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人物觀察

    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於熱河避暑山莊後,同治皇帝繼位。年僅27歲葉赫那拉氏成為皇太后,即慈禧,開始走上歷史的舞臺。從咸豐十一年到光緒三十四年,慈禧太后實際掌握晚清政權長達47年,除了光緒二十四年那場基本等同於玩笑的“奪權之爭”——“戊戌政變”,慈禧太后的至高權威幾乎沒遇到任何人和任何事的挑戰和威脅。即使是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被迫逃往山西的過程中,她依然是大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

    那麼,慈禧太后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在大清王朝風雨飄搖、內憂外患而且能人輩出、勢力分佈極為複雜的晚清時期牢牢掌握最高權力長達47年呢?

    這當然與當時客觀環境有關, 咸豐皇帝讓她參與政治,自己是皇太后身份,以“垂簾聽政”的掌權方式,嗣皇帝年幼,尚不能親政等等,但根本是慈禧擁有高超的政治手腕,登峰造極的馭人之術。

    咸豐過世後,“顧命八大臣”有些不把兩宮太后放在眼裡,開始把持朝政,慈禧危機日重,其一,兒子的皇位有可能不保;其二,“鉤弋夫人”的故事有可能重演,自己的性命安危繫於一旦。於是,慈禧暗中聯絡在京的小叔子恭親王奕訢,以奔喪之名,赴熱河與兩宮密謀政變之策。奕訢領命後,旋即返京佈置。10月26日兩宮太后偕幼帝載淳啟程回京,肅順護送咸豐帝靈柩後行。

    11月1日兩宮太后抵京,即召見奕訢等親王大臣,安排政變事宜。越日,將載垣、端華、肅順等革職拿問,罷景壽等軍機大臣職。3日命奕訢為議政王,進軍機處,並以桂良等五人為軍機大臣。7日改年號“祺祥”為“同治”。8日詔賜載垣、端華自盡,肅順處斬,景壽、匡源、杜瀚、焦祐瀛褫職,穆蔭遣戍軍臺。東西兩太后於11月11日在宮內養心殿的“東熱閣”實行垂簾聽政,從此,慈禧開始掌控清朝統治大權。從慈禧聯合恭親王發動政變就可以看出,此人心機太重,而且辦事果斷,屬於典型的心狠手辣的人。

    須知,是年慈禧27歲、慈安25歲、奕訢30歲,算是很年輕的了,而肅順等人,年齡都在他們三人之上,其從政經歷也都有些年頭了,充分的表現了慈禧作為一個政治家的果敢、謀略與魄力。

    初掌大權的慈禧太后,雖然代行皇帝職權,但當時的朝廷內政和外交大權全部掌握於恭親王奕訢之手,為了實現權力集中,將恭親王奕訢擠出權力中心,慈禧太后進行了一系列登峰造極的操作。

    慈禧先把賢惠的慈安太后擠到一邊,她便成功了一大半。不久,她找個藉口,以“捏報戰功,挾制朝廷”等罪名,將幫她發動政變的功臣勝保賜死,此舉也把奕訢嚇出一身冷汗。

    再開始收拾恭親王奕訢。因為當時的朝廷內政和外交大權基本都掌握於奕訢之手。當時奕訢一直主張削弱和打壓地方勢力,這引起了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不滿。藉此機會,慈禧太后以高官厚祿等承諾將曾國藩、李鴻章拉到自己的陣營,而曾國藩和李鴻章又是棟樑之才,而且分別控制了湘軍和淮軍,這下慈禧又抓住了軍事力量。光緒年間對榮祿、奕劻、袁世凱等人的扶植與平衡上,她做得很成功。

    當然,這只是慈禧太后平衡朝野勢力、實現中央集權之馭人之術的一次表現。在長達47年的執政生涯中,慈禧太后遇事沉著冷靜、反應機敏,善於抓住問題的要害,迅速做出決斷,絕不首鼠兩端、優柔寡斷,將諸王公大臣操縱於掌股之間。曾國藩、李鴻章甚至是恭親王奕訢這等大人物,面對一個如此深不可測的婦人,也只能俯首帖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ccess bom表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