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鶴灣的歷史故事
-
2 # 金石山人1
古代人名中為何經常有“之”字
在古代文言文中,人們常用“之乎者也亦矣焉哉”,這八個字,這八個字是文言文中虛詞的一部分,其中“之”是八個字中最特殊的一個,它既虛也實,是虛詞,助詞。一是表示領有連屬關係,二是表示修飾關係,三是用在主謂語結構之間,使之然也。古人名中常喜歡帶“之”字,如唐代詩人王之渙,晉代書法家王義之,在王義之的家族中,他的後人有七十二人名中帶“之”,有人說王氏家族信教,“之”是道教的標誌,也有人說這不準,說早在道教之前的先秦時代,人名中就多帶“之”“施”之類的語辭者,漢代也如此,如漢代農學家氾勝之,他寫有《氾勝之書》,後人引用時常說氾勝將“之”略去,王羲之後人中的“之”也常被略去,如王獻之稱王獻,王彪之稱王彪等。既然都可略去,我有一個設想: 古人名中常有的“之”字,這個“之”字會不會只是個修飾、點綴並無其他意義。
-
3 # 40後17
古代人名中確實經常有"之"字的稱謂,如大家非常熟習的書聖王羲之以及他的後人都帶有之字。七個兒子全帶之:王玄之,王獻之,王凝之,王渙之,王肅之,王徵之,王操之,孫子:王靖之等等。據說王羲之的後人中一共有72個帶之字的。其他姓氏裡也有很多帶之的,如:顧愷之,江進之,韓退之(韓愈)唐代詩人王渙之,大都是文人居多。古人中為什麼這麼多帶之字的呢?我們知道人起名字都有講究的,尤其是文人家庭,意寄偶於名。那麼讓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之字含意吧。之字有三種字含意:1,這,那。2,往。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那麼這個之用在人名上只能做為人稱代詞出現,是虛用的,是無所指的。雖是兩字名,只有一個字有意思。所以說王羲之的名字只能是王姓突出一個羲字。以此類推。當然,這個之字不是一點作用沒有,之和羲是修飾關係,之用來修飾羲的。再說文人用字都是很嚴謹的,很文雅的,之字在這裡解釋為吉祥,文雅等典雅之說也能讓人理解的。
另外,古人在行文時常將之字做為語助,只在文字裡出現,也可以不出現,在口語中不出現。用王獻之舉例說明:在文字裡可寫王獻之,也可以寫王獻。但在口語裡就沒有之了,直乎王獻即可。另外,之字還可與另一個名字顛倒位置。如《顏氏家訓》的作者顏之推,也作顏推之。王獻之也可作王之獻。如唐《張節墓誌》中`王之獻之竹,列花池亭,陶潚明之柳……"。此處獻之倒為之獻是修辭的需要,以避之之連用。
當然,古代不光是經常用之字取名,有很多字和之字類似。春秋戰國時期姓名之間加不字的有很多。如l韓不信。呂不韋,申不害,蕭不疑,高不識,直不疑等。這個不字也是虛詞,無所指。
怎麼解釋這種現象呢?原因有多種,我想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1,受風氣的影響。每個時期都有各自的特點,春秋戰國時期,四分五裂,各自為正,所以名字也很隨便,姓張可以叫張子,姓魏叫魏子,孔子,孟子,老子等等。2,受朝代的影響。西漢未年,王莽稱帝,進行改制,取消兩字名,只能用單字,這樣一來,單字名一直持續到三國時期,到了魏晉才有所改變。3,受宗教信仰的影響。唐代由於比較發達,信仰佛教的越來越多,帶有宗教色彩的名也很多。如單字加僧字也很多。
總之,從古代以來,名字的變化能顯示出當時社會的現狀。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解放初期叫`解放‘,勝利,建國的很多。文革時期叫文革,衛東,國棟,國樑的很多。
回覆列表
" 之"應用廣泛,隨處可見,緣於所蘊涵的意義。"之"字既實亦虛,實意有"生長、增進、衍生、發展;所生、所出"等,還有"往、進往",也有"相對「者」而用,有關主體之一切、子集、屬性、值"之含義,虛則以助詞用。
正因為有這諸多向上向前向好的釋義,才被廣泛地運用在人名中。其實,不僅古人,今現代亦不少見,偉人毛澤東字潤之,名與字相輔映襯,非常貼切恰當。
仔細看來,人之於姓名,都帶有時代的印記。古人尚"之",可能是取其宣示積極的一面。現代人取名,也沒有脫出古已有之的範疇,都在表達一定的意義、願望等等。最有時代感的莫過於"抗美、援朝、文革、紅衛"這類,亦有緣於地名的"太行、海生、東海、安東"等類,還有紀事的"國慶、克石、捷生"。現如今,姓名多標新立異,生僻字繁體字異軍突起,寫起來很難、念出來不易。
研究姓名是一門學問,弄懂一個人總是要先識其姓名,而把姓名的真正釋義弄準,的確很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