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槓精大叔

    非禮勿動啦。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啦。也就是說,皇上做出的規定就是正義啦。理解和認同正義就是良知唄。。這是就孔儒而言。。

  • 2 # 微塵石強

    陽明子的良知在天即是天理,就是道。賦予我們人身謂之性。這就是《中庸》的天命之謂性。良知是我們本身具有,不需外求,想想我們自己的性怎麼外求而來!就如一棵蘋果樹,它結蘋果的本性從外面而來嗎?或者這樣說:一棵梨樹能結蘋果嗎?

    良知有什麼用?

    陽明子在《傳習錄》回答其弟子陸原靜的書信有這樣一段話:性一而已。仁義禮智,性之性也;聰明睿智,性之質也;喜怒哀樂,性之情也;私慾、客氣,性之蔽也。

    就是告訴我們:人的本性就是仁義禮智,聰明睿智(智商)、喜怒哀樂(情商)都是本性裡本自具有,而人的私慾、客氣能遮蔽自己的本性,使自己的心不開竅,學習什麼都很難,而且也使自己總是被情緒控制。看到了嗎?想提升自己的情商、智商,只有一條路:去私慾。(存天理也是去人慾,當你明白了用存天理來去人慾,你就知道了老子的:去彼取此的真意)。這也是為什麼朱子的理學,陽明子的心學都讓我們:去人慾,存天理。就是想讓我們每個人都聰明睿智,都能不被情緒控制。這也是陽明子良知的作用!

    良知怎麼來呢?

    陽明子說致良知。對,做到那個致就能恢復良知。這個致也就是《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致。致可以使你自身中的天(性)、地(命,孟子叫浩然之氣),發揮最好的造化,讓你自身中的精氣神(萬物)都提升,其實就是智商、情商都得到提高!那你要問這個致到底怎麼致,真的說不清。我可以告訴你:致就是《大學》的格物致知;就是老子的無為。孔子說的比較長:勿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勿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那問題又來了:心是什麼?氣又是什麼?

    我只能告訴你,心不是大腦,不是心臟,其它真的不好說,氣嘛,就是性,其實也是心,也是仁、義、禮、智,中的任何一個。你體驗到了這些,就明白了孔子:吾道一以貫之!

    一句話:性、心、命這三個字是我們學習、體驗經典文化的主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學聚會該怎麼聚?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