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長水秋
-
2 # 俊峰
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記載著元朝皇帝死後的事情:皇帝死後,隨從會挖掘一道深溝,將他的遺體放在一個大樹掏空後做成的棺材裡。然後將棺材放入深溝中,用土填平,讓馬踩平,還要讓帳篷將這周圍地區全部圍起來。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長出,看起來和周圍的草地一樣後,才會將帳篷撤走,這樣墓葬的地點就不會洩露了。
在全部的埋葬工作完成後,人們就會在埋葬地表殺死一頭小駱駝,這時,小駱駝的母親就會記住這個地點,每年的那天都會去那裡祭祀小駱駝,看到母駱駝停在某個地方悲傷地流淚,那就說明,這個地方是當初的埋葬點了。 -
3 # 小奔說史
中國曆代帝王陵寢,大部分被盜掘,能夠完好保留至今的都是靠運氣而已。
惟有元代15個皇帝的陵墓,至今沒有人能知道具體地點在哪裡,遑論盜掘?
元代皇帝的辦法主要有三個:
一是埋得遠。中國曆代帝王陵寢,大多追求風水,地點明確,盜墓賊唯一考慮的是如何開啟墳墓,根本不用擔心找不到埋在哪裡。
即便是那種經歷風吹雨打已經與地齊平的墳墓,也逃不掉盜墓分子的洛陽鏟。
相比之下,元朝皇帝們儘管入主中原,但他們最後的歸宿地無一例外是在遙遠的蒙古草原。
無論是像蒙哥汗那樣死於釣魚城前線,還是忽必烈那樣病逝於宮中,所有的皇帝死了以後,都要裝入靈柩,用車隊運回草原一個叫“起輦谷”的地方。
距離產生美,也產生迷惘,如果是埋在中原腹地,哪怕保密工作做的再好,地點也會洩露出去。
千里無一人的戈壁草原卻沒有這種擔心。
二是埋得秘。在中國古代曾經是這樣的墓葬形式,如《周易·繫辭傳》中:“葬之中野,不封不樹”,直到孔子以前,仍然是“墓而不墳、與地齊平”。但是到了戰國中後期以後,秦、楚等國的國君,往往都營建高大的墳丘,並稱為”陵”,意思就是高大如山。
這樣的墓葬,別人一望便知,改朝換代局勢混亂的時候,自然而然成為了萬千盜墓賊覬覦的物件。
相比之下,來自於蒙古草原的元朝皇帝們,不封土不建陵,既沒有神道也沒有包括牌坊和墓碑在內的建築物。
埋葬之後,迅速推為平地,“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第二年,春草生長,地點就已經看不出來,隨著時間日久,更是無法尋找。
三是不記載。蒙古人的喪葬特點是薄葬簡喪,首先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本身就是居無定所。人死以後,就地埋葬。
入主中原後,蒙古人的喪葬特點還是很儉樸,隨葬的器物中,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如弓箭、刀劍一類的東西。
但對於元代皇帝來說,他們的墓葬地點不僅不記載,甚至根本不讓漢族官員參與,所以,即便蒙元被推翻,但要想在官方檔案中找到關於皇帝陵墓的記載,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元朝皇帝可以說是保密工作做得最好的一個朝代。
回覆列表
從成吉思汗開始,皇帝陵墓一般遵循的葬俗是:
蒙古汗、哈敦死後,置於木棺,將其生平所穿用的衣服、甲冑之類的埋於草地。把他生前所喜歡的僕婢妻妾、還有馬匹用來殉葬。安葬於墓穴之後,要用馬在上面踩踏,然後有的種上樹,有的等到第二年春天長出新草來。在埋葬地附近設帳派人看守。如有人盜墓,抓到就要被處死。
為了將來祭奠,在墓穴處斬殺一匹小駱駝,讓母駱駝看到。以後要祭奠時,帶上母駱駝就能找到這個地方:來到這個地方之後,母駱駝會悲鳴不止。等到這個母駱駝死了,一切也就恢復了。
蒙元諸汗自成吉思汗至元惠宗都葬於起輦谷——在蒙古國肯特省曾克爾滿達勒一帶。
蒙古葬俗:人死後七日內,其妻子及所部諸人都不能戴罟姑冠,七日之後,恢復穿戴。
普通人實行野葬,即把死者屍體用氈子或而裹好放到勒勒車上,駕車外出,信馬由韁走到哪裡算哪裡。隨便屍體落到哪裡,就地而葬——不是入土為安哈。屍體被鳥獸吃掉,那是吉祥之兆,沒有被鳥獸吃掉,還要請薩滿幫忙解決,超度亡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