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法超越的足跡
-
2 # 明明小羊
人死以後為什麼腳綁麻繩,口含銅錢?
民風民俗裡流傳的是因為防止詐屍,所以要裹住腳,這也是為什麼神話故事裡殭屍都是跳著走路的原因。科學一點的解釋是怕一些很常見的自然現象。
比如靜電反應 屍體會動,有時候神經還沒死透 受到刺激也會動的產生類似詐屍現象。
古時因為人們很迷信,認為人死後到陰間都要綁住雙腳,否則會詐屍還陽到處跑。有根繩綁著雙腳他就不會到處亂跑嚇人了。等到輪迴重新託生到人間之前要把綁腳繩解開,可有的人來到人間時沒把這根繩“砍斷”,按照民間的說法,人死後,胸口會留下一口氣,如果遇上雷電,會觸發死者身體內的磁場,死者會突然站起來,碰到什麼抓什麼,抓住就不放手,叫做“死不鬆手”,非常恐怖。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如果防範不周,有貓狗等動物從死者身邊經過,也會觸發屍變。使逝者不得安寧,家人遭受不幸。所以,在農村,有“守靈”的習俗。
口含銅錢在很多地方的葬俗中,老人去世入殮時,要往嘴裡放一枚銅錢。
這枚銅錢在古代稱為“飯含”,在現代葬禮上稱為“口鈴”。
飯含一詞出自《周禮·地官·舍人》
關於飯,“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關於含,“天子含實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貝,庶人以谷實”其大意大抵如此:飯,是根據死者身份不同,把谷,貝放入死者口裡;含是把珠,玉放在死者口裡。
從古典文獻的記載中,我們不難發現。葬禮上的“飯含”喪俗源遠流長,加之古人對先祖的崇拜,對傳統葬俗至死不渝的傳承,使“飯含”喪俗一直沿用至今。由於中國地域廣闊,各地喪葬習俗不盡相同。因此“飯含”在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樣,現代葬禮上叫“口鈴”,很多偏遠地區及農村葬禮中,常稱之為“噙口錢”。
“噙口錢”的放法比較講究,老人去世入殮時,子女要把“噙口錢”用紅線(據說可以辟邪)穿好,放入老人口中。然後把紅線的另一端栓在老人壽衣的帶子上(以防滑進死者腹內),等大殮入棺的時候,再把紅線揪掉。“噙口錢”在很多地方也叫“口實”,據傳它的作用有三種。
其一、說錢就是“寶”,死者口含寶物離開人世,意在表明逝者“口中含寶”,象徵著生前的日子殷實富足。
其二、說“噙口錢”兒孫的心意,老人辛苦一生,創造了不少財富,撒手人寰時,什麼也帶不走,兒孫心疼,為老人送上一點點心意,“噙口錢”就是老人最後帶走的一點“落頭”,是兒孫對老人一生的肯定與褒揚。
其三、過去的人認為,人死後要進入生死輪迴,“亡靈”要再次投胎轉世為人,老人口含寶物,來世就不會受窮。(此觀點儘管有點迷信,但表達了子女對老人來生的美好祝願和期盼)
逝者為了子女,含辛茹苦、操勞一生,如今駕鶴西去,作為子女,總要為老人留些念想,以感念老人的養育之恩,表達子女最後的孝道。
回覆列表
生老病死是世界的自然規律,所以這個並沒有什麼,只是這樣說,但是死亡仍然是現在絕大多數人害怕和不願意接觸的,因為害怕的原因是因為一直以來灌輸的一些嚇人的東西,所以導致很多人遇到死亡的事情,就會第一時間想到一些恐怖的東西,特別是古文化方面,對於死亡一系列步驟的重視,成為了敬畏死亡的根本。
死亡的後事處理流程有很多,喪葬文化的事情,完全可以細寫幾天幾夜都寫不完,而喪葬文化的開端在商朝,到了周朝就成為了一種比較完整的體系,後世的喪葬文化都是來自擁有鬼神文化巔峰期的商周,其他的喪葬文化我們就不說了,就說在喪葬禮儀環節裡面的一個環節。
口含銅錢,還有繩子綁腳,口含銅錢這種其實是在民間的習俗,在有權勢地位的人,口中含玉或者珍珠,普通人沒有這種能力,就只能用銅錢代替,其實這種叫做口含寶,口含寶的解釋有兩種,一種是把自身財富和子孫後代發財的願望寄託在這上面,老人口含寶去世,為未來投胎一個有錢的人家,不會再受苦,還有為自己的子孫後代開財路。
第二種說法就是,口含寶陰魂到陰間,一路下來需要經過很多環節,而在一些環節上面需要用金錢打通買通,所以口中有寶會讓陰魂能順利的到達陰曹地府,透過口中的寶買通陰差以及地府官員,讓陰魂少受罪,可以儘快投胎到一個好人家裡面,其實就是人情世故買通關係的錢。
繩子綁腳的解釋,在傳統文化當中,有捆屍繩這個說法,把雙腳困住就是為了不讓靈魂到處亂跑,同時擔心一些意外的原因導致詐屍,捆綁雙腳就是預防詐屍的時候,屍體因為雙腳被困而無法移動,困住雙腳就是為了防止這些情況的發生,這個是傳統一些的解釋說法。
而繩子綁腿,到底是什麼意思和作用呢,因為人死了以後,肌肉和神經會失控,人的雙腿會因為身體變化而自動張開或者彎曲,非常的不好看,為了保持死者最後的外表形象,所以透過用繩子綁住腳,保持雙腳直立的狀態,這樣讓死者躺著比較體面一些,不至於那麼難看,也方便後面裝進棺材裡。
其實古人流傳這些下來都是有一些道理的,口含寶物其實就是一直精神上面的寄託,而繩子捆腳,其實應該就是為了死者在死亡體型上面的一種修正,同時因為古代有出現過假死狀態突然醒來,一些人認為是陰魂不散詐屍,擔心傷人預防這種事情發生,所以困住雙腳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