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沐秋蘇

    關於社會熱點,其實是要有一定的文化作品或者現象引導,畢竟大部分民眾並不是專業人士的或者某專業領域的愛好者,對於他們關注的物件,沒有推廣行為怎麼去奪取他們的凝目時間呢?

    三國這個ip是怎麼推廣的呢,首先幾百年來流行的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可謂居功至偉,然後就是一系列的各種戲劇電視。作為華人,或許有不瞭解,但是誰會不知道三國劉關張白臉曹操?就算對傳統文化不感興趣的新興人類,不是還有大把三國演義設定的同人遊戲麼。

    忠義勇謀傲的關羽,信守諾言有勇無謀的張飛,單騎七進七出勇救少主的趙雲,多智若妖的諸葛孔明,陰險自我的曹操......三國演義對於個人形象的塑造不可謂不成功,雖然與史實不符,但是人家原本就是小說,各種中華傳統的美德都在其中有活生生的呈現,你所渴望的,希冀的,痛恨的,厭惡的總在裡面找得到。更何況還有敗走麥城,命殞五丈原這樣的悲劇結局,不知道你們怎麼感覺,反正我眼前自然浮現出黑雲密佈,似乎老天都不忍關雲長不甘的授首;夜幕低垂,一枚巨星墜於五丈原,諸葛孔明閉上疲倦的雙眼。

    當然,同時浮現的還有一句話:曹魏愛人妻,東吳盡蘿莉,蜀漢全搞基……呃,這個就屬於同人本子了。

    至於為什麼東周春秋時期沒有這麼火呢?一是監管部門的原因,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幾千年來誰會去宣傳?連教科書春秋都是被孔夫子春秋筆法肆意刪改了的。第二就是文學作品比較,其實東周春秋也有通俗小說的,很出名一本叫東周列國志,就是三言兩拍裡面寫了三言那個馮夢龍他的,文筆不差,問題是題材有問題,東周列國時間跨度太大,人物太多太雜,很難做到三國那樣的緊湊的節奏,集中的矛盾衝突,跌宕起伏的藝術效果。你是覺得一晚一個小故事更讓你牽掛還是一氣呵成波瀾疊蕩的一個長故事更吸引你呢?所以就流傳覆蓋程度,三國演義要超越東周的。

    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雖然某些人可能要跳起來,那就是日本文化對大陸的反哺。三國演義對日本人影響很大,無論忠義關羽還是多智諸葛,幾乎都已經成為日本人眼中的神衹,其對三國的研究在很長時期甚至有超越大陸的趨勢,尤其藉助較新的遊戲題材動漫等新媒體,深深影響了大陸一代人。光榮三國志,八零後應該都還記得koei的吧。

  • 2 # 文韜碼略

    我想春秋時代離我們較遠,且有關歷史資料記載相對於三國比較少,很少有小說類文章的宣傳;還有可能是春秋時代還是屬於百家爭鳴,文化思想沒有形成絕對的統一,而三國是以漢文化、儒家思想為中心的,更符合中華文化統一的價值觀。三國又有很多的歷史資料記載,還有演義小說生動的對當時國家與人物進行最佳化渲染與普世價值的宣傳,接近甚至符合後世人對古代文化思想及人物英雄的崇拜,對自己國家優秀的古代人文感到自豪,也是一種精神的寄託和歸屬。三國不僅體現了優秀燦爛的漢文化與儒家思想,還體現了那個人才輩出的動亂時代,英雄人物人格與才華的最好展現,從文化思想統一性角度來說更具代表性,更能引起文化思想上的共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各路大師,幾歲以內的小孩受傷可以不用打破傷風抗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