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兔眼視界
-
2 # 使用者97664549957
排斥還在鬥爭之中,而同化則是消滅鬥爭的一種方式。
其實談不上哪個更可怕,這個世界始終處於接觸、排斥、瞭解、融合的過程中,沒什麼稀奇的。鬥爭的過程其實就是演化的過程,人又何時不在演化之中呢?
炎帝與黃帝曾經互相排斥,後來黃帝統一了領土,有了後來的炎黃子孫。黃帝與蚩尤曾經相互排斥,後來黃帝統一了領土,蚩尤氏漸漸被遺忘,蚩尤的部族併入炎黃一系,還是稱炎黃子孫。滿清時期,東方曾與西方互相排斥,但是今天,科學與民主的觀念在東方逐漸深入人心,推動著東方生產力大發展;東方古老神秘的文化也傳入西方,推動著西方科學與美學的大發展。
同化或排斥其實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過程中因自大和鄙陋而帶來的殺戮與血腥,這是人性中動物性的醜陋的一面。如何克服這醜陋的一面,以和平的方式促進人類實現更大範圍的融合,是歷史總的趨勢。
而往小了說,作為個人,要有自己的頭腦,獨立思考,把所謂的“同化”與“排斥”拋到一邊,先學會認清環境和分析自己的具體情況,然後多學習他人的優點,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這才是個人生存發展的最佳途徑,而優秀的你,在一定時間後也可以同化別人。
-
3 # 王氏易學創始人王為
被同化是被融化,併購,統一,吞噬,把兩個對應的,對立的消滅掉,是兩儀合太極的統一化!排斥意味對立,這就是陰陽二儀的產生,有陰陽就就矛盾,就有不同的訴求與主張就有兩種或多種價值主張!矛盾升級就是競爭或戰爭!比如英語對全世界的的擴散與滲透性是最明顯的例子!英語系主權輸出的是英語化價值觀,打壓了非英語的國家話語權與主流價值觀的主導性!此強必彼弱!會使非英語為主的國家喪失其自我獨立進步與自我保護的能力喪失!或加大了保護難度!宗教信仰的傳播亦同理!人類的戰爭首先是文化的戰爭!是文化的侵略,文明的滲透性!誰輸出了價值觀誰就佔領了思想意識形態的高地,誰就有了民眾的認同感與召喚力!
回覆列表
被同化和被排斥都不是一種很好的體驗。
被同化,很容易失去個性失去自我,碰上好的群體,則遇強則強;碰上沒出息甚至是壞的群體,則有可能失去銳度幹勁,甚至有可能同流合汙,抱著法不責眾的心裡走向不該去的地方。
被排斥,雖然保持了自己的個性和追求,但有可能在生活中、工作中不能很快找到歸屬感,容易導致生活艱難工作困難,長此以往,也有可能導致生活和工作都失去目標和方向。
因為人的群聚性,被排斥和被同化比起來,是一種更可怕的體驗,被同化至少還可以找到一個被接受和認同的群體。
這方面的例子簡直是不勝列舉。比如,關於大家都憎恨的貪汙這件事。很多人讀了一輩子書謀了一官半職,一開始他也是有一腔抱負和為民服務的理想的。
可是,當碰上一個腐敗橫行,腐化成風的社會或單位的時候,情況大家可以盡情發揮一下想象力。
如果,保持特立獨行和當初的理想抱負,拒絕參與腐敗,那這個人一定會被周邊的腐敗分子排斥。當大家都認為腐敗是正常行為的時候,這個人被排斥的結果就是,工作中處處遇阻,實現理想的過程將很坎坷。
如果,迅速被這個腐化成風的群體和社會同化,他會很快融入周圍的群體,工作中生活中他有可能產生如魚得水的感覺。但這種被同化或者主動同化,危害顯然不言而喻,最終將失去自我,迷失方向。
就像前面說的,被一個壞的社會和群體同化,可以得意一時,但做不到得意一世。
其實,說了這麼多,如果出現被同化和被排斥,說明這個人應該要仔細考慮考量自我了。要用自己的智慧,避免出現和迅速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