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侃侃亂侃

    六部這麼庸俗的地方怎麼配得上狀元呢,那必須安排一個高大上的地方,非翰林院莫屬咯,位子清貴,沒事幫皇帝寫寫聖旨,務虛不務實搞幾年再安排!

  • 2 # 長歌行a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是給皇帝起草詔書之類的地方,相當於現在中央辦公廳,狀元的翰林院修撰為正六品,相當於現在中央辦公廳副廳級秘書,這個職務相當不錯,靠近皇帝,容易提拔

  • 3 # 天數茫茫A

    "狀元"是當年"殿試"成績最好的考生,能在萬千學子中脫穎而出,必定是真正的學霸。不過取得這個成績,除了自己要有紮實的文化功底,以及臨場發揮較好外。還要看評審者(主考官,皇帝)的喜好。因此,狀元也不定是那屆考生中,真正最好,最優秀的學子。

    考中了狀元以後,就是國家體制內的人才了。也就是說,國家肯定會給他安排一定的職務(工作)。大家都知道古代考試,考的都是一些八股文之類的東西,而這類東西,在現實中可能並不是有很大作用,它也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實際工作能力,說白了就是八股文章寫得好罷了。可能統治者也清楚這一點,因此狀元看起來很牛叉,但事實上,剛開始進入體制內時,一般也不會得到太高的職務。

    由於朝代不同,對各級官員(體制內的人)的稱呼,也有所差異,但各種官員,基本上都保留有對應的品級。中狀元后,一般都可以做到正七品,甚至是從六品官員。相比於其他同科進士八九品的級別,他的起點是要高很多的。

    眾所周知,狀元是因為文章寫得好,但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因此常常會被安排到翰林院呀,文淵閣呀,尚書房呀這樣的地方充當"修撰","行走"之類的官員,級別也就在六七品左右。主要做一些抄抄寫寫呀,起草檔案,甚至是陪讀(陪太子,皇子學習)之類的事情。由於這類事情常常接觸的朝庭大員(包括皇帝)較多,因此如果幹得好,升遷、外派做官等較快。當然,考中狀元后,也有可能直接外派到地方做官,但也有可能是處於後補狀態。到地方做官的級別,肯定也不會太大,也在六七品左右。比如當某縣的知縣,某府的主薄,判官之類。

    "六部"在以前屬於中央直管的部門。有點兒類似於現在國務院所管轄的各個部委。但實際上六部的每一個部,都要比現在,各個部委的職能職權要大一些。他們的主管是尚書,其級別一般在一二品之間。在尚書的下邊,有左、右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如果新科狀元,被分到了各個部裡,一般也只能擔"主事"這樣低級別的官員,也就是分管部裡具體的一些工作,其級別在六七品左右。

    總之,狀元就是八股文做得好,不代表其實際的工作能力。歷代的狀元的經歷,也證明了這一點。因此,無論其入仕後在中央,還是地方任職,統治者肯定都不會給他太高的職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消化的英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