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水財運與人生預測
-
2 # 開往春天的Tractor
“學在四夷”意為:天子之下各個官職所掌握的學術文化流落在了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所在之地。
此為半句,原句為“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整句意思為:天子一旦失去執守,該王朝的文化便會流傳到天下各地。周王朝時期,天子之下,各個官職分工明確,並採用世襲制,所以某一領域的知識、技藝邊獨有這一家族掌握。例如:司徒掌管土地和勞役;司馬掌管軍賦和軍用車馬;司空掌管土木工程建設;司寇掌管庶民、農奴刑罰:大行人掌管接待賓客等外事。這種治理方式明確了等級制度,便於管理,同時也嚴格限制了文化的發展。隨著歷史的發展變化,分封制顯露弊端,各諸侯國日益強大,使得周天子的權力被架空;同時,周朝的宗法制遭到破壞,各地諸侯王的勢力日漸增大;周厲王治國無道!橫徵暴斂,對勞動人民放肆剝削;周幽王接位後繼續破壞宗法制度,"廢后立妾,廢嫡立庶"並“烽火戲諸侯”,引起各地諸侯強烈不滿。導致各諸侯國與周朝王權的關係漸漸疏遠;加之地震、旱災等自然災害使百姓的生命財產遭受極大損失等等;王室衰微,在這樣背景下,孔子聽說郯國的國君尚能解釋古代少嗥氏為何用鳥名來命名官職時,才說:“我曾經聽說過:‘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的確如此!”王朝勢力的減弱,必然導致人才的外流,人皆有志,便會攜帶家眷、典籍在其他國家實現自己的志向,天災難擋,百姓為了活著,便會流落各地,如此周文化便會被帶向各地,這也為百家爭鳴打下了文化基礎。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與“禮”,其政治思想較為保守,嚮往的是一種小康社會,他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還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孔子自小,在母親的教導下,熟讀各種典章制度,其生活在由周國分封管轄的魯國,周禮文化濃郁,這也在他心裡形成固有的觀點:周禮是極好的。甚至,還提出“克己復禮”的主張,旨在恢復周禮,嚴守等級制度。同時強調“仁者愛人”,這裡的“人”相信也是有等級色彩的,在不影響尊卑的前提下“愛人”。孔子主要體現了一種制度管理和遵守秩序的思想,至今,都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回覆列表
孔子學在西夷,也是學無止境之意。
中國古文晦澀難懂,隱藏很深。學習古代方術,風水術常常難以入門。東戎西狄南蠻北夷。以岳飛傳上兀朮常罵小南蠻為經常。而中國之名即是對應。五行有金木水火土。四方有東南西北,是應乎中間,或以中間稱東南西北。
金庸射鵰英雄傳裡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都是一代宗師級人物,先有天下第一中神通的王重陽,後有王重陽師弟老玩童周伯通。這個天下第一是居中,與儒家中庸思想有相連。
孔子游歷了許多地方,對各地的天氣,地理,人事,生活習慣瞭解。由此而知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個地方都有優點。只要童年生活比較好的人,都會認為自己的老家是天下最好的地方,有幾個不是一起的年青為這事會爭起來,觀念不一樣,但說自己老家最好是一樣的。
中國古代農耕生活,相對東南西北各地少數民族,中原地區有絕對生活優勢,由此而來的幸福感,超越其他民族,把其他地方民族稱夷稱蠻。北方少數民族為遊牧,經常侵犯中原地區,由於長期農耕形成的善良勤勞與濡弱忍讓相對應,以致於有絕對優勢的漢文化中原地區遭北方野蠻民族欺負。儘管孔子那時並不知道後來的五胡亂中華,更不知元朝和清朝。孔子他老人家是想指導大家多學習別人的長處。到了清末時有大學者魏源,提出了師夷之技以制夷。這種思想的來源就是孔子首先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