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731890164859

    6.下列對文字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頭寫李劫人的感嘆,雖含有作者對流沙河的同情,也暗示了流沙河當時的詩作水平還並不算高。

    B.流沙河是一個謙虛、幽默、曠達、超脫的人,他酷愛讀書,一生經歷悲歡榮辱,晚年遠離世俗塵囂,清明與孤傲。

    C.文中流沙河既有對余光中的評價,也有對自己的評價,這兩種評價形成對比,突顯了流沙河的個性特點。

    D.流沙河引用《莊子》中的“舊國舊都,望之悵然”之語來形容自己對成都的感情,是因為莊子帶給了他知性的慰藉。

    7.下列與文字有關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流沙河一生時間大都生活在成都,愛成都,愛祖國,著作《老成都:芙蓉秋夢》堪稱濃厚家國情懷情結的代表作。

    B.流沙河的詩作《就是那一隻蟋蟀》,是受了余光中《蟋蟀吟》而產生的心靈觸動,兩首詩都表達了相類的家國之思。

    C.流沙河列舉余光中《當我死時》《海祭》等詩作,是為了表現他對余光中詩作的喜愛,表現他跟余光中的深情厚誼。

    D.流沙河認為自己形成了一種保守主義的詩歌觀,從他在最困苦的年華里對莊子、詩經、楚辭、唐詩的鐘愛可見一斑。

    8.有人認為文字一最後兩段多餘,寫到“再見,流沙河先生!”就可以結束。對此你怎麼看?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4分)

    再見流沙河先生閱讀答案

    6.A(“暗示了流沙河先生當時的詩作水平還並不算高”有誤;李劼人的感嘆,表面是說流沙河的《草木篇》平平常常,實際上是對當時“極左”思潮的嘲諷.)

    7.C(“表現他跟余光中先生的深情厚誼”有誤,因為“那時流沙河根本不認識余光中”。)

    8.(4分)

    觀點一:最後兩段多餘。

    ⑴從內容上看:感情充分表達,“再見”一詞本是人們平時告別之意,不必贅述。

    ⑵從結構上看,行文到“再見,流沙河先生!”結束,與題目相呼應,文章結構完整。

    觀點二:最後兩段不多餘。

    ⑴從內容上看:最後兩段仍把流沙河當作在世之師友,表達作者對其美好祝願。

    ⑵從情感上看:“青春”與“理想”是對流沙河一生最好的註腳,進一步表達作者對流沙河的難分難捨之情。

    (每點2分,意對即可)

    9.(6分)

    ⑴語言美(或:含蓄美、凝練美)。從“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含義”“高密度、高比重的文字”等語句可分析出語言美(或:含蓄美、凝練美)的特徵。

    ⑵音樂美。從流沙河很贊成《如果有可能明天帶你去旅行》“講究韻腳,也很講究詩歌的音樂性,他的詩念起來有節奏感。”等語句可分析出“音樂美”的特徵。

    ⑶意境美。從“我就習慣了一種有韻味的、美麗的、有想象力的作品”等語句可分析出“意境美”的特徵。

    (每點2分,每點概括、分析各1分。意對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西里美麗的傳說女主角和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