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文說史
-
2 # 七棵松2
兩宋可以說,在國家主權上,可以講是一無事處。國土版圖是唐的2/1,北宋重文輕武,不求拓展,安於現狀,焉有不亡國之理?!南宋同樣是,庸君居多,不圖北伐復疆,串地成風,廣大貧苦農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軍無鬥志,亡國是必然的!可以講趙宋王朝,在漢族朝代的歷史上是最沒骨氣的朝庭!
兩宋可以說,在國家主權上,可以講是一無事處。國土版圖是唐的2/1,北宋重文輕武,不求拓展,安於現狀,焉有不亡國之理?!南宋同樣是,庸君居多,不圖北伐復疆,串地成風,廣大貧苦農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軍無鬥志,亡國是必然的!可以講趙宋王朝,在漢族朝代的歷史上是最沒骨氣的朝庭!
蒙古不是過去的遼,金,夏,它對南宋的戰爭可以說是全面性,有計劃性的。蒙古人本身就帶有對疆土的慾望性,它不止對宋朝用兵,還對周圍各國,它還沒征服宋朝時,世界各國都臣服在他鐵蹄之下,在當時南宋朝廷還沒有弄清蒙古建立的疆域有多大!它只知道邊境壓力很大,戰事頻繁,蒙古人滅金,滅夏後,又攻打大理,自己則成了狼窩裡的羔羊。
宋朝是典型的中原王朝,它是趙匡胤建立的,立國也有三百多年,它之所以能抗蒙這麼久,也緣於它本身對正統性理解。宋朝相對於北方蒙古而言,它就是過去的大漢抵制匈奴樣,還有魏晉南北朝時的東晉抵禦前秦一樣,唐朝抗擊突厥一樣,宋朝認為那段歷史正是他們的激勵史,這才有之後蒙古人為什麼短時間沒有得逞的原因,其主要還是在於宋朝君臣自信心,將士的勇猛。
宋朝而言是我,我都能忍受遼,金,夏的侵襲還怕蒙古,如果真的要去將蒙古清掃出境外,其實不難,早在蒙古內亂時就可以做到。蒙古在攻打南宋時出現了兩個小插曲:
一,在成吉思汗兒子窩闊臺伐宋失敗時,那時蒙古圍攻重鎮襄陽時,太子闊出戰死,窩闊臺聽到喜歡的兒子死了,立馬全線撤退,包括西面留守的闊端和口溫不花一部。宋朝在當時完全可以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殲滅來犯之敵,一直追到蒙古老家,打得個措手不及,可惜它沒有這樣做,反而苟安退縮。
二,成吉思汗的孫子蒙哥繼承帝位,繼續攻宋,可在四川出現了扭轉,蒙哥汗攻城不力,釣魚城遲遲未下,最後拖死在哪裡,大蒙古皇帝蒙哥的死。也正是南宋反攻的機會。可惜南宋卻相反陷入了內鬥當中,前線武將始終受朝中高位的文臣約束,互相掣肘,宋理宗只想苟合,哪敢惹蒙古,代表軟弱派的丞相賈似道私自與忽必烈談和,不但送龐大歲貢,還割讓了大部分土地。這讓本該喘息的蒙古反而得到更大的金錢的援助,那時蒙古出現了內亂,西征軍旭烈兀擁兵波斯,忽必烈為了汗位和阿里不哥幹了起來,使蒙古元氣大傷。這也正是上天給南宋最後一次機會,它可以聯合益州李澶同時策反蒙古,趁忽必烈忙於戰事,一同北上收復中原。可惜南宋沒有這樣做,原因很簡單,害怕惹了那隻受傷的老虎,它仍想鑽縫子以圖和平,可惜這種求和往往換來的是短暫的太平。忽必烈大敗阿里不哥後,開始清算南宋了,南宋無緣無故成了待宰的羊羔。
所以,南宋本身的問題很大,皇帝又不是明君,它哪能想得這麼多,南宋和北宋一樣,都是在苟安中求生存,生存才是王道。它在北方巨鄰蒙古面前自然會實行前朝的老套辦法,他的建立者趙構就是從危險中拯救了南宋嗎,岳飛被除,金國從此也不敢南下,秦檜反而升為朝中重臣。南宋如果想徹底打敗蒙古,肯定要君,臣,將一心,不然只會是失敗。岳飛如果在的話,拯救南宋完全是有可能,可惜那只是小打小勝而已。
蒙古那時國力正盛,疆域廣大,西面最遠到達黑海,元憲宗蒙哥的蒙古鼎盛不用說,但憑疆域極盛,那卻是事實。那時四大汗國都統一在一箇中央手中,國都哈拉和林是世界帝都,南宋相對於這樣的對手肯定吃不消,更別提能打勝呢。蒙哥雖然被宋朝炮石擊死,可蒙古實力仍在,如果想徹底消除隱患,不被蒙古報復,哪隻有全面出擊,將其趕到蒙古老家。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鬥時就是個機遇,宋朝完全可以收復廣大的中原領土,甚至他所夢寐以求的燕雲十六州。在當時,宋朝是完全有實力的,後期它畢竟比金,夏要強大的多,學漢唐一樣,來個深入腹地,長途奔襲。
可現實歸現實,並不是想象是什麼就是什麼,要考慮南宋已經到了後期,它不是沒有新興力量那樣有活力,就如老人一樣,哪有年輕人哪樣有幹勁!在宋朝眼裡,北方蒙古被稱為大朝,大意思就是力量很強大,他那時是摸清蒙古底細的,所以不敢妄自尊大,宋朝總得來說還是畏懼蒙古的,這才是它為什麼不敢全面出擊,已決隱患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