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處州記憶

    綜觀《英烈傳》一書,和明代的《三國志演義》、《水滸全傳》等書無論是內容還是寫作手法都很類似。因而有的學者認為系抄襲手法而致。確實,讀來文中內容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但也不能把《英烈傳》視為等閒坊刻小說。還是有幾分史料性的。作者參閱大量材料編次此書。絕非草草動筆。

    人物和時間順序採自正史。除虛構了朱元璋是郭光卿外甥,郭光卿舉義稱王外,大部分人物都是歷史中確有其人。就是郭光卿也是以郭子興為歷史原型而成。這些人的行事功績也按照明代史實記述,胡大海遇刺、常遇春病亡都與史實相符,而以後的小說對此都加以改動,胡大海被描寫成一個草包式的福將、常遇春則類似關公,完全脫離歷史。不過,任何講史的文學作品也不可能把精彩故事收集的面面俱到。

    《英烈傳》之前後,還有相同題材的作品,在其之前有《皇明開運傳》,《皇明開運英武傳》,內容與《英烈傳》相近,可能是其祖本。其後有秦淮墨客著《續英烈傳》,五卷四十回,寫得是靖難之變事。據史料載還有一部《真英烈傳》,今已無從見到。明英烈系列小說隨著戲曲、曲藝的發展,由歷史小說逐漸向傳奇色彩濃厚的評書、評話等作品演變。 評書《朱元璋演義》、《明英烈》及其續書《燕王演義》同歷史小說《皇明英烈傳》及其續書《續明英烈傳》相比較,曲藝作品虛構故事較多。

  • 2 # 花近高樓1

    相比其它評書作品,《明英烈》成書要晚得多,最早應該出現在清代,所以書中對朱元璋大加鞭撻,惡意的抹黑比比皆是。因此大多數聽眾對這部書並不太熟悉。

    這套書中硬傷比較多,比方說,在歷史上朱元璋的妻子大腳馬皇后以賢德節儉著稱,而在《明英烈》中變成了刻薄,陰毒的悍婦。

    《明英烈》中朱元璋陸家莊七雄結拜,分別是 大哥 武殿章,老二胡大海,湯和行三,朱元璋老四,鄧愈行五,常遇春行六。郭英最小,排第七。

    其中老大武殿章是虛構的人物。

    其他的人設更是一塌糊塗,金庸先生《鹿鼎記》中有關於沐英的記載,真實的歷史上沐英是朱元璋的義子,而在《明英烈》中,沐英成了朱元璋和馬皇后婚前偷情的副產品。

    書中最厲害的武將叫嶽倫,是岳飛的後代,曾經抱病用回馬槍刺死了元朝大將託骨龍。但後來書中莫名其妙的把這個人物弄丟了。

    其次就是懷遠黑太歲常遇春了,槍挑武科場、馬踏貢院牆、一箭定採石,露臉的事兒都讓他幹了。

    在歷史上常遇春40歲就亡故了,但在《明英烈》裡,這樣風光無限的英雄,又豈能讓他輕易死去,所以常遇春活到70歲的時候,還能看到橫戈馬上的身影。

    但他此時已經不是最厲害的了,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兒子常茂,雌雄眼常茂,無敵大將軍,憑藉手中的禹王神槊,打遍天下無敵手!

    但在歷史上,這個人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草包。

    書中最精彩的地方就是炮打慶功樓,如同活神仙一般的劉伯溫料事機先,知道朱大麻子心懷不軌,所以涼鍋貼餅子先溜了。

    臨行前警告徐達,開慶功會的那一天不要離開朱元璋半步遠。徐達聽了劉伯溫的話,僥倖躲過一劫。

    大明朝還沒有建立的時候,就已經死去的胡大海,在書中也比朱元璋活的時間長。他因為宿醉沒去慶功樓,也僥倖活了下來。

    朱元璋念常遇春功勞大,也沒忍心讓他去慶功樓,這些在歷史上早已死去的人物,在書中都活了下來。

    而在歷史上活下來的郭英,卻莫名其妙的死在慶功樓上。

    朱元璋倒行逆施,引起了公憤,這些在慶功樓僥倖活下來的武將,開始起兵反對朱元璋,並推舉朱棣做他們的大元帥,朱棣不負眾望,接下了這個燙手的山芋,開始起兵造老子的反。

    說到這裡大家就知道,號稱小三國的《明英烈》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如果到現在還有跡可循的話,以後的部分就成了說書人天馬行空,隨意創造的時候了,無論他說得多麼精彩,也只是傳奇演義而已,跟真實的歷史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去搜一下。《明英烈》有無數個版本,開始的時候大同小異,但後半部分就不盡相同了。

    這套書說的最好的是連麗如,雖然單田芳先生也說過這套書,但是和連麗如先生相比,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吉利S1這款車有哪些方便實用的配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