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看風雲花落凡塵
-
2 # 天高命薄
報怨是長時間養成了習慣。不僅僅孩子好報怨,反而,年歲越大越有明鮮的報怨語言。
孩子從小養成了習慣想改掉很難。比如,一不小心摔跤了,你馬上扶起來,關心的問了許多。表現出父母的愛。這樣,時間久了,每次坎坷都希望有人扶一把,沒人扶時就會報怨。關愛子女不是不好,方法很重要。教些獨自生存,自強不息的能力很重要。
報怨是一種消極的心態。一隻兔子被獅子追趕著,心想,這下死定了,累死也得被吃掉,還是別跑了,我怎麼這麼不幸呢?結果,活生生的等死。反過來想,獅子只是為了一頓飯而以,而兔子不跑就沒命了。結果,兩者安然無恙。
好報怨是一種病態,病根在於內心不構強大,自已給自己解氣。無奈中忍受中做事。最好的藥,多學習,多看看有志者事蹟。心地有詩天地寬,兜裡有糧心不慌。
少些報怨吧,生活靜遠,日月同輝,任勞任怨,勤勤懇懇才是方向!
-
3 # 範老師家教智慧
抱怨的背後隱藏著孩子的需求。 比如孩子說:“都怨你,要不然這件事兒我就可以做得很好。”這個抱怨就意味著孩子希望把這件事做好。我們家長首先要看到抱怨後面孩子的積極需求。 此外,抱怨與孩子的固定性思維有關。美國斯坦福大學德韋克教授和她的團隊提出,人的思維模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固定型思維,另一種叫成長型思維。固定性思維認為,人的智力和能力是天生,覺得個性和天賦都是生來就有的,自己不能改變。而整個世界就是由一個個為了考察我們的智商和能力的測試組成的。因此固定型思維的人往往害怕失敗,擔心自己看起來不那麼聰明比較笨,他們會過度在意外界的認可,過度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否聰明,過度擔心自己的錯誤和失敗,不願嘗試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遇到挫折時沉溺於焦慮苦悶不易擺脫,因而拒絕接受挑戰,面對困難,由此他們的發展潛力會受到限制。有些孩子,會怨天怨地怨父母,因為這些抱怨可以帶給他心靈上的一些慰藉。 要改變這種狀態,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是一條可行的途徑。 成長型思維認為,人的智力和能力都是可以透過努力來改變的,大腦就像肌肉,你越訓練他他越會成長。大腦神經元連結的形成與加深,大多數是在做一些困難的事和犯錯誤的時候,而不是一次次重複做簡單的事情的時候。因此擁有成長性思維的人會認為困難是成長的機會,挫折是收穫的機會,願意接受挑戰,更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復原能力也會更強。 如果孩子認為困難和挫折可以讓自己變得更聰明,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收穫,就不會再抱怨。而是積極地抓住這些使自己成長提高的機會。 培養成長性思維是很好的培樹孩子自信、讓孩子停止抱怨的途徑。
回覆列表
或是代溝或是遺傳?有些事情在孩子眼裡看著就煩。是缺少關懷還是少了開導使他的心凌亂,遇上困難便躲,見著空隙就鑽,要他做事兩手一攤,嘮嘮叨叨沒了沒完。
呵護孩子是父母的本能,是所有生命的天性。孩子出生後應該長期和父母親密相處,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孩子的舉手投足。如良師益友,說說笑笑心靈沒了孤獨,做人的道理慢慢領悟,生活來去自如。做事好動,頭腦靈活敢於探索新事物,心中時常充滿好奇便將抱怨驅離。多少失敗過去,幾許成功經歷,彰顯出一次次的業績,無怨無悔面對自己。
所以,不要將孩子不問不理,讓孩子自怨自艾自報自棄,性格變得怪僻。如落花凡塵,在風雨中飄零,傷也無語,苦也無依,吐露芳菲,只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