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年02月,被蒙古軍隊圍困於廣東崖山(今廣東新會)海上的南宋末代皇帝趙昺投水自盡後,凌霄城的南宋軍民明知南宋已亡仍不肯屈服,四川境內抗蒙的方山城堡釣魚城、神臂城、雲頂城等已全部失陷,南宋境內已無成建制的抗蒙力量的情況下,仍以一座孤城屹立於蒙古軍隊如雨的箭矢、如林的彎刀之中,堅持抗擊馬蹄捲起的旋風也能將山川蕩平的蒙古軍隊達09年(也有書記錄為12年)之久。1288年,元蒙再次招降失敗後,從四川集結30萬蒙元大軍攻打凌霄城,雲南貴州的蒙古軍隊,及僰族等少數民族軍隊也加入進來,號稱七十萬。凌霄城在最後的激戰中被攻破,全城玉碎殉國。
南宋的炮臺、更鼓樓、遛馬臺、練兵場、烽火臺、哨所、戰壕、凌霄城寶殿、城隍廟等遺址,都埋沒在一片荒林和雜草叢中。
南宋將士凌霄城玉碎,被史學家稱為南宋抗蒙的絕響:被文學家稱為南宋最後的骨氣。
因為僰人助蒙古軍攻克凌霄城有很大功勞,蒙元在攻下凌霄城後將其周邊地區交給僰人居住。
元朝滅亡後,公元1468年(明成化四年),明朝大軍對宜賓南部拒不向朝廷稱臣的僰人進行征剿,兵臨僰人盤踞的當年的南宋凌霄城。明軍最先從四十八道拐發起攻擊。那九曲迴腸般的小道無法展開火力,因此,被僰人的箭矢擊中的明軍士兵如崩塌的石塊紛紛墜下崖去,慘叫聲不絕於耳;有的明軍士兵被擊傷後倒在道上,其餘的人也將其踹下崖去,以免擋住進攻的通道。如此反覆攻擊,明軍仍不能拿下凌霄城。
數次進攻失敗,明軍又嘗試從五斗壩方向進攻。在“斷頸巖”前,明軍仍不能逾越天險。
最後,明軍決定化裝奇襲。因附近的僰人山寨均被明軍佔領,逃難上凌霄城的僰人,都被城內僰人守軍慷慨接納。於是,明軍士兵便扮作僰人上山。為了不露出破綻,這些明軍士兵除了服飾、髮型、面色乃至口音與僰人相似,且在隊伍中雜夾婦孺、翁媼,酷似一隊扶老攜幼的難民。儘管如此,在關口前仍被識破。所幸雙方距離已近,置於絕地的明軍殊死拼殺,終於攻入城內。
公元1573年(明萬曆元年),明王朝派數十萬大軍對再次佔領凌霄城的僰人進行空前規模的征剿,史稱“敘南平蠻”。這場戰爭歷時半年,作為僰人最重要的軍事要塞的凌霄城再次攻破。此次明王朝吸取教訓,戰爭結束仍反覆在山上搜剿,直至“都蠻盡滅”(《萬曆實錄》)。凌霄城以及與它呈三足鼎立之勢的九絲城、僰王山的陷落,是這個神秘的僰民族滅絕的直接原因。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站在這充溢著南宋軍民最後的骨氣的古城堡上,令人感到淒涼而悲壯,荒蕪而又充滿生機。我相信,隨著凌霄城作為景區的開發,歷史的本來面目將逐漸在世人面前展現。 “我們能夠往以前看多遠,我們就能夠往未來看多遠” (丘吉爾語)。古人留給今人的那一筆寶貴精神財富,將會讓我們走得更遠。
我們站在凌霄山頂俯瞰,北面是綠色波濤般的長寧竹海;東面山下的龍潭溝,則是總量在20000株以上、南面絕壁下陡然平緩的坡地上,綿延著茂密且望不到邊的楠竹。當我們下山後穿行於楠竹林中時,林陰令人愜意氣爽的清涼、竹葉令人提神醒腦的芬芳,始終伴隨我們。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巍巍凌霄城,它見證了一個朝代的消亡,見證了一個民族的徹底滅絕。它冷對大地的腥 風血雨,它又閱盡人間春色。它的故事和傳說,如同簇擁著它的那些從遠古走來的桫欏樹,幽遠而神秘。
1279年02月,被蒙古軍隊圍困於廣東崖山(今廣東新會)海上的南宋末代皇帝趙昺投水自盡後,凌霄城的南宋軍民明知南宋已亡仍不肯屈服,四川境內抗蒙的方山城堡釣魚城、神臂城、雲頂城等已全部失陷,南宋境內已無成建制的抗蒙力量的情況下,仍以一座孤城屹立於蒙古軍隊如雨的箭矢、如林的彎刀之中,堅持抗擊馬蹄捲起的旋風也能將山川蕩平的蒙古軍隊達09年(也有書記錄為12年)之久。1288年,元蒙再次招降失敗後,從四川集結30萬蒙元大軍攻打凌霄城,雲南貴州的蒙古軍隊,及僰族等少數民族軍隊也加入進來,號稱七十萬。凌霄城在最後的激戰中被攻破,全城玉碎殉國。
南宋的炮臺、更鼓樓、遛馬臺、練兵場、烽火臺、哨所、戰壕、凌霄城寶殿、城隍廟等遺址,都埋沒在一片荒林和雜草叢中。
南宋將士凌霄城玉碎,被史學家稱為南宋抗蒙的絕響:被文學家稱為南宋最後的骨氣。
因為僰人助蒙古軍攻克凌霄城有很大功勞,蒙元在攻下凌霄城後將其周邊地區交給僰人居住。
元朝滅亡後,公元1468年(明成化四年),明朝大軍對宜賓南部拒不向朝廷稱臣的僰人進行征剿,兵臨僰人盤踞的當年的南宋凌霄城。明軍最先從四十八道拐發起攻擊。那九曲迴腸般的小道無法展開火力,因此,被僰人的箭矢擊中的明軍士兵如崩塌的石塊紛紛墜下崖去,慘叫聲不絕於耳;有的明軍士兵被擊傷後倒在道上,其餘的人也將其踹下崖去,以免擋住進攻的通道。如此反覆攻擊,明軍仍不能拿下凌霄城。
數次進攻失敗,明軍又嘗試從五斗壩方向進攻。在“斷頸巖”前,明軍仍不能逾越天險。
最後,明軍決定化裝奇襲。因附近的僰人山寨均被明軍佔領,逃難上凌霄城的僰人,都被城內僰人守軍慷慨接納。於是,明軍士兵便扮作僰人上山。為了不露出破綻,這些明軍士兵除了服飾、髮型、面色乃至口音與僰人相似,且在隊伍中雜夾婦孺、翁媼,酷似一隊扶老攜幼的難民。儘管如此,在關口前仍被識破。所幸雙方距離已近,置於絕地的明軍殊死拼殺,終於攻入城內。
公元1573年(明萬曆元年),明王朝派數十萬大軍對再次佔領凌霄城的僰人進行空前規模的征剿,史稱“敘南平蠻”。這場戰爭歷時半年,作為僰人最重要的軍事要塞的凌霄城再次攻破。此次明王朝吸取教訓,戰爭結束仍反覆在山上搜剿,直至“都蠻盡滅”(《萬曆實錄》)。凌霄城以及與它呈三足鼎立之勢的九絲城、僰王山的陷落,是這個神秘的僰民族滅絕的直接原因。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站在這充溢著南宋軍民最後的骨氣的古城堡上,令人感到淒涼而悲壯,荒蕪而又充滿生機。我相信,隨著凌霄城作為景區的開發,歷史的本來面目將逐漸在世人面前展現。 “我們能夠往以前看多遠,我們就能夠往未來看多遠” (丘吉爾語)。古人留給今人的那一筆寶貴精神財富,將會讓我們走得更遠。
我們站在凌霄山頂俯瞰,北面是綠色波濤般的長寧竹海;東面山下的龍潭溝,則是總量在20000株以上、南面絕壁下陡然平緩的坡地上,綿延著茂密且望不到邊的楠竹。當我們下山後穿行於楠竹林中時,林陰令人愜意氣爽的清涼、竹葉令人提神醒腦的芬芳,始終伴隨我們。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巍巍凌霄城,它見證了一個朝代的消亡,見證了一個民族的徹底滅絕。它冷對大地的腥 風血雨,它又閱盡人間春色。它的故事和傳說,如同簇擁著它的那些從遠古走來的桫欏樹,幽遠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