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物形象與美學角度欣賞《詩經》中的戰爭詩
【摘要】戰爭詩是指《詩經》中以戰爭計程車卒將領(包括君王)為表現主體,歌詠、抒寫他們在戰爭生涯中的生活狀況和情感體驗的詩。戰爭詩是《詩經》中的重要題材,如吳培德就認為:“《詩經》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詩篇是直接或間接描寫戰爭的。”①作為一部抒情性的文學作品,《詩經》中的戰爭詩表現出與世界他民族古代戰爭詩不同的風格,它不注重對戰爭場面、戰爭程序和戰爭情節的描寫,不囿於以戰爭來寫戰爭,而是選取不同的視角全面地展示了這場席捲整個社會和各個階層的驚濤駭浪。將士的行役之苦、家園之思,思婦的空閨哀怨,“局外旁觀者”的正面歌頌,不同身份地位和角色的人用不同的筆觸,不同的情感基調勾勒出了他們心目中的戰爭。
【關鍵詞】詩經戰爭詩人物形象美學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西周至東周春秋中期)的社會生活,具有很強的現實性,所謂“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正闡明瞭《詩經》的現實主義精神。詩歌從不同的側面,描寫了先秦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況及其理想願望。而先秦時期又是中國社會最為分化動盪和鬥爭激烈的歷史階段,各邦國之間劇烈而殘酷的兼併戰爭,中原地區與周邊“四夷”的長期軍事衝突,並由此而產生的種種社會生活狀況,作為這一時代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自然也在《詩經》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和記錄。②這類詩歌,就是《詩經》中戰爭詩。《詩經》中的戰爭詩,散佈於風、雅、頌中,數量雖然不是很多,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綜觀整部作品,戰爭詩的敘寫不是囿於以戰爭來寫戰爭,全面地展示了戰爭以及它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在多種視角的敘述下我們可以從抒情詩的角度出發,立足於戰爭但不拘泥於這一字眼來欣賞《詩經》中的戰爭詩,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一題材的詩歌與眾不同的魅力和所傳達給我們的文化內涵。
一、人物形象
徵人
對戰爭及由其引發的遠行、戍邊諸事,親身參與其中的將士是最有發言權的,因此以徵人視角切人的戰爭詩在《詩經》戰爭詩中篇幅最多,也最真實感人,從中我們能感受到將士同愾、保家衛國的昂揚鬥志,同時更多的是體會他們的行役之苦以及對家園和親人的深切思念。
《秦風·無衣》就洋溢著這種保家衛國、同仇敵愾的豪情:
豈日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日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日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周幽王十一年(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內訌,導致戎族入侵,攻進鎬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淪陷,秦國靠近王畿,與周王室休慼相關,遂奮起反抗。③這是《無衣》的寫作背景。這首詩是軍中的歌謠,反映了秦國兵士團結友愛、共御強敵的精神。全詩分為三章,採用兵士相語的口吻。在激戰前夕,兵士們聚在一起緊張地修整武器。這時,有人顧慮自己沒有衣裳。他的戰友就充滿友情地勸慰他:“誰說沒有衣裳,我和你同披一件戰袍!”又用大義來激勵同伴:“國家出兵打仗,我們且把武器修理好,我和你面對著一個共同的敵人。”從詩中不僅可以看到兵士之間的友愛,也可以看到戰士們在國難當頭的時刻.心甘情願地承擔起重大犧牲的愛國精神。詩歌音節短促,聲調激昂,生動地表現了秦國兵士們同仇敵愾、慷慨從軍的情景。
從人物形象與美學角度欣賞《詩經》中的戰爭詩
【摘要】戰爭詩是指《詩經》中以戰爭計程車卒將領(包括君王)為表現主體,歌詠、抒寫他們在戰爭生涯中的生活狀況和情感體驗的詩。戰爭詩是《詩經》中的重要題材,如吳培德就認為:“《詩經》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詩篇是直接或間接描寫戰爭的。”①作為一部抒情性的文學作品,《詩經》中的戰爭詩表現出與世界他民族古代戰爭詩不同的風格,它不注重對戰爭場面、戰爭程序和戰爭情節的描寫,不囿於以戰爭來寫戰爭,而是選取不同的視角全面地展示了這場席捲整個社會和各個階層的驚濤駭浪。將士的行役之苦、家園之思,思婦的空閨哀怨,“局外旁觀者”的正面歌頌,不同身份地位和角色的人用不同的筆觸,不同的情感基調勾勒出了他們心目中的戰爭。
【關鍵詞】詩經戰爭詩人物形象美學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西周至東周春秋中期)的社會生活,具有很強的現實性,所謂“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正闡明瞭《詩經》的現實主義精神。詩歌從不同的側面,描寫了先秦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況及其理想願望。而先秦時期又是中國社會最為分化動盪和鬥爭激烈的歷史階段,各邦國之間劇烈而殘酷的兼併戰爭,中原地區與周邊“四夷”的長期軍事衝突,並由此而產生的種種社會生活狀況,作為這一時代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自然也在《詩經》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和記錄。②這類詩歌,就是《詩經》中戰爭詩。《詩經》中的戰爭詩,散佈於風、雅、頌中,數量雖然不是很多,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綜觀整部作品,戰爭詩的敘寫不是囿於以戰爭來寫戰爭,全面地展示了戰爭以及它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在多種視角的敘述下我們可以從抒情詩的角度出發,立足於戰爭但不拘泥於這一字眼來欣賞《詩經》中的戰爭詩,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一題材的詩歌與眾不同的魅力和所傳達給我們的文化內涵。
一、人物形象
徵人
對戰爭及由其引發的遠行、戍邊諸事,親身參與其中的將士是最有發言權的,因此以徵人視角切人的戰爭詩在《詩經》戰爭詩中篇幅最多,也最真實感人,從中我們能感受到將士同愾、保家衛國的昂揚鬥志,同時更多的是體會他們的行役之苦以及對家園和親人的深切思念。
《秦風·無衣》就洋溢著這種保家衛國、同仇敵愾的豪情:
豈日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日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日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周幽王十一年(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內訌,導致戎族入侵,攻進鎬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淪陷,秦國靠近王畿,與周王室休慼相關,遂奮起反抗。③這是《無衣》的寫作背景。這首詩是軍中的歌謠,反映了秦國兵士團結友愛、共御強敵的精神。全詩分為三章,採用兵士相語的口吻。在激戰前夕,兵士們聚在一起緊張地修整武器。這時,有人顧慮自己沒有衣裳。他的戰友就充滿友情地勸慰他:“誰說沒有衣裳,我和你同披一件戰袍!”又用大義來激勵同伴:“國家出兵打仗,我們且把武器修理好,我和你面對著一個共同的敵人。”從詩中不僅可以看到兵士之間的友愛,也可以看到戰士們在國難當頭的時刻.心甘情願地承擔起重大犧牲的愛國精神。詩歌音節短促,聲調激昂,生動地表現了秦國兵士們同仇敵愾、慷慨從軍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