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皇城根閒人閒話

    記得最有年味和特色的時光還是自己很小的那個年代,就是六十年代中期以前。許多人都知道那是一段“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時期。過年,年味重在人味,更重在家庭和睦以及街坊四鄰的親情往來。因為年不是一個人過,也不是一家人過,是整個社會的群體活動。

    那麼當時北京過年的特色是什麼呢?其實,那會過年的準備時間是比較長的,從臘月開始,各家各戶就開始忙碌了。要購置各種物品(因為那會兒不像現在採購比較方便),買布做衣裳;做鞋;給在外地的親屬郵寄物品;醃製臘八醋和其他需要醃製的食品;趕到小年來臨還要打掃房屋,更換窗紙;添置煤炭;抓緊時間排各種各樣的購買隊伍,帶魚、芝麻醬、肉、油,還有春節才能有的瓜子花生糖果。排隊是辛苦的,但是大家臉上笑容是發自內心的。

    過了小年,就準備要蒸食品了,饅頭要點色,花捲要漂亮,肉類要預製,還有需要許多煎炸的食品也要開始烹製了,這都是每個家庭過年的必須。社會上,商店開始張燈結綵,公園也開展各種各樣活動,其實和現在沒有大的區別。要說北京最有特色的是廟會和廠甸以及天橋舉辦的活動。手藝人在春節期間都會在這樣的場合展示自己的手藝。還有很多藝人在這些地方表演。社會活動和現在有很大不同,那會兒是飽眼福的年代,現在是去花錢的年代。

    說句實話,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北京的年味越來越淡。許多人都住進了高樓,街坊四鄰也都不再來往,甚至不知隔壁鄰居姓氏名誰、是男是女。雖然社會交往過年的時候依然不斷,但也少了很多人情的東西在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婆同事生日送什麼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