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言MAX

    分封制是毒藥,但其中的誘惑,是大部分王朝所不能拒絕的。

    一個新王朝的建立後,百廢待興,如何能夠快速地穩定人心、安定邊疆?除了實行“包乾到戶”的“分封制”,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

    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傳達出來的訊號很明確:大家一起努力,天下才會安定;相比外人而言,更相信自己的家人。

    說實話,那效果是相當的不錯。與其說是裂土封王,不如說是給了一個開荒資格啊:楚國篳路藍縷,實在太過勵志,即使晉、燕這些同姓大國,哪個不是頂在邊境前沿啊。

    歷代尊奉小政府模式,稱之為“皇權不下縣”。只要朝廷還有穩固人心、安定邊疆的需求,分封制就是一種價效比最高的制度。

    王朝興起之初,沒有足夠的實力去管理全部地域。如果放任偏遠地區不管的話,不光沒有收入不說,反而還存有潛在的威脅。

    於是就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王朝初年拼命的分封,過上幾年又拼命的削藩。其實都是取決於中央的實力,以及這個藩王的價值還是否存在。

    就拿劉邦來說吧,封了一大堆異姓王,沒過幾年就都收拾了吧;唯一傳國五世的就是長沙王吳芮,原因很簡單:那地靠著趙佗的南越國,還要用他來戍邊呢。

    歷史基本呈現一個規律:

    強勢立國的朝廷,中央軍力強大,比較反感分封制,比方說秦朝壓根就沒有藩王,唐朝的親王只食祿不就國;

    艱難走來的朝廷,國力已經被打殘,比較熱衷分封制,比方說漢朝同姓、異姓王一大堆,明初的藩王個個掌軍權。

    但隨著朝廷實力的變化,後期的政策經常走另一個極端:中唐之後國力衰微,節度使得權利,已絲毫不亞於實權的藩王;漢朝經過休養生息之後國力強大,緊接著就是大規模的削藩。

    總而言之,任何一種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前朝的得失,是新王朝所要重點研究的。無論選擇分封制與否,必然是經過慎重考量的。

    分封制本身並談不上好賴,具體是利是弊,那就要看你是否用對時機了。

  • 2 # 海中巖hahaha

    分封制只是一種制度,好處壞處都有,總得來說壞處大於好處。一個國家亡國總得來說有幾種原因,外敵、武將造反、權臣篡位、人民起義、皇親造反,總有一款適合你。

    發生分封諸王的朝代往往是前朝沒有分封諸王而亡國的,如秦國,秦國沒有分封,各地任命太守管理,秦二世得位不正怕兄弟奪位把兄弟都殺了,造成秦末起義進沒有自家人出力,各地太守反叛投降的很多,將領投降的也很多,趙高還把秦二世殺了,沒有人為秦王朝效忠。所以劉邦當皇帝后把子侄都分封成王,指望子侄們掌握權力幫著自家人守天下,結果沒幾代就出來七國之亂。這以後漢朝就不搞分封了,結果西漢東漢都是被權臣篡位的。晉朝又篡位了魏後總結前朝教訓,認位是漢朝魏朝不分封子侄,結果權臣作亂沒有自家人幫著才滅亡,所以要分封,讓自家幫著守天下,結果又出了八王之亂。東晉立國後又不分封了,結果東晉權臣不斷出現,多次出來權臣篡位,最終被劉宋取代。南朝幾個都沒分封,宋齊梁陳換得很快。唐朝封了王,非常快的就出現了玄武門之變兄弟相殺。到唐明皇上臺不封同姓王了,封了異姓王,安祿山封王后還是反。後來不封王,唐朝亡於武將。宋朝吸取教訓,又不封王,又不讓武將掌權,算是太平了,又被外族滅了。到明朝再總結教訓,還是自家人靠得出還是封自家人為王,又出了靖難之變,後來又有兩次封王造反,總之只要封王,王造反的事就免不了。所以後期雖然封王,讓王成為一種稱號沒有權力,解決了封王造反,又抗不住人民起義外敵入侵還是亡國。

    所以不管封不封王結果都是一樣,封王出亂子的是王,不封王出亂子的是那幾樣,完全無解,到敵是利還是弊成為千古難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種植豆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