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美419

    服飾民俗的產生、發展是與人類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的,它所代表的含義也日益深刻。服飾種類的發展從繁到簡、從等級森嚴的禮制到平等、民主、進步的理念,最後達到與進步文化的融合。服飾民俗所具有的功能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擴大和完善。

    (1)遮羞避體、防寒御暑的功能。墨子在《辭過》中言:“衣必常暖,然後求麗”。服飾首先是保暖,起到類似動物皮毛的作用。黑格爾在《美學》中說:服飾審美首先存在兩個理由:一是在於防風禦寒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羞恥感。這是服飾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也可以說它是服飾產生的最初動因,這一功能也將具有永久的延續性。

    (2)具有適應生產、勞作的功能。生產勞動是人類生存必需的活動,人們穿著各種服飾進行勞作時,就必須考慮工作的方便,否則只求美觀不實用,是不符合服飾民俗的要求。為此,服飾民俗因不同地區、不同職業和不同性別而有所不同;生產勞作的方式不同,服飾民俗也不同。如在深山野林中以狩獵為生的人們,就會穿著用各種動物的皮毛製成的衣服。它既可以防寒,又可以防禦野獸的傷害;生活在水鄉地區的人們,為了便於撒網捕魚,多穿著短衣、短褲等方便捕撈的服飾。

    (3)具有識別社會角色和等級身份的功能。服飾最先具有的社會職能應該是標誌作用。它起初被用來識別不同的部落,以區分敵我、統一軍容為目的;隨著部落內部成員關係的分化,一些模糊的等級觀念逐漸產生,人們開始用服飾來作為不同層次的部落成員的區別標誌。在社會分工的日益複雜化、多樣化以及等級制度嚴格化的社會里,人們的服飾不僅在農、林、牧、副、漁各業,工、農、商、學、兵等各種社會角色方面有服飾區分,就是在同一行業不同身份的人們,服飾也有所差別。如商人有顯示其氣派富貴的裝束,學生有展現其純樸、青春的著裝,政府官員也有表現其莊重大方的套裝等等。

    (4)具有表示某些社會觀念和政治理念的功能。在社會觀念、政治理念日益複雜化的社會中,服飾從樣式、圖案到花紋等方面則涵納了許多社會內容,如禮儀倫常、求吉心理、民族自我意識及自我個性理念等。在20世紀初,伴隨著女權運動的興起,社會觀念的變化,女性們開始穿著較短的褲子,露出了雙腿。後來出現的具有展現女性美的短裙、超短裙及比基尼等服飾,也都是在社會觀念變化的前提下產生的。中國解放後的“五o風貌”著裝就是一種政治理念的表現,女性們脫去旗袍、剪去燙髮,這些象徵闊家小姐或太太的裝束而換成了象徵工人階級與革命的服飾造型,如齊耳的短髮,簡單麗風格樸素的列寧裝、工作裝等;男性們則多穿顯示莊重、樸素的中山裝、軍裝和制服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t4.0怎樣安裝xp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