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凱哥說史
-
2 # 南宮外史
李光弼(708年-764年)是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將。李光弼的父親李楷洛,原為契丹酋長,武周時歸降,累官朔方(今寧夏吳忠市一帶)節度副使,封薊郡公),以驍勇善戰出名,在反擊突厥戰爭中,歸途病死,獲贈營州都督。
李光弼為人嚴肅、深沉而剛毅,擅長騎射,喜讀《漢書》,治軍極嚴,兼有謀略。他少年從軍,任左衛郎。
其史書載事蹟主要有:
一、攻守常山郡之戰
天寶十五年(756年),唐玄宗任命李光弼為代理御史大夫,持節、河東節度副大使,知河東節度事兼雲中太守,後又加魏郡太守、河北採訪使,平定安史叛亂。
李光弼率領朔方軍五千進攻常山,當地團練兵把將領史思義綁來投降,順利收復常山。李光弼親自為史思義鬆綁,使他真心歸順,供出叛軍動向。次日,史思明率二萬騎兵直壓常山城下,李光弼採納史思義以逸待勞的策略,守城不出,分屬下兵馬為四部,以勁弩五百連番射敵,叛軍死傷慘重,只得退兵。當叛軍在野外吃飯時,李光弼派輕騎數千,突然襲擊,一舉消滅叛軍五千,收復常山郡九縣中的七縣。
其後,李光弼與郭子儀又率軍在嘉山(今河北曲陽東)與叛軍決戰,大破叛軍,斬首四萬級,俘一千餘人、戰馬五千匹。 河北十餘郡聞訊,紛紛重新歸順了唐軍。
二、機智百出的太原城保衛戰
公元757年,史思明、蔡希德等率兵十萬攻打太原城,當時太原城軍馬不滿一萬。李光弼乃拆掉民房製作摞石車,每車由二百人拉動,丟擲的石頭能傷亡數十人,打傷賊兵十分之二。史思明製成飛摟,築土山攻城,李光弼遣兵挖地道,石頭敵軍的土山陷落。
史思明在城下襬宴唱戲,演員在臺上羞辱唐朝天子。李光弼遣人從地道中把演員活捉。史思明下的急忙後撤紮營。
李光弼又在叛軍營地下邊挖地道,要把叛軍沉下去。於是假裝投降,讓士兵出城送行,以此麻痺敵軍。李光弼一聲令下,叛軍營地下陷,沉下去幾千人,城上擂鼓吶喊,精銳騎兵飛奔而出,俘虜斬殺敵軍萬人。史思明害怕戰敗,留下副將蔡希德繼續圍攻太原,自己回到洛陽。
李光弼乘勝派出敢死士四面突擊,斬首七萬級,蔡希德丟下物資草逃之夭夭。李光弼順勢收編清夷、橫野等軍,壯大了實力。
三、相州之戰
乾元元年(758年),唐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使十萬大軍討伐安慶緒,不設主帥,只派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總攬諸軍,圍安慶緒於相州。在鄴西與安慶緒大戰,殺死叛軍4萬多。李光弼擔心史思明增援,提議派一部分兵力牽制史思明,則慶緒可禽。,遭到魚朝恩拒絕。
果然,史思明出動十三萬軍隊援救鄴城。 次年三月,雙方爆發相州之戰。,史思明率軍奮戰,李光弼等率部先與史思明交戰,雙方被殺傷的人數相當。郭子儀率部在後,還未來得及佈陣,突然大風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對面不見人。唐軍與叛軍都大驚,各棄兵仗輜重,分向南、北方面潰退。此役後,唐軍各部相繼引還。 只有李光弼與王思禮部隊整肅,全軍以歸。為此,肅宗奪剝奪郭子儀兵權,命李光弼接替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率五百親兵赴洛陽,統帥朔方軍。
四、河陽之戰
乾元二年(759年),李光弼又被任命兼幽州長史、河北節度使。汴州節度使許叔冀叛降史思明,致使汴州失陷,李光弼移軍河陽。史思明親率大軍再進攻河陽。史思明率軍攻打南城,副帥周摯與安太清合眾三萬攻北城。李光弼令李抱玉守衛南城兩日,自己則在北城欲與叛軍決一死戰。李光弼靴內藏了一把刀,向士卒表示不成功便成仁的誓死決心,三軍為之感動。大戰開始,李光弼身先士卒,部將郝廷玉、荔非元禮等也率兵奮勇殺敵,大敗叛軍,斬首一萬餘級,生擒八千餘人,獲馬兩千匹,軍資、武器數以億計,叛軍大將周摯、徐璜玉、李秦授等都被擒獲,叛將安太清退守懷州。
史思明不知周摯等已經戰敗,還在攻河陽南城。李光弼在河邊向其展示俘虜,並趁勢攻懷州,史思明來救,李光弼迎擊於沁水之上,又將其擊敗。安太清在懷州拒守一月有餘,李光弼令部將僕固懷恩、郝廷玉由地道而入,裡應外合,攻克懷州。安太清等被生擒,送往朝廷。
五、野水度料敵如神
公元760年,唐肅宗加封李光弼為太尉、中書令。史思明揚言要渡國黃河斷絕唐軍糧道,李光弼駐軍懷州野水度一帶平原,四周建起木柵作為營壘,當晚就回城,臨行吩咐牙將雍希顥(hào)留守營壘,並對他說:“賊軍將領高暉、李日越,有萬人敵的才能,史思明今晚必派他們劫營。賊將到了別和他們作戰,但他們如果投降,你就把他們一起帶來”。聽到這話,左右將士都暗自認為他語無倫次了。
當晚,史思明果然派遣李日越率五百重騎兵捉拿李光弼,如捉不到就自己提頭來見。李日越來到寨前,瞭解到李廣不不再營中,只有牙將駐守,即使捉了牙將也難以贖罪,只得投降。牙將把李日越帶到李光弼面前,李光弼熱情接待,上表朝廷授予李日越金吾大將軍之職。另一個叛軍將領高暉聽說這事,也投降了。
部下就問李光弼這有什麼奧秘?李光弼說:“史思明屢次攻城失敗,就想與我軍平地野戰,聽說我在野外駐軍,他認為能輕易得勝,於是命令將士來襲擊,肯定會下死命令給李日越。雍希顥是無名之輩,抓了他也不足稱之為功勞。李日越怕死,不投降還有什麼辦法?高暉名聲一直在李日越之上,看到李日越獲授大將軍之號,他怎能不動心來降呢?”
六、北邙失利
河陽之戰後,史思明派出間諜說:賊將士皆北人,思歸無鬥志。魚朝恩信以為真,多次蠱惑肅宗,催促李光弼速戰,但李光弼認為叛軍銳氣正盛,不可輕動。朝廷派使者來督戰, 光弼不得已,令李抱玉守河陽,出師進駐北邙山。光弼下令依山列陣,僕固懷恩不從。叛軍佯敗,將懷恩軍引誘到伏擊圈,四面攻擊,官軍大潰敗。懷州復陷,光弼度河保聞喜, 抱玉以兵少,放棄河陽。光弼請罪,帝以懷恩違令覆軍,優詔召光弼入朝。不久,又拜李光弼為太尉,兼侍中、 河南副元帥,知河南、淮南東西、山南東、荊南五道節度行營事,鎮泗州。
七、解宋州之圍,收復許州,平定袁晁起義
史朝義乘邙山之捷,又奪取了申、光等十三州。李光弼帶病騎馬飛奔到徐州。史朝義圍攻李岑於宋州,李光弼派遣田神功救援,圍解。寶應元年,朝廷進封李光弼為臨淮郡王。
李光弼又收復了許州,斬 賊首千級,縛偽將二十二人。浙東袁晁反台州, 建元寶勝,以建醜為正月,攻佔州縣。光弼遣麾下破其眾於衢州。廣德元年,遂禽 晁,浙東平。詔增實封戶二千,賜鐵券,名藏太廟,圖形凌煙閣。
八、擔心宦官讒害,違背朝命,名節有虧,鬱鬱而終。
相州、北邙之敗,魚朝恩與程元振忌恨李光弼,及部將來瑱為元振讒害致死,光弼更加害怕。吐蕃寇京師,代宗下詔救援, 光弼畏禍,遷延不敢行。因此而聲名受損,部將也有些不服他的意思,因此愧恨成疾,終於於公元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歲。追贈司空、太保,諡號"武穆",世稱"李臨淮"、"李武穆" 。著有《將律》、《統軍靈轄秘策》及《李臨淮武記》 。一代名將可惜晚節有瑕。
-
3 # 從前那個夢
李光弼,契丹人,生於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祖輩是契丹酋長,祖籍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市),算起來和安祿山、史思明還是老鄉。李光弼的父親是李楷洛,官至朔方節度副使,封薊國公,以驍勇果敢聞名軍中。都說虎父無犬子,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之下,李光弼從小就“善騎射,能讀班氏《漢書》”,年紀輕輕就進入了軍界,而且起點頗高,“少從戎,嚴毅有大略,起家左衛郎”。(《舊唐書·李光弼傳》)天寶初年,三十出頭的李光弼已經官至朔方都虞候。天寶五年(公元746年),河西節度使王忠嗣對李光弼非常賞識,遂將其納入麾下,拔擢為河西兵馬使。當時,王忠嗣逢人便說:“李光弼這個年輕人,將來必能坐上我的職位。”由於王忠嗣的青睞,加上李光弼本人確實有才,所以他很快就在河西軍中聲名鵲起,“邊上稱為名將”。天寶八年(公元749年),李光弼又升任河西節度副使,封薊郡公。成為河西二把手的這一年,李光弼才剛剛四十出頭,而大他十餘歲的郭子儀此時還只是一個不為人知的橫塞軍使。換言之,截至天寶中期,李光弼的官職、爵位、名望,其實都已經遠在郭子儀之上。如果說郭子儀是大器晚成的典型,那麼李光弼則無疑是少年得志的代表。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就是這個被所有人都非常看好的後起之秀,幾年後卻突然辭官歸隱,一下子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以至讓李光弼親手毀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呢?原因說起來很簡單,但又很令人費解。那是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朔方節度使安思順愛李光弼之才,遂奏請朝廷,任他為朔方節度副使、知留後事。安思順這麼做,顯然是把李光弼當成了自己的接班人。如果不出什麼意外,幾年後李光弼就能順理成章地繼任節度使,成為帝國的封疆大吏
。可意外還是出現了。因為安思順太欣賞李光弼,所以在提拔他的同時還附帶了一個條件,就是想招他做女婿。按理說這本來是好事,當時安祿山還是玄宗的頭號寵臣,安思順自然也跟著沾光,所以,能成為安思順的乘龍快婿,這對李光弼日後的仕途發展絕對是有好處的。但是,李光弼卻一口拒絕了。他不但一口拒絕,而且乾脆把安思順給他的官也一塊辭了
。安史之亂一爆發,郭子儀把李光弼招至麾下。唐玄宗要郭子儀推薦一位優秀將領去平定河北,郭子儀就毫不猶豫地保舉了李光弼。李光弼成為河東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也就是實際上的河東節度使。在平叛“安史之亂”中,兩人盡展平生軍事才華,挽大唐帝國於將傾。郭子儀大戰河北,收復兩京,抗拒吐蕃,單刀赴會,智退30萬回紇敵軍;李光弼出奇制勝,取得常山大捷,和郭子儀、唐肅宗會師靈武。而後又以少勝多,在太原完勝叛軍。此後兩人同心協力,經過7年鏖戰,成為李唐江山的最後守護者。
-
4 # 歷史戰爭
在平定“安史之亂”時,唐朝有兩位名將居功至偉,一位是大名鼎鼎的郭子儀,而另一位就是與他齊名的李光弼。對於叛軍來說,郭子儀與李光弼就是擺在他們面前的大山,而他們一生都沒有逾越這兩座大山。
李光弼的父親是一位契丹人,不過他對唐朝忠心耿耿,在反擊突厥的戰爭當中暴卒。在父親的影響下,李光弼也一直想報效大唐,建功立業。李光弼性格穩重,做事認真,治軍有方,他帶出來的軍隊向來令行禁止。唐朝名將王忠嗣很看重李光弼,對他比對待自己的心腹還要信任。王忠嗣曾當著眾人面說道:“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新唐書》)
“安史之亂”爆發以後,朝廷急需軍事人才,郭郭子儀於是向唐玄宗推薦李光弼。郭子儀是唐軍的領軍人物,他的推薦被唐玄宗採納,李光弼於是開始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李光弼上任以後,立刻率軍攻克戰略要地常山郡。叛軍得知常山郡失守以後,派史思明親率二萬騎兵直撲常山郡。李光弼先是守城不出,叛軍久攻不克,疲憊交加,於是在外面升灶做飯。李光弼趁機派出數千輕騎出城突襲叛軍,叛軍倉促之下,損失慘重。
這一戰讓李光弼聲名大振,即位的唐肅宗對他愈發重視,於是命他率軍趕赴太原。抵達太原以後,李光弼手中只有不到一萬的部隊,且多是老弱病殘,戰鬥力很弱,然而叛軍多達十幾萬。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太原守軍人心惶惶,眾人都覺得必敗無疑。有的將領建議修建城牆,據城而守。李光弼否決了這個提案,他認為叛軍不日就將抵達太原,現在修牆為時已晚,毫無意義。於是李光弼下令大部分軍隊固守,少量精銳部隊出城騷擾敵軍,同時兼以挖地道等方式突襲敵軍。在李光弼的反擊下,叛軍措不及手,損失慘重。太原一戰中,李光弼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斬敵七萬多,這是平亂戰爭第一次重大勝利,也是重大轉折點。
此後,李光弼與郭子儀一起與叛軍作戰,最終艱難地打敗叛軍,平定叛亂。在平亂之戰中,李光弼貢獻巨大,《新唐書》稱讚他是“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僅從軍事領域,李光弼的確不輸郭子儀,只可惜他的政治能力卻遠不如郭子儀。李光弼連戰連捷,朝堂上嫉妒他的人不在少數,比如大太監魚朝恩等經常構陷李光弼。唐代宗此時其實還是信任李光弼的,但李光弼聽到風聲以後擔心自己被魚朝恩等人陷害,於是屢次不受詔令,推辭入朝。
李光弼在軍中的威望本來很高,但他屢次不入朝,導致他的部將對他的態度開始發生轉變,許多人在背地裡議論他。李光弼既愧疚又恥辱,最終竟抑鬱而死。這樣一位國之棟樑,一代英傑,在戰場上戰無不勝,中興大唐,最終卻因宦官的構陷而以這樣落魄的結局收場,實在令人悲嘆。
-
5 # 聊以自娛2
李光弼不是漢人,是契丹人,下面簡述一下李光弼的主要生平事蹟,不明白的地方可以
參看我上一個回答《郭子儀一生是怎樣的傳奇》。
李光弼(708—764年),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唐中期名將,李光弼的先祖是契丹族酋長。其父是唐左羽林大將軍、朔方節度副使李楷洛(李光弼是其第四子)。李光弼智勇雙全,善於用兵,治軍威嚴而有方,善於出奇制勝,以少勝多,是一代名將。與郭子儀齊名,故世稱為“李郭”。
李光弼自幼為人堅毅沉穩,擅長騎射,喜讀《漢書》,治軍極嚴,兼有謀略。他少年即入軍旅,任左衛親府左郎將。在為父守喪時,他嚴遵禮法。天寶初載(742年),李光弼升遷至左清道率兼安北都護府、朔方都虞候。後擢升為河西節度使王忠嗣屬下的兵馬使,兼赤水軍使,單于副使都護。天寶十四載(755年)冬月,范陽(治幽州,今河北涿州)、平盧(治今遼寧朝陽)、河東(治今山西太原)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平盧兵馬使史思明以討宰相楊國忠為名,從范陽發兵十五萬,南下反唐。“安史之亂”爆發。當時,大唐拜宰相李林甫、楊國忠所賜,京城唐軍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說嚴重一點,刀槍武備放在庫中都生鏽不堪使用了,除了一部分禁軍,其他大多數軍隊就是一盤散沙,軍馬幾乎就是“菜馬”,很多是不能上戰場的。這些問題就是唐玄宗重用、聽信李林甫、楊國忠之流的結果。唐玄宗無法,只能調集各路藩鎮人馬前去去征討。朝中沒有能夠領兵作戰的將領,只能將在家守孝的郭子儀“奪情”回來任職。在郭子儀推薦下,唐玄宗任命李光弼任河北、山東地區軍事總管,也就是知河東節度事(副使)。
天寶十五載(756年),李光弼受命後,第一個目標是收復被叛軍攻佔的常山郡(今河北正定),該郡地處叛軍南北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李光弼率領朔方軍五千進攻常山,當地團練兵將自己的將領史思義綁來投降,史思義在李光弼善待和感化下投降。李光弼率軍攻下井陘(今山西井陘北)、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南)。史思明率二萬騎兵救援進攻常山,截斷了李光弼糧道。李光弼沒有糧草,只好派出五百輛運糧車,運糧人員一律穿上甲衣,在一千多名弓弩手保護下,繞過史思明叛軍,到石邑(今河北獲鹿)運回了一點的糧草。李光弼採納了史思義的“按軍入守、以逸待勞”的策略,守城不出,將部下兵馬分屬為四個部,以勁弩五百連番射敵。史思明知道李光弼獲得了糧草,又見自己的叛軍死傷慘重,只得退兵。李光弼趁機追趕,在郭子儀軍幫助下攻克了藁城(今河北藁城)等十餘城。不久又攻下趙郡(今河北欒州),李光弼、郭子儀又率領唐軍在嘉山(今河北曲陽東)與叛軍決戰,大破叛軍,斬首4萬級,俘1千餘人、戰馬5千匹。這一仗史稱“嘉山之戰”。河北十餘郡聞訊,紛紛重新歸順了唐軍。
就在李光弼、郭子儀聯手在河北大顯身手之時,李光弼本想趁勢攻取叛軍的老巢范陽郡,以絕安、史根基。本來史思明河北叛軍就要被李光弼剿滅時。適逢安祿山兵伐長安,忽聽唐軍大將哥舒翰兵敗潼關的訊息傳來,潼關失守,不久長安淪陷,唐玄宗逃往蜀州,太子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銀川)繼位。唐肅宗李亨要求李光弼、郭子儀回兵長安附近禦敵,重點戡亂。李光弼回軍,史思明躡後追擊,大破唐軍劉正臣部。由於史思明所率兵士是安史叛軍的精銳的部分,他們乘勝進擊,攻撥常山、趙郡、河間,大破顏真卿部和琳所率的1萬2千多唐兵。
旋即,李光弼升任戶部尚書,兼任太原府尹,率軍五千赴太原。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叛軍史思明、蔡希德等發兵十萬進攻太原,並企圖佔領太原,由北道奪取靈武。當時李光弼手中只有老弱兵將,且不滿萬人。士兵見史思明人多勢眾,非常害怕。李光弼認為只要及時修好城牆,就能抵禦叛軍。他說:“太原城方圓四十里,叛軍快到了才修牆,只能空耗人力。現在趁敵人還沒有到達,應加緊修築、加固城池”。 李光弼派人制作運回幾十萬城磚,一面加強防禦固守,一面暗中發動攻擊。讓士兵從城中挖了一條地道通城外史思明大營,夜裡趁叛軍熟睡時,發動進攻,叛軍在睡夢中遭到打擊,嚇得驚慌失措;李光弼還在城上安裝石炮,也就是拋石器,砸死了大量叛軍;叛軍大亂,李光弼乘亂出擊,俘斬叛軍1萬多人。史思明沒有辦法,只得後撤,重新安營,史思明在太原與李光弼對峙了50余天,沒佔到任何便宜。此時,叛軍內訌,安慶緒殺死其父安祿山,自立為帝。安慶緒在郭子儀等打擊下,從洛陽逃到相州被圍。史思明只得退兵范陽,去相州為安慶緒解圍。留駐在太原的叛軍蔡希德等人疲憊不堪,在李光弼與當地百姓聯合打擊下,叛軍丟下7萬多首級。蔡希德只好撤軍,李光弼率軍追趕,繳獲大批軍備器械。“太原之戰”取得了大勝。李光弼擴為大戰果,又剿滅附近數處零散叛軍。“太原之戰”是唐軍戡亂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李光弼以少勝多、以弱制強,充分發揮了其軍事才能,李光弼因功加封為司空、封魏國公兼兵部尚書。
乾元元年(758年)八月,唐肅宗詔李光弼入朝,升為侍中,改封為鄭國公。因李光弼、郭子儀官階相近,唐肅宗讓親近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實際總攬諸軍。唐軍出師後,在獲嘉擊敗叛軍,斬首4千級,捕虜5百人。叛將安太清逃至衛州防守。安慶緒派七萬軍隊援救衛州。唐軍大破安慶緒,斬首4萬級,繳獲鎧冑數十萬,唐軍攻佔衛州。又在愁思岡擊破叛軍,並趁勢圍攻鄴城。安慶緒求救於史思明。史思明出動十三萬軍隊援救鄴城。次年三月,雙方爆發相州之戰,史思明率軍奮戰,李光弼等率部先與史思明交戰,雙方傷亡人數幾乎相等。郭子儀率部在後,還未來得及佈陣,突然大風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即使近在咫尺卻看不清。唐軍與叛軍都大驚,各棄兵仗輜重,分向南、北方面潰退。此役後,唐軍各部相繼引還。只有李光弼與王思禮整敕部隊,全軍以歸。戰後,魚朝恩把責任推到郭子儀身上。乾元二年(759年)七月,唐肅宗奪剝奪郭子儀兵權,命李光弼接替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率五百親兵赴洛陽,統帥唐朔方軍。八月,李光弼又兼任幽州長史、河北節度使。
因為上次鄴城(安陽)作戰的失利,唐軍退守黃河以南,郭子儀作為背鍋俠的被撤職,李光弼成為唐軍實際意義上的統帥。為了收攏人馬,李光弼打算以洛陽為基地,開始以朔方、河東、河西三個藩鎮的兵力為核心積蓄力量。誰知汴州節度使許叔冀叛降史思明,致使汴州失陷。史思明進入洛陽,除佔領一座因戰亂成廢墟的城池外,幾乎沒有什麼收穫。李光弼見洛陽已失,便在河陽城(今河南孟州西)駐紮。史思明害怕李光弼捲土重來,將主力部隊駐紮在白馬寺(洛陽東)。在河陽城外許多地方挖掘了月牙形攻防結合的工事。十月。史思明向李光弼發動一次帶試探性質的攻擊,沒想到很快就被李光弼打敗。史思明蓄養了千餘匹好馬,飼養員經常將這些馬趕到黃河南岸水邊洗刷一番。李光弼得知訊息,在附近多處尋找、購買了五百匹雌馬,命人將馬駒拴在城中,讓人將這些雌馬也放在黃河北岸邊洗浴。一時間,黃河兩岸馬嘶交映,雙方馬匹在河中交匯。李光弼命人大開城門,馬駒的鳴叫聲喚回母馬,將史思明的好馬也帶進了河陽城。史思明知道後,大發雷霆又無可奈何。史思明氣急敗壞,糾集戰船數百艘,置火船於前面,打算順流而下燒燬河陽橋。李光弼軍則以數百艘綁有長竿鐵叉的船迎戰,火船不得靠近河陽橋,唐軍又在橋上發炮石,叛軍船隻焚燬或被擊沉了無數;史思明派兵至河清(河陽西),企圖斷絕唐軍糧道。李光弼早已派人在此處設伏,史思明截糧部隊大敗;史思明認為李光弼長於守城,不善野戰,便派驍將李日越率500餘騎兵於夜間前去劫營,誰知撲了一個空,搭上了不少弟兄。李日越不敢回去見史思明,只好投降了唐軍。李光弼對他善待有加,還給他補充了不少兵馬。李日越的好友、叛軍驍將高庭暉聽說後也帶人投降了李光弼。
史思明接連受挫,便率主力再次進攻河陽。李光弼以鄭陳節度使李抱玉守河陽南城,自己率兵屯於中洋城(今河南孟縣)。史思明親率主力攻城,河陽、中洋互為犄角。李光弼身先士卒,他事先在靴中藏刀,表示出寧死不降的決心。唐軍部將李抱玉、荔非元禮等率兵奮勇殺敵,大敗叛軍,斬首一萬餘級,生擒八千餘人,獲馬兩千匹。史思明敗退,唐軍郝廷玉、論惟貞、僕固懷恩等率軍主動出擊。叛軍大將安太清、徐璜玉、李秦授以下500餘人被擒,周摯僅領數騎逃回。“河陽之戰”史思明大敗,只好率殘部撤回了洛陽。
在“河陽之戰”中,李光弼兩萬人以少勝多,大敗十幾萬軍隊的史思明,那個陷害過郭子儀的“觀軍容宣慰處置使”魚朝恩不斷向唐肅宗灌輸,說什麼叛軍不堪一擊,應儘快收復洛陽。唐肅宗被勝利衝昏頭腦,輕信了宦官魚朝恩,催促李光弼儘快進攻洛陽。李光弼無奈,留好下李抱玉守河陽,自己硬著頭皮進攻洛陽,回紇大將僕固懷恩等將領認為此去凶多吉少,便不聽李光弼軍令,沒有在洛陽城北邙山而在平原佈陣,“邙山大戰”歷史上發生了很多著名戰鬥,公元537年,東、西兩魏高歡和宇文泰在此發生過大戰,東魏先敗後勝,大勝西魏;公元564年,北齊與北周在此大戰,北齊反敗為勝,戰勝北周。這一仗,歷史一幕重演,史思明大勝李光弼。史思明雖然在此獲勝,卻被其子史朝義殺死,唐軍也因此得以休整。唐肅宗將邙山之敗歸罪在僕固懷恩身上,逼反了僕固懷恩。
李光弼兵敗邙山,李抱玉不得不放棄河陽、中洋等地,戰局迅速惡化,李光弼被解除軍職。後因唐軍情急轉如下,朝廷只好重新啟用李光弼,讓他出鎮臨淮。寶應元年(762年),李光弼進封為臨淮郡王。旋即派兵收復許州,斬得叛軍首級千餘級,擒獲叛將20餘人。同年,江南人方清在歙州(今安徽歙縣)率饑民起義。朝廷命李光弼分兵征討。廣德元年(763年)正月,在唐軍打擊下,叛軍首領史朝義走投無路,自殺身亡。歷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終於平息。李光弼治軍嚴整,先謀後戰,常能以少勝多,與郭子儀齊名,名震天下。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功高蓋世,但屢遭到宦官魚朝恩、程元振等人的嫉妒和陷害。
廣德二年(764年)初秋,李光弼病逝于徐州,終年57歲。唐代宗為其停朝三日,追贈為太保,諡號“武穆”。 冬月,李光弼被安葬在三原(今陝西咸陽)。出葬之日,唐代宗命眾宰臣百官送葬至延平門外。一代將星就此隕落!
回覆列表
題主的疑問是肯定的,唐朝名將李光弼肯定不是漢族人。
李光弼的家鄉位於今天的遼寧朝陽,契丹族人。李氏家族都是行伍出身,其父親李鍇洛原來是契丹酋長,武則天時代歸降大唐,曾官拜左羽林大將軍,而李光弼就是李鍇洛的四兒子。值得一提的是將門虎子,李鍇洛諡號“忠烈”,李光弼則是“武穆”,由此可以洞窺此家族的非同尋常。
在這樣一個家庭長大的李光弼,自幼就與軍隊有著深深的不解之緣,很小的時候就進入軍隊,是一個在軍隊里長大的軍事奇才。這份才能如果在和平年代,也許就埋沒在塵埃裡,但是,生在中唐時代的李光弼卻迎來了大唐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代——安史之亂,在這樣的時代裡,李光弼成為一顆最耀眼的將星。
歷史總會蓋棺定論,從古至今,對李光弼的評價,概括起來就是:
李光弼是中唐出色的統帥、軍事家,為平息安史之亂的主帥,史稱其"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新唐書·李光弼傳》)他雖名氣不如郭子儀大,但其軍事才能不在郭子儀之下。李光弼足智多謀,在其戎馬生涯中,善於出奇制勝,以少勝多。他治軍威嚴而有方,代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後,營壘、士卒、麾幟無所更改,而當他號令後,軍威更加威嚴。李光弼部下的李懷光、僕固懷恩、田神功、李抱玉、李忠臣、哥舒曜、韓遊瑰、渾釋之、辛京杲、荔非元禮、郝廷玉、李國臣、白孝德、張伯儀、白元光、陳利貞、侯仲莊、柏良器等大都著名當時 。被譽為"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中第一"。《舊唐書·李光弼傳》認為,即使是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一段簡單的概括,卻濃縮了李光弼的一生,縱觀史冊,評價之高鮮有出其右者。李光弼的歷史事蹟,波瀾壯闊、驚濤駭浪, 甚至毫不誇張講,當時如果沒有李光弼,安史之亂何止為害七年,再打個七年也很正常,更為嚴重一點,大唐提前滅亡也非不可能。
概括地講,李光弼的歷史功績,主要體現在三大關鍵性戰役上:
一、常山之戰,平河北這是李光弼出山的第一戰,彼時大唐江山風雨飄搖,叛軍勢頭銳不可當。大唐急需一場勝利來穩固江山。此時此刻,正義與邪惡在此交鋒。叛軍史思明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剋星,由此拉開了自己屢戰屢敗的悲劇人生。
李光弼的常山之戰,首要的目標是首富常山郡。常山郡不大,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李光弼5000兵馬洶洶而來,首先招降了叛軍重要將領史思義。緊接著,面對史思明二萬騎兵,"按軍入守"、以逸待勞、突然襲擊,5000叛軍土崩瓦解,常山九郡得之七。隨後在嘉山與叛軍決戰,四萬級叛軍灰飛煙滅,各郡聞風即倒,河北遂定。
二、太原之戰,定河山嘉山之戰雖然取得了大勝,但是潼關失守,長安告急,玄宗逃離奔蜀。大唐山河日下,危機四伏。此刻奉命留守太原的李光弼,治下不足萬人,還都是老弱之兵。恰此時,史思明率軍10萬進攻太原。李光弼帶著這些不滿萬人的團練軍,充分運用滾石戰、地道戰等作戰模式,對抗史思明統帥的十萬精銳,血戰50多天,殲敵七萬多,成為軍事史上的一大經典戰役。
太原之戰是平亂戰爭第一次重大勝利和重要轉折點,是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典型戰例。李光弼充分發揮了軍事才能,此戰為後來勝利收復兩京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三、河陽之戰,保江山史思明不甘失敗,重新集結兵力進攻河陽。這一戰,李光弼充分展示自己的卓越軍事才能。
河陽之戰,史思明自恃手上有良馬上千匹,每天將馬趕到黃河北岸洗浴,以顯示自己兵強馬壯,威懾唐軍。李光弼正在為自己的馬匹是中原的戰馬,戰力遠不如史思明北方戰馬而發愁。
見此情況,派探子摸清一個情況,發現史思明的馬都是公馬,便計上心來。就從城內挑選出500匹剛剛生育過的母馬,馬駒都留於城中。一等史思明的公馬到黃河邊洗浴,河對岸的李光弼放出母馬。此時,母馬們對小馬駒甚是思念,於是哀聲嘶鳴。這樣的叫聲,讓對面的公馬集體炸營,紛紛追隨母馬而來,史思明的上千匹駿馬立為李光弼所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美馬計”。
李光弼先設計誘得史思明所部良馬千餘匹。面對史思明瘋狂反撲,抱定必死決心,帶領所部將士同仇敵愾,大敗叛軍,斬首萬餘級,生擒8000餘人,獲馬兩千匹,軍資、武器數以億計。河陽大捷,史思明主力軍被牢牢牽制,潼關和長安危機全面化解,為徹底平定叛軍,創造了巨大的戰略優勢。
最後,借用一段綜述來概括李光弼的歷史功績,作為這篇問答的結尾:
寶應二年(763年)正月,史朝義走投無路,自殺身亡。歷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平息,李光弼自始至終參加指揮大軍,一直是唐軍平叛主將之一,發揮了出色的軍事才能,指揮唐軍殲滅叛軍有生力量,為平息內亂立了頭功,《新唐書》稱讚李光弼在平息安史之亂中,"戰功推為中興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