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地處魯中山區和魯北平原洽接地帶,由南到北依次排列一大片的低山丘陵一小片的河谷階地和介於兩者之間的山前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意思是傾斜著的地兒。這地勢在現在來看好像不咋地,發展經濟建設起來費事費力,在過去冷兵器時代,有易守難攻扼守要隘之效用。
所以,在華夏漫漫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青州迭為名城重鎮,有12年國都、1065年省會、1606年府衙、2216年縣治的歷史,在全國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山東境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四百多年之久。由於青州具有顯要的地位,歷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也比較多。
西漢元封五年,設青州刺史部,是全國13刺史部之一,治所廣縣城,轄5郡4國100多縣。魏晉南北朝仍置青州刺史部,轄9郡47縣,期間公元399年-410年作為南燕國國都,慕容德成為山東境內的唯一一個皇帝。
隋置青州總管府,轄4郡36縣。唐仍先後置青州總管府、都督府,轄8州49縣,中唐及五代設平盧淄青節鎮,轄15州。北宋初設京東路,轄26府、州、軍、89縣,熙寧七年設京東東路,轄1府7州36縣。金設山東東路,轄2府11州53縣83鎮。
元初設益都行省,後設山東東西道宣慰司,轄3路12州44縣。明初設山東行中書省,轄6府15州89縣,洪武九年即1376年移治歷城。此後,明中後期及清代一直作為青州府治所。青州古城池也隨著歷史的變革不斷變遷,漢設廣縣城。
晉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建廣固城,經六次大攻堅戰,至410年夷為平地。東晉滅南燕後,另築東陽城。北魏孝明帝築南陽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裡,其規模比濟南高3尺長1裡。
青州地處交通要衝,地理位置優越。“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負海之饒”,東扼半島,南控沂蒙,北望渤海,為歷代軍事重鎮。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員兼顧軍事,唐五代時期青州是平盧節度使治所。宋金在此設鎮海軍,北宋在此設京東東路安撫使,金代設山東東西路統軍使,元設益都帥府、元帥府,明設山東都衛、都指揮使司,清設山東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駐防城。
1948年解放時設立青州特別市,這或許也是青州歷史上最後一次體驗其政治軍事重鎮的光芒,1948年3月-1949年4月,華東局駐青州。1952年又恢復益都縣。1986年,益都縣撤縣設市名為青州。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青州人文資源積澱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鮮明,理所當然,順理成章。
青州最牛逼的地方就是博物館,不是因為它是中國唯一一座縣級一級博物館,而是它的館藏文物達三萬餘件國家珍貴文物有一千多件。可能一般人不太懂這裡的玄妙,我也是每次被邀前往不耐煩,屢次再三才明白,它的東西太多以至於只能長期在各地多處巡展,不停更換,誤認他鄉為故鄉。
青州古城兜兜轉轉的地方不少,有古東陽城的北關古街區、宋城;有古南陽城區域內的南陽河觀光帶、偶園歷史文化街區、南門街區以及東關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區。現存有北門大街、東門大街、偶園街、北營街、南營街、昭德街等10000多米明清古街道上百條古街巷,街巷肌理清晰,空間佈局完整,大部分街巷的名稱已經延續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較為完好地保留了古青州傳統的市井風情和社會習俗風貌。
青州沿街商業建築色彩基調以沉穩的黑色為主,邊框、封簷板等勾飾紅色邊框或綠、青、黃色色塊。門板或沿街大門上張貼紅色對聯或年畫,以街中色彩豔麗的行業懸挑幌子和遮擋布幔、廣告牌匾等來體現大街熱鬧的商業氛圍。
青州民居以硬山式為主,用小青磚仰鋪,屋脊平直,或實心磚或小瓦片堆砌;垂脊或合瓦三道,或豎磚上合筒瓦,一般帶外撇戧脊;院落的一些門窗細部和建築色彩等方面具有宋明時代的典型特徵,重要廳堂的屋架會有綠旋子帶錦文彩繪、室內的隔斷裝飾也大多為方格。
青州地處魯中山區和魯北平原洽接地帶,由南到北依次排列一大片的低山丘陵一小片的河谷階地和介於兩者之間的山前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意思是傾斜著的地兒。這地勢在現在來看好像不咋地,發展經濟建設起來費事費力,在過去冷兵器時代,有易守難攻扼守要隘之效用。
所以,在華夏漫漫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青州迭為名城重鎮,有12年國都、1065年省會、1606年府衙、2216年縣治的歷史,在全國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山東境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四百多年之久。由於青州具有顯要的地位,歷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也比較多。
西漢元封五年,設青州刺史部,是全國13刺史部之一,治所廣縣城,轄5郡4國100多縣。魏晉南北朝仍置青州刺史部,轄9郡47縣,期間公元399年-410年作為南燕國國都,慕容德成為山東境內的唯一一個皇帝。
隋置青州總管府,轄4郡36縣。唐仍先後置青州總管府、都督府,轄8州49縣,中唐及五代設平盧淄青節鎮,轄15州。北宋初設京東路,轄26府、州、軍、89縣,熙寧七年設京東東路,轄1府7州36縣。金設山東東路,轄2府11州53縣83鎮。
元初設益都行省,後設山東東西道宣慰司,轄3路12州44縣。明初設山東行中書省,轄6府15州89縣,洪武九年即1376年移治歷城。此後,明中後期及清代一直作為青州府治所。青州古城池也隨著歷史的變革不斷變遷,漢設廣縣城。
晉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建廣固城,經六次大攻堅戰,至410年夷為平地。東晉滅南燕後,另築東陽城。北魏孝明帝築南陽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裡,其規模比濟南高3尺長1裡。
青州地處交通要衝,地理位置優越。“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負海之饒”,東扼半島,南控沂蒙,北望渤海,為歷代軍事重鎮。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員兼顧軍事,唐五代時期青州是平盧節度使治所。宋金在此設鎮海軍,北宋在此設京東東路安撫使,金代設山東東西路統軍使,元設益都帥府、元帥府,明設山東都衛、都指揮使司,清設山東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駐防城。
1948年解放時設立青州特別市,這或許也是青州歷史上最後一次體驗其政治軍事重鎮的光芒,1948年3月-1949年4月,華東局駐青州。1952年又恢復益都縣。1986年,益都縣撤縣設市名為青州。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青州人文資源積澱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鮮明,理所當然,順理成章。
青州最牛逼的地方就是博物館,不是因為它是中國唯一一座縣級一級博物館,而是它的館藏文物達三萬餘件國家珍貴文物有一千多件。可能一般人不太懂這裡的玄妙,我也是每次被邀前往不耐煩,屢次再三才明白,它的東西太多以至於只能長期在各地多處巡展,不停更換,誤認他鄉為故鄉。
青州古城兜兜轉轉的地方不少,有古東陽城的北關古街區、宋城;有古南陽城區域內的南陽河觀光帶、偶園歷史文化街區、南門街區以及東關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區。現存有北門大街、東門大街、偶園街、北營街、南營街、昭德街等10000多米明清古街道上百條古街巷,街巷肌理清晰,空間佈局完整,大部分街巷的名稱已經延續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較為完好地保留了古青州傳統的市井風情和社會習俗風貌。
青州沿街商業建築色彩基調以沉穩的黑色為主,邊框、封簷板等勾飾紅色邊框或綠、青、黃色色塊。門板或沿街大門上張貼紅色對聯或年畫,以街中色彩豔麗的行業懸挑幌子和遮擋布幔、廣告牌匾等來體現大街熱鬧的商業氛圍。
青州民居以硬山式為主,用小青磚仰鋪,屋脊平直,或實心磚或小瓦片堆砌;垂脊或合瓦三道,或豎磚上合筒瓦,一般帶外撇戧脊;院落的一些門窗細部和建築色彩等方面具有宋明時代的典型特徵,重要廳堂的屋架會有綠旋子帶錦文彩繪、室內的隔斷裝飾也大多為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