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吉祥如意

    多數都是上了歲數的老年人,好這一口。又囊中羞澀,每個月就那麼點養老金,還要養命、吃藥。喝好酒又買不起,只有去買“那些幾塊錢一斤的散裝白酒”來打發日子。

    任何人有頭髮都不會去裝禿子。那些個兒孫掙大錢或者是當大官的人,腰纏萬貫根本就不會去買那些幾塊錢一斤的散裝酒。曾記否?那位在老家大興土木建別墅的前總後勤部的副部長,東窗事發後,在其老家的庫房裡起獲的茅臺酒和其它髒物就裝滿了幾卡車。媒體稱其弟早上喝糊辣湯所用的佐餐酒就是茅臺酒。可見這種人決不會去買幾塊錢一斤的散酒喝。

    現在市場上的散裝酒已經遍地開花,看來需求量還不小。從側面可以推測到,社會上低收入人群所點比例仍然是大多數。分配不公,直接導致窮富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讓那些幹了一輩子的人,到了晚年還得精打細算,防止超支。

    看了這個題目,使本博想起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穿長衫,那是識字之人的標配。站著喝酒,佐酒的僅僅是一小碟茴香豆,說明孔老夫子的後人囊中羞澀,僅有幾個銅板而已。他何曾不想坐在雅間裡四平八穩美美的吃喝一頓,根本原因還是孫子穿他奶奶鞋一一前(錢)窄。

    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中國的改革開放也經過了四十多年,國家的財富積累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應該看到,貧富懸殊的差距並沒有縮小,反而越來越大。大多數普通人的收入仍然偏低,其生活的改善與提高,還遠遠沒有達到人們所理想的水平。

    能夠喝上散裝酒的人,生活已經過得不錯了,還有許多人的溫飽問題才被脫貧攻堅啃下的硬骨頭,這部分人散裝酒也Te們也喝不起,還須努力奮鬥,到了真正致富的那一天,舉杯歡慶,美滋滋的喝上一場慶功酒。

  • 2 # 曉雨不惑

    有可能是“富潤屋,德潤身”的破爛王退休老師;也有可能是無米下鍋的“流浪漢”,亦或是富可敵國的曹德旺。

    喝什麼樣的酒,吃什麼樣的飯菜,穿什麼樣的衣服與什麼樣的人根本不可能直接掛勾寫等號。

    韋思浩化名魏丁兆,退休教師。退休金每月5000餘元,本可以安享晚年,卻在退休後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拾撿破爛生涯。一日三餐鹹菜就飯,偶爾想喝點燒酒,也就是你說的幾塊一斤的也捨不得。女兒不理解,學生不理解,都勸他,吃好點,穿好點,不要再拾荒了。可老人家就是不聽勸,依然風裡來雨裡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拾著飲料瓶破銅爛鐵。時間長了,女兒,學生也不勸了,但終究無法理解。直到老人家離開人世女兒整理遺物時,才知道發現一個鐵盒子,才發現老人家如此節省為那般。從1994年到2015年,21年間老人家一直化名魏丁兆,在不停的資助貧困生,從一開始的幾百到幾千21年不間斷過。老人將畢生積蓄,拾荒掙的,牙縫擠的,酒杯省的……全部捐贈資助給了哪些需要幫助的學生。可直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刻也無人知曉,只有那一摞摞整齊碼放的回執單訴說著老人家的故事。

    幾塊一斤的散酒,靶向消費人群就是咋小老百姓。誰叫生活壓力大,成本高呢?柴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盆,水費電費燃氣費電視電話電電腦費學費生活費……雜七雜八費用,車貸房貸……生病住院,人情往來,什麼不要錢,而掙的只有那丁點兒,自然能省則省。但咱喝著幾塊一斤的酒,不一定沒有哪喝上千茅臺的主,自在,心裡痛快。

    也許喝幾塊一斤酒的人,心繫天下,為國為民謀福祉;而喝幾千上萬一瓶酒的人,卻想著怎樣剝削榨乾,喝幾塊一斤酒人兜裡最後一毛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效期管理的內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