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澹奕

    三公:輔佐皇帝的百官之首丞相,執掌兵權的太尉和負責監察的御史大夫。九卿:奉常(九卿之首,執掌宗廟禮儀);郎中令(宮殿護衛);衛尉(宮門護衛);太僕(皇帝轎輦御馬);廷尉(司法審判);典客(外交);宗正(宗室);治粟內史(財政);少府(皇族財產御皇家經營產業)

    秦漢時代的三公九卿制度,是與皇帝制度同時興起產生的制度。是整個中央官制的統稱,三公九卿為中央官員。監察與九卿制度一直延續到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

  • 2 # 苦茶庵

    三公九卿制是秦漢時期中國古代官僚制度的核心。一直以來普遍的看法是其成型於秦代,而為兩漢所繼承,至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逐步為三省六部制所取代,至唐朝時三公成為榮譽職銜,九卿則變為事務性機構。

    三公九卿的淵源,往往被認為發軔於商代,形成於周代,至秦漢時期確立了三公九卿的基本模式。商代正式出現了三公,其三公地位對人而不對職,即確定三個德高望重的人為行政核心,而並未出現對官職的確認,其下也無明確的九卿,卻有百僚庶尹。商代行政體制雖不如後人所認為的那樣完備,但已初具後代王朝中央政府的基本架構。西周亦有三公之名,這時已確指職務:或認為是太師、太傅、太保;另一說法是司馬、司徒、司空。三公以下亦無明確的九卿規定。

    秦初立此制,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

    三公的職責如下:

    丞相,最高行政長官,典領百官,輔佐皇帝治理國政,無所不統;

    太尉,總攬全國軍事,但日常並無權,戰時軍令則由皇帝發出,且以節符為調兵憑據,故軍權實際掌握在皇帝手中;

    御史大夫,輔佐丞相處理國政,並負責監察百官,管理國家重要圖冊、典籍,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

    九卿分管各條具體政務或事務:

    奉常,掌管宗廟禮儀,掌曆法典籍的太史令,掌宮廷醫藥的太醫令,以及掌經學傳授的博士等,均為奉常屬官,其地位很高,居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和皇帝侍從,其屬官有掌議論的大夫等;

    衛尉,掌管宮門警衛,其下有宮車、司馬等屬官;

    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少數民族事務;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

    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及官府手工業。

    秦統一六國後,看重兵權掌控,故三公之中未設太尉,兵權由皇帝直接掌握。三公九卿經歷西漢至東漢,名稱上出現很大的變化。西漢成帝綏和元年,改御史大為大司空,哀帝元壽二年改丞相為大司徒。太尉一職西廢置無常,盧綰、周勃、灌嬰、周亞夫均曾任此職,卻並無時間上的連貫性,至灌嬰卸任後就不再設定。漢武帝頻繁對匈奴用兵,新置大司馬掌管軍事。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改大司馬為太尉,從此常設,位居三公之首,自此三公名稱改為:太尉、司徒、司空。

  • 3 # 貪吃的粑粑巖

    基本上是國家政權的核心職位。每一個官職都有它自己的權力。但是九卿歸於丞相管轄,丞相是三公中權力最大的職位。

  • 4 # 霜葉紅於二月花

    秦朝開始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創設了許多新的制度。秦朝統一六國,疆土擴大了,人口增加了,國家事務更加繁雜,秦朝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地方軍政大權集中於中央,但皇帝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無法做到事無鉅細,於是在中央層面創設了三公九卿。三公是左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國政,太尉掌全國軍政,御史大夫輔佐丞相。三公之下有九卿,分掌有關事務。

    三公九卿制度對維繫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發揮了重要作用。郡縣制將全國的軍政權集中於中央,三公九卿的任免取決於皇帝,不可世襲。從而將全國事務的決斷權統歸於皇帝,強化了中央集權及全國統一。雖然秦朝時間不長,由於三公九卿制行之有效,秦滅亡後,漢初官制十之八九沿用秦制,史稱“漢承秦制”。並對後世有著長遠的影響。

    直到隋唐時期, 中央層面發展到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政府權力框架,並延續至明清。期間,雖有變異,但總體架構並未發生變化。

    因此,可以說,三公九卿制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的中央政府的基本架構,影響深遠,對維持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了解自釀白酒作坊工藝,有沒有大神指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