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魚居士

    其實不需要問的!

    自己最瞭解自己,要對自己有"知足常樂”和“知不足”的認識。

    比如你寫這一路,縱向橫向均須要研究,自己就會有一個判斷,“我”目前是什麼一個狀況!這個很個人化,別人的意見只是一個參考而已!

    再又,見賢思齊,與當代人比意思不大,要把自己代入書法史中,假設“我”是二王丶顏米蘇董,我應該怎麼寫?又假如他們在現在,他們會怎麼寫呢?

    總之,既相信自己,又懷疑自己,才是研學書法的正途吧。

  • 2 # 一笑貫長天

    草書寫到如此地步在當今是高手了!

    相對於劉洪彪來說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在於比劉洪彪更注重臨帖,而且臨帖的功底也足夠深厚。缺點是不如劉洪彪寫的熟,寫的流暢!

    圭角還是不少,圓轉之處的處理還是需要提高,比如軍字,禿寶蓋的收筆有些單薄,圓轉有點圓。

    高手!

  • 3 # 如石書藝

    第一幅有書譜筆法筆意。

    我們說創作一幅作品,如果還沒有嚴格意義上自己風格的話,那取一碑一帖的一些典型特徵,其實也是創作的途徑。

    這有個好處

    首先,自己能夠比較容易發現問題,臨帖精神吃透了,一筆一畫皆有習慣寫法,出手比較熟練,哪一筆一字寫得不順手,自己能很快發現。

    其次,便於欣賞,觀者總是先看整體,再深入細看,第一感覺對了,風格統一了,才有興趣繼續看下去。

    我們再說這一幅作品,整體看風格比較統一,筆法乾淨利落,使轉節奏變化都有,似乎每一筆每一字都比較合情合理。但其實筆法的精到和點畫的筆力都很不夠。

    我們說,如果這幅作品從哪裡來是清晰的,到哪裡去很不清晰。

    如果說走書譜風格,一定要走通走透,而現在感覺上還是缺火候。在碑帖風格還沒深入到精髓,就憑一些形質東西創作,其實是很膚淺的。

    也就是說此幅書法風格還不成立,還沒到自立門戶的專業水平。

    第二幅與第一幅不同

    有創作意思,筆力筆勢都有所放鬆,這是創作一幅作品必須具備的條件。

    但是字一寫大,就容易暴露問題,這些問題其實與第一幅作品一樣,是草書最致命的問題。

    比如筆法不到位,筆力欠缺,點畫軟弱、漂浮等等,在這幅作品裡都有。上圖是懷素作品,看他的草書,就像一隻大象走過來 我們都沒發現,不動聲色,於無聲處響驚雷的感覺。

    這就是筆力修煉的境界。

    章法的處理上,節奏變化也不大,雖然節奏平,但仍然有些過度還是比較生硬。

    古人的章法處理,沒有我們現代人喜歡折騰,他們注重行雲流水般的自然,這一點,是我們欠缺的。

    所以,我們說,節奏在草書裡是最難把握好的,而支撐節奏變化的只有靠不斷修煉之後的筆力,筆力才是決定節奏變化是否成功的關鍵。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草書歸根結底是一根線條的藝術。當然,我們不能說就是線條藝術,因為,文字永遠是第一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軟梅白話詩經小雅節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