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巫女阿滿
-
2 # 老虎的虎
龍的崇拜其實還是源於祖先崇拜,我們可以有個假設,上古時期,一個部落無意中發現了恐龍的化石。他們從未見過如此體型碩大的動物骨骼,於是,如同神蹟一般膜拜。其他部落也紛紛歸順。這種神蹟也被稱作龍。
-
3 # lynn季
龍是古人觀天象而創造出來的神,在星空中是固定的星宿。與龍同樣古老的還有朱雀、玄武、白虎和麒麟,騰蛇也曾經是非常重要的星宿,不過後來合併到玄武之中,就不單獨提及。古人觀星定時、定季節、定方向,中國天文發展非常早,古代的二十八宿就是由中國向西方傳播,因此在印度、阿拉伯、甚至美索不達米亞文化中都能看到二十八宿的影子。龍文化起源於中國,中國龍形象的創造也正是源於東方青龍七宿。甲骨文的龍字和東方青龍的形象幾乎吻合。
《山海經》是一部地理書,不涉及天文知識,沒有龍的記載也是正常。《山海經》成書在戰國期間,是對九鼎上山海圖的描述,多為各地風物,很多怪獸也會被稱為龍,比如燭龍之類。這種介紹裡還摻雜了很多戰國時期文化的因素,比如五行學說的發展,創造出五色的龍。而這一時期,從西方來的文化也已經滲透到了中國文化中,比如有翅膀的龍。中國龍文化不斷髮展,吸收各地文化,形象也越加複雜、世俗。
《山海經》中也有龍的影子。龍這個字的讀音源自於“雷”。雷和龍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黃帝戰蚩尤的時候,還曾取雷龍之骨做鼓槌,以震懾魑魅魍魎。
此外,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非常重要,常應用在建築、織物、器物之上,不僅美觀,還有吉祥的寓意。
這四神對華人來說有生活中的實際需求,也有信仰上的力量,他們是我們抬頭就能看得見的天神。他們指引我們生、指引我們死,讓我們不會失去方向。
-
4 # 巨龍風暴
從早期出土的文物來看,最早的龍是無足的蛇形象,甲骨文的龍也是蛇形,因此可以推斷出龍的原型是一種大蛇(即蟒蛇),而不是鱷魚。
下圖是甲骨文龍的形象:
可以看到,是一條蛇的形狀,有巨口,頭上那個類似王冠的東西,是甲骨文“辛”字,表示一種蛇形權威,蛇王。而蟒蛇是最大的蛇,古時候廣泛分佈於長江流域,蟒蛇能吞人,因此用巨口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而古代中國黃河,長江流域只有一種鱷魚——揚子鱷,古時叫“鼉”,下面是鼉字甲骨文形象:
可以看出,鱷魚和龍截然不同,因此龍的原型不是鱷魚,而是大蛇(蟒蛇)。
回覆列表
《山海經》中是有龍的,而且和龍有關的記載非常多,只不過沒有描述為我們現在印象中集各種動物特徵為一身、承載華人精神信仰的龍。
聞一多在《伏羲考》中提出一個觀點,認為龍是隻存在與圖騰而不存在於生物界的一種圖騰綜合體,龍的形象是在不斷演變豐富的。這是龍兼具各種動物特徵的一種解釋。同時,這也能解釋《山海經》中沒有出現我們心目中的龍的原因。
但是《山海經》中是有很多龍元素的。
《山海經》裡對於龍的記載十分豐富,大致包括以下幾種:
一,以龍命名山水,比如《西山經》中的龍首之山,《北山經》的維龍之山,《大荒經》的龍山等等。
二 神話人物名,如應龍、宴龍、燭龍等,其中以燭龍給人的印象最為深刻。燭龍神格極高,很多學者都認為燭龍是盤古的原型之一。
三 用以形容面貌。《山海經》中的很多神在描述時有“人身龍首”“馬身龍首”等記載,可以龍在當時人心目中有一個固定的、相對熟悉的形象。
四 植物、藥材名字,比如《中山經》中的龍骨,有治病的療效。龍骨又有生龍骨、陸虎遺生等別名,一些學者考證龍骨應為哺乳動物的化石。
五 直接描述龍,比如祝融、夏開、冰夷的坐騎,又如夸父、雨師妾手耳上的龍,不過文中沒有具體描述。
可見,《山海經》中雖然沒有文化象徵意義上的、已成完全體的龍,但是龍元素是非常多的,這些元素或許對後世龍的形象構建有著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