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灬秦殤灬
-
2 # 使用者61902021
【中脘穴名解】
別名:上紀穴,胃脘穴,大倉穴,太倉穴,胃管穴,三管穴,中管穴,中碗穴。
穴義:任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而行。
1、中脘。中,指本穴相對於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為中也。脘,空腔也。該穴名意指任有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質為任脈上部經脈的下行經水,至本穴後,經水繼續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脈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管、中碗名意與中脘同,碗通脘。
2、上紀。上,上部也。紀,綱紀之意。上紀名意指本穴對胸腹體表的氣血有抓總提綱的作用。本穴物質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在本穴為先聚集後下行,本穴如有對胸腹體表氣血抓總提綱的作用,故名上紀。
3、胃脘。胃,胃腑也。脘,空腔也。胃脘名意指本穴氣血直接作用於胃腑。本穴氣血為地部經水,性溫,與胃經氣血同性,可直接調控胃腑氣血的陰陽虛實,故名胃脘。胃管名意與胃脘同,管通脘。
4、大倉。大,與小相對,大也。倉,倉庫也。大倉名意指本穴為地部經水匯聚的大倉庫。理同中脘名解。太倉名意與大倉同。
5、三管。三,指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三經也。管,孔也。三管名意指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三經的冷降之水皆由本穴聚集下流。
6、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它不光來自於任脈上部經脈的冷降之水,還有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三經的冷降水液,故為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中脘穴的準確位置圖】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線中點(當臍中上4寸)。
中脘穴的準確位置:位於見突到肚臍的中點處(肚臍向上4寸)。專家提醒:經常按揉中脘穴可以抑制人的食慾。食慾降下來以後,就要促進胃腸蠕動,讓體內多餘的垃圾脂肪排洩出去。
中脘穴的位置:從心口窩到肚臍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窩到肚臍眼中央)。
【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
1、疏肝養胃、消食導滯、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作用;2、緩解治療胃痛、腹痛、腹脹、嘔逆、納呆、反胃、食不化、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黃疸、胃擴張等;
3、緩解治療腸鳴、洩瀉、便秘、便血、脅下堅痛、治療慢性肝炎等;
4、緩解治療喘息不止、噁心、痰多、咳喘、失眠、髒躁、癲癇、屍厥、子宮脫垂、蕁麻疹、食物中毒、治療燒心等;
5、減肥的穴位:中脘穴。
【中脘穴的解剖】
在腹白線上,深部為胃幽門部;有腹壁上動、靜脈;布有第七、八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中脘穴主治疾病】
胃脘痛,腹脹,嘔吐,呃逆,翻胃,吞酸,納呆,食不化,疳積,膨脹,黃疸,腸鳴,洩利,便秘,便血,脅下堅痛,虛勞吐血,哮喘,頭痛,失眠,驚悸,怔忡,髒躁,癲狂,癇證,屍厥,驚風,產後血暈。
【中脘穴穴位配伍】
1、配百會穴、足三里穴、神門穴治失眠、髒躁;配膻中穴、天突穴、豐隆穴治哮喘;
2、配梁丘穴、下巨虛穴治急性胃腸炎;
3、配肝俞穴、太沖穴、三陰交穴、公孫穴治療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配上脘穴、梁門穴(電針20分鐘)治膽道蛔蟲症;
4、配陽池穴、胞門、子宮穴(針灸並用),治腰痛、痛經、月經不調(子宮不正);
5、配氣海穴、足三里穴、內關穴、百會穴治胃下垂。
【中脘穴的按摩方法】
按摩法:按摩中脘穴益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按摩,以拇指螺紋面施力。
特別提醒:中脘穴孕婦禁止按摩。
回覆列表
中脘,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上紀、太倉、胃脘。屬任脈。任脈、手太陽與少陽、足陽明之會。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
中上4寸。布有第七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動、靜脈。主治胃痛,嘔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脹,洩瀉,痢疾,疳疾,黃疸,水腫。直刺1-1.5寸。艾炷
灸5-10壯;或艾條灸15-30分鐘。
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於《靈樞·經脈》,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現代常用於治療心絞痛、心肌炎、心律不齊、胃炎、癔病等,直刺0.5~1寸。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痺,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操作方法為直刺1~2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