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帥看戲

    “高平陵政變”是司馬懿從大將軍曹爽手中奪回大權的關鍵一戰。曹叡死後,曹芳繼位,曹叡臨死前,讓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後來曹爽架空了司馬懿,明升暗降奪了他的大將軍的權利。司馬懿成了有名無實的太傅。

    司馬懿

    司馬懿心中不服,表面還要裝傻、裝病麻痺曹爽,曹爽果然沒有司馬懿老謀深算,逐漸放鬆了對司馬懿的警惕。司馬懿暗中聚集力量,決定時機成熟時一擊即中打敗曹爽。

    司馬懿失去了兵權,沒有了調動軍隊的權利,於是他陰養了3000死士,【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意思是說,3000死士沒有養在身邊,有種說法是汲布替他養著。(這是軍事聯盟中的情節)。

    還有說是他的兒子司馬師養的。總之是偷偷摸摸的事。在曹魏,大臣私養士兵是殺頭之罪。“散在人間,一朝而集”―顯然,這支部隊不是短時間內養起來的。那麼問題來了,養這麼大一批死士要怎麼樣才不會被發現呢?司馬懿是如何做到的呢?史書沒有記載,但可以大致猜測出以下兩種方法。

    一、司馬家族的人位高權重,手中的錢財頗多,個個都在京城建了府邸,每個府邸都有數量不等的保安及家政服務員。還有著大量的封地,而且每塊封地的面積都相當大。這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以及管理人員,這其中就可以陰養一批死士。

    二、司馬懿勞苦功高,為曹魏政權立下了不朽功勞,常年在外統兵。手下的部將眾多,自然有一些忠於司馬家的,再有些跟曹家不對付或者遭排擠的,籠絡過來,在散養於曹魏軍隊之中,這就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覺陰養3000死士。

    這3000死士在高平陵政變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司馬懿調動這隻私人武裝,這些亡命之徒以一當百,眼中只有主子,沒有皇帝和倫理道德。

  • 2 # 長城說歷史

    司馬懿是晉國的開創者,為了開創晉國,可是費了不少的心思。

    史書中記載,司馬懿“陰養死士三千”,又發動“高平陵政變”。

    司馬懿抓住了這一次機會,讓自己閒魚翻身了,一下子就掌握了大權,為以後的司馬家族的宏圖霸業奠定了基礎。

    為什麼司馬懿養了3000死士,竟然沒有被人發現?

    一:司馬家族為基礎,隱藏極深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是漢安帝時期的徵西大將軍,其曾高祖父(司馬量)又是豫章太守,祖父(司馬儁)是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是京兆尹。

    司馬家族世代都是為官,根基比較深,其子司馬昭,那才能更是比較厲害。

    古代對家族是非常重視,想要一個家族有本事,就得找一個人出來,讓這個成就一番事業,才能帶動整個家族。

    想要做到這一點,家族就必須要團結起來,有了這些作為基礎,司馬懿想建起一個3000人的死士隊伍,那就很輕鬆了。司馬懿善於偽裝,想隱藏3000死士,那就更容易了。

    二:司馬懿善於偽裝,計劃縝密

    在魏明帝曹叡臨死時,便將曹芳託孤給了曹爽與司馬懿。司馬懿在朝堂比較有威望,開始曹爽還比較尊重司馬懿。後面為了獨攬大權,又依仗著曹家的優勢,把司馬懿封為毫無實權的太傅。

    司馬懿知道自己是一個毫無實權的官職,便告老還鄉,開始隱藏自己。讓曹爽對自己失去了防備之心。

    誰不知這一切都是司馬懿在暗中操縱,暗中操作這3000死士,為自己進行一系列的篡權之路。

    從而達到裡應外合的目的,說明司馬懿的計劃之縝密。

    三:曹爽獨攬大權,掉以輕心

    曹爽把司馬懿的權力架空之後,曹爽非常的自大,任用自己的親信,以及自己的兄弟為重要職位。反而對司馬懿就比較放鬆了,沒有產生任何懷疑之心。

    他認為司馬懿已經老了,已經沒什麼用處了,對自己不會造成如何威脅,當今自己大權在握,成事就非常容易。

    參考文獻:

    《晉書》

  • 3 # 青史回聲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我先來解釋這句話的意思。“陰養死士三千”,顧名思義,就是暗中豢養家中死士三千人。什麼概念?如果是家中養了三千家丁,倒情有可原,畢竟看家護院、收田收租都需要人手,可是這兒說的是“死士”。什麼是“死士”?敢死的勇士,是古代專門為王侯貴族賣命的,通常執行的任務有兩種:一是突擊,二就是暗殺。而這些人通常在執行任務前,都會事先服下毒藥,最常見的就是我們在電視劇看到的將毒藥藏在牙齒縫中,一旦失敗就立即自殺,避免成為俘虜。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魏國輔政大臣的司馬懿,為何要暗中豢養死士,難道他不怕人頭落地嗎?相反,他如果不這樣做,人頭也要落地。怎麼回事?

    這要從魏明帝曹睿駕崩前說起,當日曹睿病危前,遺詔是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共同輔佐年僅八歲的曹芳繼承皇位。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曹爽作為曹氏宗親,在朝中勢力顯然是比司馬懿大,因此在曹芳繼位後,很快就架空剛剛升為太傅的司馬懿,在朝中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司馬懿當然是不甘心了,但由於曹爽勢大,於是他假裝稱病,做出一副快要病入膏肓的樣子,以此騙過了曹爽一干人等。可其實司馬懿卻暗中豢養死士,準備等待一個機會一舉剷除曹爽。

    終於機會來了!

    在曹芳登基的十年後,曹爽與曹芳率領文武大臣前往祭祀高平陵(也就是曹睿的陵墓)。而這時司馬懿趁機率領眾死士和親信入宮逼迫郭太后下了一道懿旨:曹爽脅迫皇帝謀反。有了這個名義,司馬懿立即關閉了洛陽大門,控制了曹爽在洛陽的各處人馬。等到曹爽知道此事後,為時已晚矣。最終曹爽等人全部被誅滅。自此,司馬懿徹底掌握曹魏大權。魏國軍政盡歸司馬家族。

  • 4 # 北門猿

    首先糾正題目中的一個錯誤,

    暗中蓄養死士三千的不是司馬懿,是他大兒子司馬師。

    《晉書·景帝紀》:

    宣帝之將誅曹爽,深謀秘策,獨與帝潛畫……初,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

    說的是,司馬師當初在暗中養了許多死士。司馬懿打算動手對付曹爽的時候,司馬師一聲招呼,立刻集結起來了一支可用的武裝力量。大家都不知道這些人從哪裡冒出來的。

    為何沒人發現?

    既然是“陰養”,那肯定是暗中行事,不為人所知。

    司馬師是怎麼做到的,缺乏記載(事實上這事也很難有記載),我們估計是搞不清了。但注意這四個字,“散在人間”。

    說明司馬師培養自己私人武裝的方式,不是找一個地方訓練一群人,而是把這些人分散在民間。

    估計是平時用金錢之類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施恩收買。日常沒事的情況下,不需要他們出面,這些死士可以若無其事地以普通人的身份生活。一旦司馬師有要求,發出號召,這些人就拿起武器,從普通人一變成為打手。

    這樣的話,確實具有隱蔽性。

    司馬師曾經擔任過“中護軍”,這是個比較重要的武職。

    魏景初中,拜散騎常侍,累遷中護軍。

    很可能這個職位為他“陰養死士”提供了方便。

  • 5 # 鄧海春

    誰人不曾聽過“空城計”,在諸葛亮的機敏下似乎反襯出司馬懿的膽小無能。可單就從結局而言,司馬家族是那段時期歷史的勝利者,空城計的勝利其實側面體現了一個將領應有的謹慎。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晉書》記載中“陰養死士三千”,那麼,司馬懿暗中養了3000死士,為何沒人發現?是真的沒人發現嗎?

    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魏國重臣,是一個有謀略的政治家、軍事家。司馬懿曾支援曹操稱帝,從而取得了曹操的信任,擔任重要職務後又輔佐曹丕獲得王位。魏明帝曹叡臨死託孤,司馬懿與宗室曹爽成為託孤重臣,輔佐幼帝曹芳。本該德高望重、事事順心,可是,司馬懿卻屢遭排擠,本有“雄豪志”的司馬懿怎麼甘心?老謀深算的他也不急於一時,就這麼蟄伏著。這大概是所謂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正始十年(公元249),曹芳要去高平陵祭拜父親,攜曹爽一同前往。而曹爽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番斟酌,擔心自己離開洛陽,“鞭長莫及”,司馬懿就不知不覺中擴大自己的實力,等自己歸來時無立錐之地。司馬懿素有“奇策善謀”之美稱,善於揣測、把控人心,他怎會不知道曹爽的忌憚呢?於是,司馬懿便利用起年齡上的變化,畢竟司馬懿也年紀大了,倘使罹患重病、即將不久於人世也是不由得人不信。曹爽信以為真,就這樣走了。

    司馬懿十分善於抓住時機,曹爽前腳剛走,司馬懿後腳就發動“高平陵政變”,集結“三千死士”,除掉攔路虎,為司馬家族鋪就一條帝王路。那麼,在屢受打壓的司馬懿怎麼在權勢熏天、耳目眾多的曹爽眼皮底下藏了“三千死士”呢?

    司馬懿出身貴族,本身家族勢力就龐大。平輩上來看,七個兄弟各個也是人中豪傑,往上一代看他父親司馬防是京兆尹,再往前歷數,其家族出了許多權傾一方的大人物,在政治方面影響力極大,高祖父司馬鈞曾任徵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當過豫章太守,祖父司馬儁是為穎川太守,這種政治勢力已經滲入到朝廷的根部,而司馬家族封地廣、資金充足,以需要勞動力為名招募死士,給他們安排上了一個正當的身份,充分利用勞動力,既解決農民、護衛需要問題,也隱藏了死士身份,提供一個合理的藏匿所,神不知鬼不覺的便隱藏了武裝力量。

    而司馬懿自然也不是個靠吃“家族飯”的人。司馬懿是個人才,早年擒斬孟達、關隴抗蜀、對陣五丈原、平定遼東等等,立下血汗功勞,贏得尊敬,在征伐中,提拔的門生子弟滿是朝野個人影響力也不容小視。

    所謂“三千”死士,自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多不少的數字“三千”,在古代,大多選擇“三千”等來表示數目多。

    有“狼顧之相”的司馬懿,還是博弈成功了,為自己、為後代、為家族謀取了霸王之業。沒有什麼比一條潛藏著的、吐著蛇信的蛇更令人感到可怕的了,因為它耐得下心來耗著,等著你不注意,一擊必殺,司馬懿就是這樣一條猛蛇,所以在弱肉強食的年代裡,是他贏了。

  • 6 # 上將軍潘鳳

    我是歷史小明王,我來回答。

    司馬懿的野心

    司馬懿輔佐了曹家四代君主,前三位每一個都城府極深把司馬懿壓的喘不過氣,他每天過著如履薄冰的生活,因為一旦發生一點失誤就會給自己帶來滅門之禍,由於心理方面太過強大,他一個人活過了曹家三代君主,到後期的司馬懿已經掌握了魏國的絕對權力,這也為後來篡位提供了關鍵的基礎。

    兩個好兒子

    現在我們嘴邊經常說的一句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見當年司馬懿這倆兒子已經膨脹到了何種地步,陰養三千死士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的傑作,他在朝中已為官多年,並且擔任軍中要職,對朝堂之上曹家對司馬家族的打壓懷恨在心,偷偷訓練這三千死士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派上用場,司馬懿準備動手的時候這三千精兵直接奠定了政變成功的基礎。

    善於隱藏的家族

    司馬懿侍奉曹家三代雖然被疑慮但是終究沒有看透他謀反的心理,這說明了司馬懿非常善於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虎父無犬子,有這樣的爹當兒子的自然差不到哪裡去,這司馬師很好的遺傳了司馬懿的本事並且加以發揚光大,這三千死士在都城秘密訓練滿朝文武竟然無一人得知,這是非常可怕的,既然早有逆反心理自然不會讓人發現端倪。

  • 7 # 回望歷史的青年

    一,內外聯合,暗中籌謀。

    首先,司馬師密養了三千死士。這些死士平時從不聚集,官府極難發現。他們都有正當的職業,穩定的收入,混跡於普通百姓之中,與常人無異。同時,這些人武藝高強,以一當百,忠心耿耿。關鍵時候招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其次,司馬懿有幾個得力幫手。中護軍司馬師,掌管一部分禁軍;中郎將司馬昭,握有軍權;四朝重臣、太尉蔣濟,善奇謀。這幾人都被曹爽打壓排擠。自曹爽專權開始,他們已著手準備,只待機會成熟,便一擊中的。

    再次,司馬懿對曹魏有大功,即使暫失實權,也在朝中擁有極高的威望。且多數朝臣對曹爽的做派頗有微詞,都希望司馬懿能有所作為,改變現狀。

    二,司馬懿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司馬懿善於隱藏,裝病是他的拿手絕活。

    當年他就曾裝病騙過了曹操。此次,他故技重施,再次裝病騙過了曹爽。

    正始十年,春暖花開之際。皇帝曹芳準備前往高平陵祭拜曹操。曹爽不放心司馬懿,借朝臣李勝就任荊州刺史之機,特地派其前往司馬懿處,向司馬懿辭行,實則打探虛實。司馬懿臥於床上,面露病重之狀。

    李勝向曹爽報告說:“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病不可復濟,令人愴然,不足慮也。”

    於是,曹爽放心地陪同幼帝曹芳去了高平陵。

    三,司馬懿計劃縝密。

    首先是司馬懿親自佔據了曹爽的武器庫;其次是司馬師率3000死士控制皇宮;再次是逼迫郭太后下詔關閉城門。

    於是,整座皇城盡皆落入司馬懿之手,曹爽及幼帝曹芳身邊僅餘數百護衛。

    四,曹爽優柔寡斷,坐失良機。

    司馬懿佔據皇宮後,曹爽的至交桓範曾潛逃出城,將司馬懿發動政變的訊息報告了曹爽,併力勸曹爽召天下之兵勤王。但曹爽猶豫不定,權衡一夜。

    最終放棄了反抗:“亦不失作富家翁。”

    桓範揚天長嘆:“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今桓範隨卿滅門也。”

    於是,司馬懿就這樣在這場士族與宗室的權力鬥爭中取得完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KDJ指標低位鈍化到底要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