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足常樂0724

    功率因數等於1會不會產生諧振呢?

    ♥當功率因數等於1時會產生諧振,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過補。正常情況下一般都是要求功率因數補償值接近0.95~0.98左右,不到1。更不會超過1喲。

    功率因數補償是在交流電路中,表示電壓與電流之間的相位差的餘弦叫做功率因數,一般以符號cosφ表示它。在數值上表示功率因數是有功功率(P表示它)和視在功率(S表示它)的比值,用公式cosφ=P/S。這是因為低壓供電線路中,大多數為電感性負載(電動機),而此時的諧振、諧波電流主要有3次、5次及其它高次(如17次等)。電源的3次諧波電壓是罪魁禍首;電感性負載電機產生的高次諧波,諧波電流再經過補償電容器的諧波放大,從而造成透過電容器的諧波電流很大。同時使低壓電網電壓波形畸變加劇,影響整個低壓供電線路中的其他負載用電,甚至燒壞其他電氣裝置。同時諧波過電流會使無功功率補償櫃的電容器損耗功率增加,導致電容器異常發熱。

    ★在電容器的標準中,允許透過電容器的穩態電流,應不超過電容器在額定頻率,額定正弦電壓下產生的電流的1.3倍。這個穩態過電流是由諧波和過電壓共同作用的結果。過電流對電容器的影響主要是熱效應,而熱效應決定於損耗功率的大小,損耗功率與透過的電流平方成正比。電容器在嚴重的諧波過電流下將異常發熱,必然使其絕緣迅速老化而早期損壞。

    ★再者,畸變的電壓波形使電容器區域性放電效能下降。畸變的電壓波形,其電壓峰值增高,並呈鋸齒狀尖頂波。尖頂波電壓易在介質中誘發區域性放電,從而加速電容器絕緣介質的老化。對於自愈式並聯電容器,在長時間的區域性放電作用下,其自愈效能會惡化,最終導致電容器損壞。

    ①在電容器迴路中串聯電抗器。這是常用的且行之有效的一種防止方法。其目的是,使在相應次數的諧波下電容器迴路的阻抗成為感性。必須指出,為了有效地抑制某次諧波,應先對諧波電流進 行實測,再決定串聯電抗的引數。比如,當主要目的是防止3次及3次以上諧波放大時,可串聯感抗值為電容器容抗值12% ~ 13%的電抗器;當主要目的是防止5次及5次以上諧波放大時,可串聯感抗值為電容器容抗值4.5% ~ 6%的電抗器。但要注意,串聯6%或4.5%電抗器均會導致3次諧波電流放大,而串接電6%抗器對3次諧波電流的放大程度尤為嚴重,串接電4.5%抗器則很接近於5次諧波諧振點的電抗值4%。因此,當遇到既需要抑制5次及以上諧波,又要兼顧減小對3次諧波放大的情況時,可串聯電容器容抗值4.5%的電抗器。

    串聯電抗器後,還可使母線的諧波電壓下降,電壓波形得到改善。

    ②使用過負荷能力較高的電容器。這種方法的缺點是,雖然能避免電容器的損壞,但仍會發生諧波電流放大的情況,系統的諧波狀況不會得到改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交通實線為什麼有黃色和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