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養寵物3

    當時法國農民遵循聖經的禁令,在收穫後的田地裡留下一些穀物,貧窮的婦女和兒童可以以此生活,她們身後那堆得小山似的麥垛雖與她們近在咫尺,卻與她們無關。米勒透過這個作品表達了他對農民艱苦生活的深刻同情。今天,我將以《拾穗者》為切入點來談談米勒繪畫時的意蘊表達。

    二、 正文

    (一)、作畫背景:

    19世紀在法國巴黎出現了一個區別於以往對宗教神話的熱衷,而是以描繪現實風景為主的畫派。這一畫派的畫家大多聚集在巴黎近郊景色十分優美的楓丹白露森林附近,一個名叫“巴比松”的小村子裡,終日熱衷於描繪那些他們所看到的自然風光,並日漸形成一個初具規模的新型繪畫派別,米勒就屬於巴比松畫派中的一員。

    1849年,35歲的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年—1875年)舉家前往巴黎郊區的巴比松,並在那裡度過了他的餘生。他將他在風景畫中取得的新突破帶入到人物畫裡,他十分注重與擅長觀察田野、大地,以及那些在上面生活勞作的人們,哪怕是別人眼中極其微小瑣碎、微不足道的事物,米勒也能夠運用他技藝精湛的畫功富有感情地把它表現在畫布上,並把這種情感透過畫面來傳達給別人。

    據說站在米勒的作品面前,情感細緻豐富的人甚至能夠真實地聞到夾雜著牛糞味道的,野草和土地的氣息,畫面上對於真實景色細緻入微的描繪,能從視覺甚至感覺兩個角度來使所見者皆勾起對鄉村生活無限美好的暢想。

    (二)具體內容:

    《拾穗者》便是最能夠代表米勒繪畫風格的經典作品之一,它並沒有表現任何富有戲劇性或是故事感十足的場面,僅僅只是描繪了在秋季收穫後,一些貧窮的婦人們從田地裡揀拾剩餘麥穗的情景。畫面的主體不過是三個正彎著腰拾麥穗的農婦而已,她們後面的大背景是正忙碌著收穫的人群和被那些被收割後高高堆起的麥垛。

    這三人在外貌與體態上與遠處的人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們身著粗布衣衫腳踩笨重的木鞋,容貌談不上美麗,體態更不好說優雅,她們只是半躬著身子,全神貫注地在田野裡尋找那些零散著的、被人收割完後剩餘的屈指可數的麥穗。然而,這幅內容看似樸實無華的畫作卻給觀眾帶來一種不同尋常的莊嚴感。

    (三)意蘊表達:

    米勒在繪畫中多習慣採用橫向構圖法,以此來用景色突出人物,《拾穗者》中的三個主體人物分別戴著紅、藍、黃三頂不同顏色的帽子,她們衣服也以其帽子的色系為主色調,米勒用鮮明大膽的色彩來牢牢吸引住觀眾的視線。在畫面中左側Sunny的照射下形成的光影使她們的神態顯得愈發的疲倦與滄桑。

    或許長時間的彎腰勞作已經使她們的身體在超負荷運作了,可她們仍在為了生活而堅持。儘管她們的臉部被隱去了,而她們的動作和軀體被賦予了更加深刻而有內涵的表情——忍耐、謙卑、忠誠。除了17世紀的荷蘭畫家維米爾,還沒哪位畫家能夠像米勒這樣,用樸實無華、包羅永珍的概括力,來極富表現力地塑造那些再平凡不過的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榮耀手錶一代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