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3進3出
-
2 # 廢鐵子
清政府 改革建公立學校做的很對很好大的方向是正確的,它的失敗是很正常的,就像一個孩子在剛剛出生的時候,肯定是走不穩當的一定會摔倒了還會摔很多次了,何況在那個年代和環境下了。有些事情幹早了也不行 幹晚了也不行要在剛剛好的時候它才能成功。我敢說:要是沒有清政府當年搞洋務運動的話!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落後成什麼樣子了。清政府腐敗落後是慈禧一個人的事情嗎?是整個國家體質的問題!幾千年了體質就沒有從更本上改變。
-
3 # 布夫舟
首先,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清朝教育改革失敗或者成功,評價標準是什麼?如果是以清朝是滅亡為標準,試問王朝的滅亡和教育改革有什麼關係?唐朝滅亡了,難道是因為唐朝教育有問題嗎?很明顯,評價標準是有問題的。清王朝雖然有很大的問題,做了很多壞事,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做的一切事情都是錯的。
雖然清朝末期的教育改革是為了拯救奄奄一息的清王朝,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毫無疑問這次教育改革是符合歷史發展的,並且這次教育改革實際上是非常成功,效果顯著。
當然,這裡糾正一個問題,那就是清朝末期的教育改革,不止修建了5000多所學校。從1901年9月清政府下令該書院為學堂,經過9年的發展,到1909年的時候,各類新式學堂近6萬所,學生近160餘萬人。從這組資料就能夠看出來,清朝的教育改革效果非常顯著,極大的壯大了知識分子群體。
雖然這160多萬學生中,大部分都是小學生,但是中等以上學堂的學生人數達到了19萬人。其中,大學堂3所,各類高等學堂127所,學生共計28611人。加上各類新式文化機構的從業人數,新式知識分子超過20萬人。
除了自辦新式學堂以外,清王朝還鼓勵留學,回國後根據所學成就給予獎勵。由於當時日本和大清朝類似,所以迅速掀起留日高潮,1906年的日本留學生達到13000多人,10年之間增長了1000倍。
這是因為知識分子群體的不斷壯大,新生的力量才能夠登上歷史舞臺,在民族的進步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對於這一點,對比一下戊戌變法就明白了。戊戌變法的時候,其領導人大部分都是傳統計程車紳,可考的57人種,進士48人,舉人8人。
等到1912年,南京臨時國民政府成立的時候,其明確規定參議員、眾議員必須是小學以上的文憑,可見當時還是認可新式教育的。民國第一屆國會議員中,接受新式教育的人佔到65.7%和65.5%。
換句話來說,清朝的教育改革很成功,它培養了一大批的知識分子,他們最終站起來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
正如鄒容所說,學生是革命之原動力。1903年,拒俄運動;1905年,抵制美貨以及後來的抵制英貨、日貨。眾多學生都表現出極大的愛國熱情。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會員,早期也不過是一萬多學生。
革命黨人以新式學堂為基地,培養愛國志士。武昌首義爆發以後,各地的學生軍浴血奮戰,最終推翻了清王朝。
回覆列表
戊戌變法本圖強,何以五君皆喪亡?洋務運動求新計,師夷長技可制夷?鴉片戰爭割地與賠款,簽訂多少辱國條?太平天國與民國,最後成我新中華。其中多少艱辛淚,可有幾人代述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