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再胡喝
-
2 # 第四維86603281
在古代,尤其是北魏之前,都是實行募兵制,和平時期,國家只保留很少部分的軍隊,用於守衛皇宮皇族和政府官僚機關。類似於現在的警察!一旦開戰,往往需要幾個月的募兵時間,各地把新招(抓)來的壯丁集中在一起訓練,參加作戰!平時戰事結束,倖存下來計程車兵除少部分晉升之外,大部分都遣還老家,耕地務農!所以非戰時,國家養的軍隊很少,所需糧草也就比較穩定,國家財政完全可以支撐!一旦開戰,所需兵力往往是平時的十倍、幾十倍,又是在邊遠地區,所以一旦戰時,很容易發生糧草缺失的情況!
-
3 # 17942601573
這個問題涉及到兵制,各朝代兵制不一樣。具體到戰國,是全民義務兵制,凡20(弱冠)(也有15)至60歲的男子都有當兵的義務,非戰時當兵是有期限的輪換的,數量也有定額,戰時全民皆兵。由於平時和戰時人數完全不同,而平時不編入伍的國家是不管的,而一打起仗來大家都一樣,糧就不夠了。
-
4 # 遠方44238589
古代的軍隊分為兵和丁,兵是職業軍人,由國家統一管理,丁就跟現在的民兵一樣,農閒時訓練,農忙時種地,戰時由國家調動,不參戰時國家不供給糧餉,參戰時國家才提供糧餉,這種軍人戰大多數,所以,不爆發戰爭時國家糧餉充足,一但戰爭軍隊人數急劇增加,糧餉就會緊張,再加運輸能力落後,戰爭當地很難供給,要從大後方長途運輸,等到了前線,途中消耗就佔到一半,戰爭順利時還可以有繳獲,要是吃了敗仗那就不好說了。
-
5 # 風雨中的梅雲
在古代,士兵們不打仗也能有飯吃。這是平時。但如果在戰場上,糧草就不夠用了。為什麼會不夠用呢?有好幾個原因。不過這幾個原因的最終都是兩個字。損耗。1,運輸中的損耗。在古代,道路交通不發達,運載工具不發達。而且,運輸速度非常慢。所以,才會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之說。2,運輸過程中的損耗。由於道路的原因和運輸工具的效率都不好。這就會增加軍糧的運輸成本。比如,一輛車可以運載2000斤糧食。這的要1-2頭牲口或2-4個人。一個人一天消耗2斤糧食。牲口就吃的更多了。假設,這兩千斤糧草要在路上走一個月。送到軍營時,還能剩多少?所以,孫子兵法裡特別強調,糧不三載。意思就是軍糧要就近收集。所以,在古代。軍隊大多都會就近收集糧草。辦法當然是野蠻居多了。所以,老百姓叫他們兵匪。3,運輸過程中的非正常損耗。運輸過程中,遭到敵方的偷襲甚至是焚燒。4,到達軍營後。還是會遭到非正常的損耗的可能性也不小。比如,敵軍偷營,或者是因被迫撤退而自己焚燒(為了不留給敵人,多餘或帶不走的糧草就會被己方點燃)不僅如此。還有一個詞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堅壁清野。如此一來,糧草不夠就太正常了。比如,十萬斤軍糧,需要走三個月。等到達軍營後,能剩下多少?正常情況下。能剩下一半就不錯了。要是趕上個下雨塌方等自然災害,消耗更多。再加上古代打仗,斷其糧道的事大規模發生。運到軍營的糧草數量就更少了。如果碰上個以權謀私的領導,軍糧消耗就更加恐怖了。所以,古代運送軍糧。路上的人馬用度都是有一定比例的。一個人一天多少糧草。牲畜多少糧草。都是有精確計算的。說了這麼多原因。其實還是那兩個字。損耗。但如果在己方軍營裡。不打仗的話。這些損耗幾乎都不會發生。這也是為什麼軍糧一到打仗的時候,消耗的特別快的原因了。
-
6 # 普興居士
主要是運力不行。別說古時就民國時一輛鐵輪車是最好交通運輸工具。兩駱子只能一千五百斤左右千里運糧光人車來回得吃一多半。故兵法有運十終一說法。
-
7 # 石海釣沉
所謂"千里饋糧,士有飢色",冷兵器時代,後勤問題一直是長期困擾前線軍事行動的最大障礙。
宋代的沈括曾對軍隊轉輸問題進行過具體研究,大致解困是,如果離境三四天左右,士兵自己攜帶糧食基本就夠,七八天十天左右就得需要一定數量的人員進行專門運輸,一個月左右問題就很嚴重,因為要沿線設定兵站輾轉運輸,同時還要留下兵力保護糧道,所以100石糧食能運輸到前線最樂觀的估計是隻剩下三五石而已。
所以,如果戰爭是在自己勢力範圍之內或家門口 情況還好些。而一旦戰事膠著了就成了無底洞。戰國時代的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在雙方接壤的上黨地區各自集結了五十萬以上的軍隊,打了場曠日持久的持久戰,關於此戰,世人批評的都是趙王臨陣換將的草率和趙括志大才疏的孟浪。但實際上,最後的結果其實是由生產力水平決定的。當時的秦國綜合國力是趙國兩倍以上,但長平之戰已經讓秦國面臨崩潰的境地,比秦國能力還差的趙國日子會好過嗎?實際上,啟用趙括的最主要前提就是,生產能力略遜一籌的趙國率先要國家破產,只能放棄廉頗為代表的穩健派長期作戰的策略,改為啟用新人推行速戰,企圖在糧食徹底耗光前能僥倖得勝。如果趙括獲勝,是不是又會是一個破釜沉舟的生動案例呢?
-
8 # 吃瓜莫忘種瓜人
糧草輜重的問題,在東西方差別很大。中國古代遠征往往會出現糧草問題。麻煩在於運輸成本,尤其是遠征塞北的時候。一來,以陸運為主的軍需輸送,成本遠遠高於水運,按歐洲的計算,大概是三十倍的成本。二來,地形問題帶來的道路建設難度,中國總體多山,修路到西北實在是艱難。三來,車輛技術問題,中國一直沒有成熟的四輪馬車技術。
以上幾點,偏偏都是羅馬帝國的優勢。地中海就是一個大湖,且總體波平浪靜。羅馬人超級熱愛修路,且有著高超的古代高速公路修築技術,而且,歐洲和西亞氣候地形比東亞相比要溫和平緩不少。古代歐洲較早有了四輪馬車技術,使得運量大大提升。
最後補充一點。羅馬人去攻擊的,無論是迦太基,埃及,還是西班牙,高盧,甚至兩河流域,都是產糧的好地方。而古代中國,要去征討的,都是北邊的不毛之地,或者南邊的瘴氣遍佈的深山老林
-
9 # 攸攸2019
在古代的戰爭中,一個長期存在的重要問題是“糧草問題”,也就是糧食問題。將軍們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足見此問題的重要性。大家有疑問,即使不打仗,人總歸是要吃飯的,為何一打仗就總是很容易出現糧食危機,平民百姓無糧可吃甚至餓死呢。我們一起來試著來分析下原因,大概一下幾點原因吧。
1. 士兵卡路里消耗量的變化
一個成年男性在日常狀態下,一天大概消耗2000大卡,重體力勞動至少4000大卡。春種秋收屬於重體力勞動,行軍打仗更是重體力的活動,其消耗的卡路里可能還要多。在過去的農村,在農閒時不怎麼動,人們喝點稀飯就行了;到了農忙時節,吃了兩碗乾飯下地幹活,收工回到家又餓了,還得再吃一碗,這就是消耗量差別。
一個出征計程車兵,攜帶必需品:弓箭或長矛、甲冑、三五日的糧食、水囊、備用衣物鞋子,有的還需要攜帶斧子(伐樹砍柴)、繩子、帳篷、布袋,估計還需要帶鍋和做飯的器具。古代兵制十人一火,既一個灶鍋,大概自己做飯吧。這樣羅列下來,即使有隨軍的民夫、騾馬分擔一些,士兵行軍時負擔也是很重的。行軍每日三十里,傍晚紮營巡邏,到了戰場列陣出戰,衝擊搏殺。也就是說,一個士兵從出征之日起,直至戰爭結束歸來,中間這段時間,卡路里的消耗量很大,保守估計也是平時的2倍。
騎兵部隊的消耗量變化更大。
2. 後勤人員的消耗量
後勤人員的消耗是個容易忽略的點。軍隊需要後勤補給,古代軍隊的後勤主要有:運送糧草、物資、其他消耗品等。夢溪筆談中說,大概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出征的距離加大,需要的民夫更多。這些人跋涉千里,遠端運輸,同樣耗費很大的體力,消耗同樣很大。
運輸不少需要馬車、騾子,它們乾重活時光吃草料是不行的,需要吃馬豆,消耗量同樣很大。
這樣合計起來,簡單估計,卡路里的消耗量也是平時的2倍。
當然,如果沿江河而下,走水運消耗量會小一些;如果出征距離過遠,或山脈眾多,穿越沙漠,後勤消耗會飆升!
3. 戰爭物資生產的消耗量
非戰爭時期,戰爭物資可能只開動了20%的速率來生產,備戰期及戰爭期間會100%全負荷生產。弓箭、甲冑、刀槍、弩車、盾牌,滿負荷的生產需要大量的手工業者。他們幹中重度的體力勞動,同樣需要大量的糧食。
這樣我們來模擬估算一下。有一個100萬人口的國家,和平時期需要消耗100萬單位的糧食。現在他參加一場戰爭,派出2萬士兵,出征距離中等,總耗時1年,需要多消耗多少糧食。
士兵消耗:2*2=4;後勤:3*2*2=12;生產:2*2*2=8(假設1個士兵需要2個生產人員)
社會總消耗:100-2-6-4+(4+12+8)=112
這樣來看,只是派出了2萬士兵,佔社會總人口的比例2%,但社會總消耗量卻增加了12%。
如果派出計程車兵更多,或者出征距離過遠,或者長時間的戰爭,會很輕易的打破糧食的平衡狀態,糧食危機就出現了。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最簡單的估算,實際的消耗量應該更大。戰爭是複雜的,需要多兵種配合,騎兵不可或缺,他們的消耗量是步兵的數倍。
-
10 # 嗨嗨的泥子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士兵不打仗也要吃飯,但是是固定在一個地方,沒有運輸問題,在本地就解決了。打起仗來就不一樣了,跑到別人地盤上,吃的肯定是後勤送來的,路途越遠路上消耗越多,到前線的糧食就越少,所以沒糧草回來就有飯吃了。糧草不足多少後勤補給跟不上導致的。
回覆列表
和平時期兵營是固定的,運輸線也是可循的,通暢的。戰時部隊飄忽不定,道路崎嶇,還有押送部隊的糧食消耗,戰亂時農事荒廢,流民飢寒交迫,也對運輸糧食造成威脅。敵軍對糧倉的劫掠,造成供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