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7750752714

    現存袁崇煥的詩中可以考訂出是他中進士前的詩作約有十四、五首。在這十四、五首詩中,除了抒發詩人對前途的關切、嚮往之情之外,也流露了他對國家大事的關懷。他入京應進士試經過大庾嶺的時候寫了《度瘦嶺》一首詩: 客路過庾嶺,鄉關漸已違。 江山原不改,世事近來非。 瑟豈齊門慣,人寧狗監稀。 驅車從此去,莫作舊時歸。 這裡表明了青年時期的袁崇煥對於江山依舊,世事日非的晚明的現實有比較清醒的認識;而對於邊塞之事他也十分關心地進京時溯灕江而上,過平樂,寫了《舟過平樂登籌邊樓》一詩,即景抒懷: 何人邊城借著籌,功成乃以名其樓。 此地至今烽火靜,想非肉食所能謀。 我來憑欄試一望,江山指顧心悠悠。 聞道三過兵未息,誰解朝廷君相憂。 從此詩尾聯可以看出年青時的袁崇煥對於明皇朝的邊患是深感憂慮的,可見早在年青時期袁崇煥就十分關心國事,是一位關心國家命運前途的年青人。但是,這個時候,由於他還年青,畢竟入世未深,對於現實社會未能有更多的體察,這個時期他更多的是考慮個人的命運、前途。他對自己的前程是充滿信心的,在詩中或透過寫景抒發自己的胸襟抱負,或以浪漫主義手法,馳騁豐富的想象,直抒胸臆。他經桂林時所寫《獨秀山》一詩就是借景抒情之作: 玉筍瑤簪裡,茲山獨出群。 南天撐一柱,其上有青雲。 這裡把桂林獨秀峰寫得很有氣魄:南天一柱,在眾峰之中獨立不群,上摩蒼天。他把獨秀峰的性格寫得這樣卓然不凡,這實際上是融匯了詩人自己的性格於其中的。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年青時期的袁崇煥具有何等豪邁磊落的胸襟氣魄。他在秋闈應試之後寫的《秋闈賞月》更是以浪漫主義手法,寫出了他對前途充滿樂觀主義的信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09款思鉑睿如何設定自動大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