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吉祥如意392

    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形勢,認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有天時,孫權有長江之險,佔有地利,劉備仁義治邦,佔有人和。讓劉備先取荊州後取川,再逐步建立帝業。赤壁大戰後,劉備用諸葛亮之謀取得荊襄九郡,有了立足之地。但對取川立業之事未嘗忘懷,正趕上張松來獻地理圖,劉備又燃起了取川興霸的慾火。但取川是內心之事,實際取川談何容易。蜀中山重水複,蜀道艱險,險關要塞都有重兵把守,劉璋雖然懦弱,但手下卻是人才濟濟,豈能讓外人輕易入川。更兼劉備這裡剛定荊襄,基業未穩,兵力尚不充足,因此心存疑慮。劉備還顧忌西川是同宗劉璋的治下,取之不義,恐面子上過不去。這次是龐統及時開導劉備,和劉備徹夜長談,曉以厲害,幫劉備樹立了取川的信心。正趕上張魯欲兵犯西川,劉璋派法正前來求救,劉備感覺到機會終於來了,如果把握不住這次機會,將悔恨終生,於是決定出兵入川。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襄九郡。命龐統為軍師,黃忠、魏延為先鋒,出兵三萬朝西川進發。

    劉備入川,一路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深受蜀中百姓歡迎。劉璋也帶領部分文武官員出成都迎接劉備。兩人會於涪城,宴會上龐統令劉封魏延舞劍,乘機刺殺劉璋。但對方謀臣已看清意圖,亦令冷包鄧賢等舞劍,雙方劍拔弩張,廝殺一觸即發。幸虧劉備劉璋到還冷靜,制止了這次衝突,使接風宴會化險為夷。事後劉備埋怨龐統行事欠妥,劉璋從此也對劉備懷有戒心。

    後來劉備在葭萌關駐守,因為軍糧之事,和劉璋抓破臉皮,發生衝突,合作就此結束,好友變成了敵人。當時劉備進退兩難,問計於龐統,該如何應對,龐統為劉備制定上中下三條計策:即便選精兵,晝夜兼道徑取成都,此乃上計;守涪關楊懷、高沛乃蜀中名將,各仗強兵守住關隘。今主公佯為回荊州為名,二將聞知,必來相送,就送行處,擒而殺之。奪了關隘,先取涪城,然後卻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夜回荊州,徐圖進取,此下計也。劉備說:“軍師上計太急,下計太緩,中計可行。”於是計取涪關,楊高兩將授首。在攻取雒城的過程中,遇到了張任、冷包、鄧賢、劉璝等強大的對手,結果龐統中了埋伏,在落鳳坡前被亂箭射死,劉備被困涪城,進退兩難,最後不得已派人到荊州搬請諸葛亮。這才有了張翼德義釋嚴顏,諸葛亮活捉張任,張翼德大戰葭萌關,馬超喝開成都等跌宕起伏的故事。

    話說回來,如果按照龐統的上策,選精兵,星夜倍道徑取成都,也不一定能取得成功。這次和後期的劉禪時代鄧艾偷渡陰平,奇襲成都不一樣。一是劉璋前期對張魯的試圖入侵,就做了佈防,各個險關要塞都設有重兵把守。蜀道本來就險,再加上嚴密的防守,普通軍馬很難入侵。二是既使劉備龐統

    從陰平取江油下綿竹,直抵成都,成都兵馬還是很多,劉璋不開城門,荊州兵攻不進去,等雒城張任、冷包回兵救成都,裡應外合,劉備就危險了,恐怕那時死的就不止龐統一個了。三是當時劉備只是出動一部分兵馬入川,大部分軍馬都在荊州,因此兵力明顯不足。大將關羽張飛趙雲也都未入川,糧草也難以供給;而蜀中卻兵精糧足,軍馬以逸待勞,以守代攻,對遠在蜀中作戰的荊州兵很是不利。四是正牌軍師諸葛亮未曾入川,對劉備也是不利。龐統雖然睿智多才,智謀過人,但比起諸葛亮還是遜色很多。兩人的風格也是不一樣,龐統比較激進、超前,諸葛亮則相對謹慎、穩重。事實證明,還是諸葛亮的風格,對劉備比較實用,最後還是靠諸葛亮的計策取得西川。五是當時內應張松敗露被殺,失去了裡應外合的優勢,也對劉備不利。

    後來孔明入川,採取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的做法,先取雒城,再戰葭萌關收馬超,再取綿竹,然後取成都,最終獲得成功。

    回過頭來看看龐統的三條計策,上計未行,中計失敗,那當初還不如行下計,退還荊州,徐圖再進,龐統也許不會戰死。

    (一)龐統

    形容古怪世無雙,

    佐主興霸美名揚。

    才高學富匹管樂,

    智廣謀深賽平良。

    明理收川感皇叔,

    妙計取蜀欺劉璋。

    落鳳坡前身戰死,

    長使英雄淚兩行。

    (二)劉備

    曾是皇叔不一般,

    兄弟結義在桃園。

    文靠龍鳳取天下,

    武賴關張打江山。

    勤政愛民傳二代,

    親賢重才興兩川。

    弟恨未雪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漣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乒乓球單打裁判規則?