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正經的軍棍

    德軍表示:我也很無奈,這東西就是嚇人啊。

    我們看喀秋莎火箭炮第一次投入戰場,這是蘇德戰爭初期,費列洛夫大尉率領的炮兵連,裝備七門喀秋莎火箭炮,在奧爾沙向火車站的德軍來了一波齊射,30秒的時間,一百多枚火箭彈就連續不斷的砸到了德軍頭上,德軍瞬間被打蒙了。劃重點,30秒,一百多枚,這是啥概念?火力有多密集,威力有多恐怖?

    以最初的型號BM-13-16為例,這個是使用132mm的火箭彈,一次性搭載16枚,然後一次性打出去也就10秒,這東西密集射擊的時候,也就是一堆火箭彈不停歇的往德軍陣地覆蓋,一直炸,直到炸沒了為止。這132mm的火箭彈,要比普通的炮彈威力大得多,差不多相當於一枚152mm的榴彈。

    這是早期的喀秋莎,後來的喀秋莎就有點變態的存在了。後來有了BM-31-12,這個喀秋莎的火箭彈口徑是300mm,一次性可以搭載12枚。這個其實還好,比較恐怖的是BM-8這一塊的,這個使用82mm口徑的火箭彈,有的可以搭載24枚,有的可以搭載36枚,有的可以搭載48枚,最多的一個可以搭載72枚,當然了,搭載72枚的是放火車上的。

    一旦喀秋莎出動,就是一個什麼效果呢,漫天火箭彈覆蓋過來,這東西不要求打準,但是數量多。滿天飛的同時呢,還有煙霧、標記、照明輪,據說都是嚇唬人用的,飛火箭彈的同時呢,拖著尾焰,還伴隨刺耳尖叫,是人都害怕,內心滿滿的絕望。

    喀秋莎的缺點就在於裝填速度慢,裝個十來分鐘,才能給發射架裝滿了火箭彈。然而呢,這點其實不重要,德軍看見的不是蘇軍裝彈裝了多久,而是這東西都是上百個一起飛過來的。

  • 2 # 縱橫戰略

    “風暴女神喀秋莎”當時差不多把軸心國計程車兵嚇死,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首次建造和部署的火箭炮。

    此類的多管火箭發射器比常規火炮更快速地將炸藥傳送到目標區域,但準確性較低,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裝填。

    與大炮相比,它們比較脆弱,但價格便宜,易於生產且可在任何底盤上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喀秋莎是蘇聯第一批自行生產的自行火炮,通常裝在普通卡車上。這種機動性使得喀秋莎比其他自行火炮更具優勢;就是能在一次性同時發動全火力攻擊,並且在敵人還擊之前撤離。

    喀秋莎的正式名稱是BM-13,BM代表火箭發射器,而13則代表導彈的口徑。

    曾經有一次蘇聯的伊萬·弗萊羅夫上尉帶領由7架BM-13組成的火箭部隊在白俄羅斯的奧爾沙(莫斯科以西500公里)進行戰鬥。

    喀秋莎第一次使用時就超出了蘇聯軍事領導人的期望;這種火箭炮能夠發動攻擊後迅速離開。

    德國國防軍總參謀長弗朗茲·哈爾德在日記中寫道“蘇聯人使用了一種我們從未見過的武器。一場炮彈燒燬了奧爾沙的火車站,所有的部隊和軍事硬體。金屬在融化,土壤在燃燒。”

    對敵人的震懾和破壞性影響主要是由於喀秋莎能夠在短短的幾秒鐘內發出幾聲爆炸,從而覆蓋了廣闊的區域。

    這種齊射的火力相當於70支重型火炮的總和。但是,與傳統的火炮不同,BM-13是可移動的,可以在發射點之間快速移動,這使得敵人很難追蹤。

    從1942年起,喀秋莎還被安裝在美國斯蒂旁克卡車上,蘇聯以此作為租借計劃的一部分。強大而快速,這種卡車也非常適合喀秋莎。

    喀秋莎被證明了是在戰鬥中效率非常高的武器後,蘇聯開始元件了多個導彈部隊並輸送至前線。

    喀秋莎成為了蘇聯使用最廣泛的武器之一,不僅是二戰中蘇聯的主要標誌,也是改變無數人命運的關鍵武器。

    它既是蘇聯打敗德國的主要武器,而且中在對外反擊戰中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爐石傳說奧丹姆版本中立卡在競技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