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映的《妖貓傳》再次引燃了華人的楊貴妃熱潮,一則“山口百惠自稱楊貴妃後人”的舊聞也再次被炒熱,不少人華人並不相信,楊貴妃死於馬嵬坡是中國史書上鐵板釘釘的事情,山口百惠怎麼可能如日本媒體所說是楊貴妃的後人呢?蒐集了一些資料,發現山口百惠的說法在日本還真是很有市場的,並不完全是空穴來風。
一、日本盛傳楊貴妃東渡日本
在日本很多地區都流傳著楊貴妃東渡日本的傳說,大致內容是楊貴妃在馬嵬坡詐死,在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的幫助下逃亡日本。至於到達日本的境遇又有兩個版本:
1.山口版傳說
日本山口縣流傳的說法是,楊貴妃乘救生小艇漂浮至山口縣久津(今長門市油谷町)上岸,但途中已染病的貴妃不久便病逝,村民將她葬於當地。現在日本久津就以“楊貴妃之鄉”作為旅遊宣傳,當地寺廟二尊院內有楊貴妃墓。相傳“安史之亂”平息後,唐明皇派遣人帶著兩尊佛像來到日本探尋楊妃墓地的下落,因為沒有找到楊貴妃墓便放在了京都清涼寺,後來人們得知楊妃被安葬在山口縣,將這兩尊佛像送到山口縣,並興建了二尊院。京都人也喜愛楊貴妃,於是複製了兩尊佛像,京都清涼寺和山口二尊院放置新舊佛像各一尊。二尊院每年十月份舉行祭祀楊貴妃的“火焰祭”。傳說的登陸地點還有一種說法是山口縣的荻町,在當地長壽寺內也有楊貴妃墓。
2.京都版傳說
楊貴妃在瀨戶內海的某港口上岸,獲孝謙天皇接見,後定居並死於京都。貴妃生前受朝廷禮遇,曾助孝謙天皇平定內亂並參與朝政。
除了山口縣和京都,日本還有很多地區宣傳自己擁有楊貴妃遺蹟。例如:熊本縣天草市新和町有楊貴妃曾在該地龍洞山生活之傳說,還流傳她用隨身的藥“楊貴妃湯”治好該地村民瘟疫的故事。神奈川縣金澤稱名寺收藏有楊貴妃使用過的玉珠簾。新和町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行楊貴妃祭。山口百惠自稱是楊貴妃的後人,華人覺得難以置信,但在日本人眼中可能會覺得有幾分可信。
二、楊貴妃不可能東渡日本並有後人
雖然日本盛傳楊貴妃東渡日本,但是這基本上不可能的。如上所述,中國史書明確說了楊貴妃死於馬嵬坡。而且以唐代的交通條件來說,楊貴妃乘救生小艇漂浮到日本顯然是不可能的。本人根據木宮泰彥的《中日交通史》做了粗略統計,有唐一代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國共計十九次,其中十次發生了重大事故,多人死於往返路上。後來日本大臣以渡海困難為由奏請停止派遣遣唐使。據日本史料記載,當時派出的遣唐使規模大多為幾百人。試想,當時可以乘坐上百人的大型海船還很難成功渡海,乘坐救生小艇的成功機率更為是近乎為零吧。
三、日本的楊貴妃傳說靈感源自《長恨歌》
中國的《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史書都明確記載了楊貴妃死於馬嵬坡。《舊唐書》記載,唐玄宗後來為楊貴妃遷葬,但是這兩本史書都沒記載楊貴妃遷葬後的具體地點。《舊唐書》說遷葬時發現“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新唐書》則少了“肌膚已壞”之語。這就給人留下了貴妃未死的想象空間。在著名的《長恨歌》中,白居易創作出了楊貴妃死後成仙的情節。詩中說唐玄宗思念楊貴妃,委託一個道士尋找其靈魂,最後在東海仙山蓬萊宮找到楊貴妃。楊貴妃託道士將一支金釵帶回給玄宗。《長恨歌》傳入日本後在日本廣泛流傳,從日本平安時代開始,陸續出現大量楊貴妃成仙題材的藝術作品。這個傳說後來與日本本土文化結合,在日本形成了新的民間信仰,有些地方傳說楊貴妃是日本守護神熱田明神(或內天神)轉世;有些地方則傳說楊貴妃死後成了觀世音。
由於《長恨歌》等文學作品說楊貴妃成仙后住在東海的蓬萊仙山,這個傳說刺激了日本人民的想象,把這個東海中的仙山附會成了日本。出於對絕世美人紅顏早逝的同情,也是出於對盛唐強國的仰慕,日本人民又把楊貴妃附會成了日本的守護神;同時還衍生了楊貴妃定居日本的傳說。正如中國經常出現認歷史名人為祖先的事情一樣,日本出現認楊貴妃為祖先的事情也很容易理解。因為仰慕大唐,以楊貴妃後人自居,日本人覺得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據說連西門慶都有人爭著認祖歸宗呢,更何況是大美人楊貴妃?
前不久上映的《妖貓傳》再次引燃了華人的楊貴妃熱潮,一則“山口百惠自稱楊貴妃後人”的舊聞也再次被炒熱,不少人華人並不相信,楊貴妃死於馬嵬坡是中國史書上鐵板釘釘的事情,山口百惠怎麼可能如日本媒體所說是楊貴妃的後人呢?蒐集了一些資料,發現山口百惠的說法在日本還真是很有市場的,並不完全是空穴來風。
一、日本盛傳楊貴妃東渡日本
在日本很多地區都流傳著楊貴妃東渡日本的傳說,大致內容是楊貴妃在馬嵬坡詐死,在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的幫助下逃亡日本。至於到達日本的境遇又有兩個版本:
1.山口版傳說
日本山口縣流傳的說法是,楊貴妃乘救生小艇漂浮至山口縣久津(今長門市油谷町)上岸,但途中已染病的貴妃不久便病逝,村民將她葬於當地。現在日本久津就以“楊貴妃之鄉”作為旅遊宣傳,當地寺廟二尊院內有楊貴妃墓。相傳“安史之亂”平息後,唐明皇派遣人帶著兩尊佛像來到日本探尋楊妃墓地的下落,因為沒有找到楊貴妃墓便放在了京都清涼寺,後來人們得知楊妃被安葬在山口縣,將這兩尊佛像送到山口縣,並興建了二尊院。京都人也喜愛楊貴妃,於是複製了兩尊佛像,京都清涼寺和山口二尊院放置新舊佛像各一尊。二尊院每年十月份舉行祭祀楊貴妃的“火焰祭”。傳說的登陸地點還有一種說法是山口縣的荻町,在當地長壽寺內也有楊貴妃墓。
2.京都版傳說
楊貴妃在瀨戶內海的某港口上岸,獲孝謙天皇接見,後定居並死於京都。貴妃生前受朝廷禮遇,曾助孝謙天皇平定內亂並參與朝政。
除了山口縣和京都,日本還有很多地區宣傳自己擁有楊貴妃遺蹟。例如:熊本縣天草市新和町有楊貴妃曾在該地龍洞山生活之傳說,還流傳她用隨身的藥“楊貴妃湯”治好該地村民瘟疫的故事。神奈川縣金澤稱名寺收藏有楊貴妃使用過的玉珠簾。新和町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行楊貴妃祭。山口百惠自稱是楊貴妃的後人,華人覺得難以置信,但在日本人眼中可能會覺得有幾分可信。
二、楊貴妃不可能東渡日本並有後人
雖然日本盛傳楊貴妃東渡日本,但是這基本上不可能的。如上所述,中國史書明確說了楊貴妃死於馬嵬坡。而且以唐代的交通條件來說,楊貴妃乘救生小艇漂浮到日本顯然是不可能的。本人根據木宮泰彥的《中日交通史》做了粗略統計,有唐一代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國共計十九次,其中十次發生了重大事故,多人死於往返路上。後來日本大臣以渡海困難為由奏請停止派遣遣唐使。據日本史料記載,當時派出的遣唐使規模大多為幾百人。試想,當時可以乘坐上百人的大型海船還很難成功渡海,乘坐救生小艇的成功機率更為是近乎為零吧。
三、日本的楊貴妃傳說靈感源自《長恨歌》
中國的《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史書都明確記載了楊貴妃死於馬嵬坡。《舊唐書》記載,唐玄宗後來為楊貴妃遷葬,但是這兩本史書都沒記載楊貴妃遷葬後的具體地點。《舊唐書》說遷葬時發現“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新唐書》則少了“肌膚已壞”之語。這就給人留下了貴妃未死的想象空間。在著名的《長恨歌》中,白居易創作出了楊貴妃死後成仙的情節。詩中說唐玄宗思念楊貴妃,委託一個道士尋找其靈魂,最後在東海仙山蓬萊宮找到楊貴妃。楊貴妃託道士將一支金釵帶回給玄宗。《長恨歌》傳入日本後在日本廣泛流傳,從日本平安時代開始,陸續出現大量楊貴妃成仙題材的藝術作品。這個傳說後來與日本本土文化結合,在日本形成了新的民間信仰,有些地方傳說楊貴妃是日本守護神熱田明神(或內天神)轉世;有些地方則傳說楊貴妃死後成了觀世音。
由於《長恨歌》等文學作品說楊貴妃成仙后住在東海的蓬萊仙山,這個傳說刺激了日本人民的想象,把這個東海中的仙山附會成了日本。出於對絕世美人紅顏早逝的同情,也是出於對盛唐強國的仰慕,日本人民又把楊貴妃附會成了日本的守護神;同時還衍生了楊貴妃定居日本的傳說。正如中國經常出現認歷史名人為祖先的事情一樣,日本出現認楊貴妃為祖先的事情也很容易理解。因為仰慕大唐,以楊貴妃後人自居,日本人覺得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據說連西門慶都有人爭著認祖歸宗呢,更何況是大美人楊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