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開長相惜

    紙鳶賦

    唐 楊譽

    相彼鳶矣,亦飛戾天。問何能爾,風之力焉。餘因稽於造物,知不得於自然。原其始也,謀及小童,徵諸哲匠。蔡倫造紙,公輸獻狀。理纖篾以體成,刷丹青而神王。殷然而髡彼羽翼,邈爾而引夫圓吭。膺系纖綾,趾續長繩。俯劇驂之七達,掛高臺之九層。形全而和,似鬥雞之養紀浩。目大不睹,若翼鵲之在雕陵。因所好而毛羽,思有遇而騫騰。鄙宋都之退鷀,慕溟海之摶鵬。於是扇以扶搖,縱諸寥廓。絢練倏閃,翕赫忽霍。瞬息而上千裡,咄嗟而遊大漠。翔鵓仰而不逮,況青烏之與黃雀。

    彼都人士,瞻佇城隅。初指沖天之鶴,遠言拂日之烏。望有塵埃,謂翻形而載旆;聽無音響,疑避影以銜蘆。始迴翔於元氣,終出入於高衢。所以羽翮既成,雲霄自致。期上騰以奮激,何中路之顛墜。力不培風,勢將控地。感魚龍之失水,異蚊虻之附驥。比畫虎之非真,與芻狗之同棄。寧待時而畜力,信因人以成事。

    吁嗟鳶兮適時,與我兮相期。知我者使我飛浮。不知我者謂我拘留。喙腐鼠兮非所好,哨茅棟兮增餘愁。才與不才,且異能鳴之雁;適人之適,將同可狎之鷗。我於風兮有待,風於我兮何求。幸接飛廉之便,因從汗漫之遊。當一舉而萬里,焉比夫榆枋之與鴛鳩者哉。

    唐彩

    太學生何蕃,入大學者廿餘年矣。歲舉進士,學成行尊,自太學諸生推頌不敢與蕃齒,相與言於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狀申於司業、祭酒,司業、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數十餘事,以之升於禮部,而以聞於天子。京師諸生以薦蕃名文說者,不可選紀。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莫為禮部;為禮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無成功。

    蕃,淮南人,父母具全。初入太學,歲率一歸,父母止之。而後間一二歲乃一歸,又止之,不歸者五歲矣。蕃,純孝人也,閡親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諸生,歸養於和州。諸生不能止,乃閉蕃空舍中。於是太學六館之士百餘人,又以蕃之義行言於司業陽先生城,請諭留蕃。於是大學闕祭酒,會陽先生出道州,不果留。

    歐陽詹生言日:“蕃,仁勇人也。”或者日:“蕃居太學,諸生不為非義,葬死者之無歸,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復,斯其所謂仁歟!蕃之力不任其體,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歐陽詹生曰:“朱泚之亂①,太學諸生舉將從之,來請起蕃,蕃正色叱之,六館之士不從亂,茲非其勇歟!”

    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於人者不流也。譬之水,其為澤,不為川乎!川者高澤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義充諸心行諸大學積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將雨,水氣上,無擇於川澤澗溪之高下,然則澤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幹彼者歟?缺凡貧賤之士必有待,然後能有所立,獨何蕃歟!吾是以言之,無亦使其無傳焉。

  • 2 # 美麗的葉子飛啊飛

    1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防紙鳶。 2忽聽兒童齊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箏。 3情絲系紙鳶,託風訴心戀,鳶棲紅豆樹, 相思落片片。 4觀村童戲溪上 (宋)陸游 竹馬踉蹌衝淖去 紙鳶跋扈挾風鳴 忽聽兒童齊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箏。 村 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唐代詩人唐採在《紙鳶賦》中記載:"代有遊童,樂事末工。飾素紙以成鳥,像飛鳶之戾空;翻兮將度振沙之鷺,杳兮空光漸陸之鴻,抑之則有限,縱之則無窮,動息乎絲綸之際,行藏乎掌揮之中……" 村 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很難懷孕,最後都怎麼懷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