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透過生動的畫面表現出來的達到“內情”與“外物”相統一而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境界。意象是意境構成的“細胞”,若干個和諧統一的意象構成一個完整的意境。要創造詩歌的意境就必須處理好意、象之間的辨證關係。這一關係,從內容上說,表現在物與志、景與情、事與理、人與意的辨證關係;從形式上說,表現在藏與露、虛與實、跳與聯的辨證關係。只有從內容、形式上處理好意象之間的辨證關係才能創造出詩歌思想意義與藝術形象高度合一的藝術境界——意境。
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透過生動的畫面表現出來的達到“內情”與“外物”相統一而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境界。意境是情與景的水乳交融,是形神情理和諧的溶合。換句話說,意境是文藝作品思想意義與藝術形象的高度統一的藝術環境,是作者滲透了美學思想和情感而創造出來的藝術形象。
意境是一切文藝作品,特別是詩歌所追求的審美目標,是中國傳統的文藝鑑賞中所極為重視的一個審美課題。詩歌論壇上有句話,叫“詩歌好不好看構思,美不美看意境”,事實也是如此。就拿僅二十字的柳宗元《江雪》為例(幹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作者把天寒地凍(意象)、人鳥絕跡(意象)的雪景垂釣(合稱“境”)與自己遭到貶斥以後孤獨無援的心情(意)融為一體,創造了一種悽清孤寂的境界,這便是意境。
這種能引發讀者想像並使讀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的藝術境界是歷代詩人所追求的,也是詩歌創作的最高美學境地,詩有沒有詩味就表現在這點上。怎樣創造這種神秘美妙而又有無窮魅力的意境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處理好意象之間辯證關係,或者說意境源於意象之辯證之中。
意象不是意境,但與意境有密切的關係。意境是整篇作品主觀思想與藝術形式溶於一體的環境,是整首詩歌的整體畫面、完整形象的表現。意象只不過是構成藝術境界的“細胞”,是意境的“零部件”,是意境創造的基礎。綜而言之,兩者應是全部與區域性、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一般地說,若干個和諧統一的意象構成一個美麗的意境。
要創造詩歌的意境,必須處理好意象之間的辯證關係。何為意象辯證關係呢?通俗地說,意象即意之象,包括意和象兩個方面及由兩者結合而產生具有新涵義的情境。象即詩歌所描繪的形象、表象、外物,是客觀的、可見的、具體的、生動的。好詩必有“象”,故蘇軾贊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象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反映到作品的東西,是“意”所得以寄託的外物,包括視覺表象、聽覺表象、味覺表象、嗅覺表象和觸覺表象,這是詩人對客觀世界選擇取捨的結果。“意”即詩歌透過“象”所要表達的內情、主旨,是主觀的、不可見的、抽象的、概括的,是象所蘊藉的情意。古人所云為“言(象)外有無窮之意”。通常我們可以把象理解為詩中的人、事、物、景等外物,把意解釋為志、理、情、義等內旨,只不過側重點不同而已。比如,詩句“從星星的彈孔中,會流出血紅的黎明”,這詩句不能說有意境,但卻有意象。星星、彈孔、血、黎明……可稱“象”,意為這些外物組合、疊加而形成的與通常不一樣的新的意思(似乎可以理解為經過黑夜的戰鬥,黎明因此來臨)。這兩者的和諧統一,合稱為“意象”。
意與象關係應該是辯證的,從哲學角度講,它們的關係為形式與內容的關係。象即形式,意為內容。它們辯證的對立統一在一起。一定的內容要一定的形式表現,一定的形式服務於一定的內容。所以說,象為意存,意從象出,無意之象似乎魂無以附託。因此,意於象猶如象於意,兩者難分不解,合而為一,象為意之形式,意為象之內容。
怎樣處理好意象之間的辯證關係而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呢?首先從意象內容上談起。具體地說,由於詩之寫作內容,側重不同、角度不同,意象之辯證關係可以理解為物與志、景與情、事與理、人與意的辯證關係。
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透過生動的畫面表現出來的達到“內情”與“外物”相統一而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境界。意象是意境構成的“細胞”,若干個和諧統一的意象構成一個完整的意境。要創造詩歌的意境就必須處理好意、象之間的辨證關係。這一關係,從內容上說,表現在物與志、景與情、事與理、人與意的辨證關係;從形式上說,表現在藏與露、虛與實、跳與聯的辨證關係。只有從內容、形式上處理好意象之間的辨證關係才能創造出詩歌思想意義與藝術形象高度合一的藝術境界——意境。
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透過生動的畫面表現出來的達到“內情”與“外物”相統一而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境界。意境是情與景的水乳交融,是形神情理和諧的溶合。換句話說,意境是文藝作品思想意義與藝術形象的高度統一的藝術環境,是作者滲透了美學思想和情感而創造出來的藝術形象。
意境是一切文藝作品,特別是詩歌所追求的審美目標,是中國傳統的文藝鑑賞中所極為重視的一個審美課題。詩歌論壇上有句話,叫“詩歌好不好看構思,美不美看意境”,事實也是如此。就拿僅二十字的柳宗元《江雪》為例(幹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作者把天寒地凍(意象)、人鳥絕跡(意象)的雪景垂釣(合稱“境”)與自己遭到貶斥以後孤獨無援的心情(意)融為一體,創造了一種悽清孤寂的境界,這便是意境。
這種能引發讀者想像並使讀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的藝術境界是歷代詩人所追求的,也是詩歌創作的最高美學境地,詩有沒有詩味就表現在這點上。怎樣創造這種神秘美妙而又有無窮魅力的意境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處理好意象之間辯證關係,或者說意境源於意象之辯證之中。
意象不是意境,但與意境有密切的關係。意境是整篇作品主觀思想與藝術形式溶於一體的環境,是整首詩歌的整體畫面、完整形象的表現。意象只不過是構成藝術境界的“細胞”,是意境的“零部件”,是意境創造的基礎。綜而言之,兩者應是全部與區域性、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一般地說,若干個和諧統一的意象構成一個美麗的意境。
要創造詩歌的意境,必須處理好意象之間的辯證關係。何為意象辯證關係呢?通俗地說,意象即意之象,包括意和象兩個方面及由兩者結合而產生具有新涵義的情境。象即詩歌所描繪的形象、表象、外物,是客觀的、可見的、具體的、生動的。好詩必有“象”,故蘇軾贊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象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反映到作品的東西,是“意”所得以寄託的外物,包括視覺表象、聽覺表象、味覺表象、嗅覺表象和觸覺表象,這是詩人對客觀世界選擇取捨的結果。“意”即詩歌透過“象”所要表達的內情、主旨,是主觀的、不可見的、抽象的、概括的,是象所蘊藉的情意。古人所云為“言(象)外有無窮之意”。通常我們可以把象理解為詩中的人、事、物、景等外物,把意解釋為志、理、情、義等內旨,只不過側重點不同而已。比如,詩句“從星星的彈孔中,會流出血紅的黎明”,這詩句不能說有意境,但卻有意象。星星、彈孔、血、黎明……可稱“象”,意為這些外物組合、疊加而形成的與通常不一樣的新的意思(似乎可以理解為經過黑夜的戰鬥,黎明因此來臨)。這兩者的和諧統一,合稱為“意象”。
意與象關係應該是辯證的,從哲學角度講,它們的關係為形式與內容的關係。象即形式,意為內容。它們辯證的對立統一在一起。一定的內容要一定的形式表現,一定的形式服務於一定的內容。所以說,象為意存,意從象出,無意之象似乎魂無以附託。因此,意於象猶如象於意,兩者難分不解,合而為一,象為意之形式,意為象之內容。
怎樣處理好意象之間的辯證關係而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呢?首先從意象內容上談起。具體地說,由於詩之寫作內容,側重不同、角度不同,意象之辯證關係可以理解為物與志、景與情、事與理、人與意的辯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