據經典物理學,在盒子裡必將發生這兩個結果之一,而外部觀測者只有開啟盒子才能知道里面的結果 。在量子的世界裡,當盒子處於關閉狀態,整個系統則一直保持不確定性的波態,即貓生死疊加。貓到底是死是活必須在盒子開啟後,外部觀測者觀測時,物質以粒子形式表現後才能確定。這項實驗旨在論證量子力學對微觀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認識和理解,可這使微觀不確定原理變成了宏觀不確定原理,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貓既活又死違背了邏輯思維。

  • 2 # 黃藝車

    這個理論是一個理想狀態下有關量子理論的實驗。科學家薛定諤把一隻貓放進一個不透明而且密閉的盒子裡,盒子裡有一個盛有毒氣的玻璃瓶和一個放射性原子核構成的理想裝置。一個小時之內,這個原子核有50%的可能會發生核衰變,一旦衰變,這個毒氣瓶就會被開啟導致貓死亡。但是你如果不開啟盒子,你就不知道貓是活著還是死了。所以在開啟盒子之前,這個貓既有可能是死的也有可能是活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超聯賽是外國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